想起那个午后,水染了天空
●●●
想起那个午后,那个水染了天空,潮湿得松枝滴下水来的午后,阳光在窗外安好,图书馆里静谧的书香袭上肩头,我伏案疾书,摘抄那段温暖了心底的句子,像慌张的野兔闯进了爱丽丝的梦中。那是大学周末的常态,我一个人背着空空的书包钻进图书馆的六楼,徘徊在密密麻麻的书架间,像寻觅生命中的另一半那样精挑细选每一本书。
有的书名婉转清逸,像初相逢时内向姑娘的一句问候,惹人垂怜因此入手;有的书皮印着脱俗的花纹,仿佛穿着百褶裙的少女在像你招手;有的书插图丰富,犹如擅长讲故事的少妇,愿意倚身在侧陪你一个下午,于是身边的伴侣越来越多,我一页页翻看,读着读着,太阳就下山了。
于此刻回想,那时正是价值观养成的时期,我曾经不经意间宠幸的书籍,都成了一字一句烙印在我心底的“真理”。而不管它们是否可靠,是否足够强大到能帮助一个女孩在后来的社会接触中培养一个茁壮的灵魂,它们都不可推脱地成了我怀揣于心的风景,以及日后的一言一行。
其实我们对世界又了解多少呢?犹如佩戴了笼头的小马在草场奔驰,目光所及的,也不过是正前方的那一片土地。更何况天地悠悠,一个人可渺小到沧海一粟甚至更微,那么在我们妄称菲薄的流年里,那些刻画了浅淡足迹的远游,也成了世间无法辨认的尘土,可有可无。
由此想来,命运便不甚卑微,而平生冒然萌生的念头,也仿若成了无关紧要的关怀,像四季风吹不动,雨打不变的荣枯更替,渐渐的走,淡淡的来。而那些个拼凑出完整的午后,也轻薄地于此生浮现,却以轻微的力量托起了一个人面对世界的高度,而当时穿梭在书籍中寻觅文字的经历,也成了小马一点点卸下笼头的过程。
因此,于此生看若卑微的命途中,天地虽未尽其全貌,却也在书籍堆叠的平台上越跑越宽广。所以我总说,生命之所以能拥有不同的姿态,其原因也可归结为是自己成全了自己。于是我愿在迷惘的红尘中不多过问,在时光赋予生命的韵律中舞姿翩翩,铿锵也柔弱,寻觅也逃避,洒脱且安然的,过此生。
ID:tianyumeng-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