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推崇“善”,那么先要推崇“感恩”

June.

18.2020

自国学经典被教育行业推崇以来,许多名家带着各自的见解便现身于世。记忆里刚上初中的时候,“于丹讲论语”成了我们老师最常给我们推荐的节目,偶尔还在课堂上打开电视播放,虽然是学习性质的,却也让那段枯燥的学习生涯因为有了电视,而增添了点近乎娱乐的氛围。

记得那时候,我们常拿着小本子读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致意思都明白,但从未研究过每个字的含义,直到上高中后,有一次路过其它班级,看他们后黑板上贴着四个字:“上善若水”,才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们对国学的认知只停留在最表面的意思上,否则在那个正苦于读书的时段,又怎会用这种“不争”的思想来鞭策学生呢?

论语说“善”,从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善良,而是好的意思。老庄说“善”,多指高明的方法和行为,而且在道德经里,所有的善字,几乎无一处是单纯指人伦意义上的那种善良,好人好事。因为道德经整本书里面,几乎很少谈及人伦琐碎,不过运用到现实中,却总被人们误解为最平常的善行。

对于“善”,佛家有一种言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的“善”,才真正从儒道思想过渡为现实意义里的善行、善业。

从我们文化的历代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善良”这个词是逐渐演变而来的,从最开始“好”的意思,随佛教流入而增加了“利他”的思想,最后演变为非恶、无私。其实在时代的发展中,“善意”的存在无论是在民众精神上,还是在治理家国上,都十分有益。一方面,这种道德层面的认可会帮助人们建立更积极利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当人人都能坚持“善行”时,社会也会减少不安与反动。

不过,随着许多国学经典的被误解,导致了很多人向相反的观点走去。就像如今常被人口语化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就会为天地所不容。被曲解以后,反而被理解成要自私自利,才能长存天地。其实这种思想的演变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偏激和浮躁。当越来越多的善良得不到感恩的时候,其实也正是“自私”走向大众的良机。

走进眼下的生活中,许多善良其实之所以得不到推崇,不是因为做好事的人太少,而是因为懂得感恩的人不够。举个例子,哥哥每天送我上班途中都会经过几个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在第一个斑马线前时,有人要过马路,他出于礼貌停车礼让了,但是行人却没有感激,认为车子避让行人是应当应分的,不仅不快速通过,还慢悠悠地闲逛,那么在下一个斑马线的时候,尽管有行人在等待,也会让人不想再次礼让了。

如此想到孔子的一则故事,子贡赎了同胞回国,拒绝了国家的奖励被人们追捧仁义,然而孔子却说:“赐(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后来,子路偶然间遇到有人溺水,便救起了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你做的好,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悟出,“回报”其实是帮助善行继续存在的关键,当然并不是说要为了报答而做善事,而是不要让做善事的人心凉,要让善行得到善的回报,以此做到循环往复的“善始善终”。

当然,如果一定要把无法让人企及的私德当作公德,那么这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就是让善良变得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善良”而色变,继而远“善良”离去。

所以,“善”在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这样才能源远流长,持久升温。

雨萌小站

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