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七律.咏秋》诗的创作感想
记得[ 宋 ] 辛弃疾写过一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中写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生动地反映和刻画了两类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一类是不成熟、没有经历过岁月历练的年轻人;另一类则是经历过人生挫折磨练、经历过无数世态炎凉和看惯了官场起伏和人间悲欢离合、已经成熟了的成年人。前者容易把个人的情绪当作作品和自己生活的主题;而后者却能够在遇到磨难和挫折时淡然处之、顾左右而言他。所以,从写秋的题材和情绪抒发上,往往就能大致判断出作者的内心境界和思想成熟程度。
我们不反对写秋时写秋愁、悲秋的题材,因为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历来是诗词作品表现的主题和强项,所以才有“诗言志,词言情”这样的说法。但是不可否认,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人们的悲欢离合与内心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应该是诗词表现的主题,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门写愁。正因为愁绪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所以符合诗词表现的范围,但是我认为写愁应该有个合理的起因、有个逐步的铺垫。比如说,如果不是亡国之君李煜有着切肤之痛,估计他是绝写不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名句的。同理,如果我们中间有人也这么写的话,那很可能会引起大家的疑问: 作者如此的感受从何而来?这样的艺术表现是否还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毕竟艺术有着它的特性,用毛主席的话来表述,就是“艺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来虚拟感情的话,不能做到夸张有度,那就很可能会丧失了艺术的真实性,尽管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每当我看到那些偏重于写秋愁、写悲秋的诗词作品,我都有想了解一下作者真实感情的冲动。究竟他这里表现的情绪从哪里引起?他的艺术表现有多少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的地方?当然,用国学家王国维的观点来表述,创作艺术作品的手法有写境和拟境之分,拟境实际上也就是虚构手法的运用。但是说到底,拟境作品中的景和情一定也是必须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那我们可以断定:这作品一定是脱离人们常识的,是虚幻的,同时也是根本不可信的,因而很可能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作为专写悲秋、伤秋题材的作者,如果有人问起他: 你拿着退休工资、住着好房好楼、吃着解放前甚至解放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吃不着的鸡鸭鱼肉、娶了漂亮的老婆、儿子闺女也该娶的娶、该嫁的嫁,甚至第三代都已经上学了,那你现在还愁些什么呢?你作品里的愁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了么?你作品里反映的所谓愁,其真实性从何而来?人们是否有必要为作者虚拟或说虚伪的、假惺惺的情绪买单?这样的作品怎样去启发大众、唤起大众甚至引领大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前行?所以,现在举国上下秋光一片大好,趁大家创作欲望强烈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秋这个题材作个更恰当的定位,这也就是我写作这首和秋有关题材的拙作,来探索表现更丰富有关秋景、秋情和有关描写秋天诗词题材的初始动因。
尤其值得肯定和强调的是: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广大农民朋友心情最高兴、情绪最兴奋、最值得全国人民庆贺的季节,因为随着农业的大丰收,为我国广大城乡的人民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在这个季节里,
我这里谈的初步意见很粗糙,或许也存在着不少错谬之处,但是我愿意以自己的实践来抛转引玉,从而引发大家开启更宽阔的创作思路,从而为广大的诗词爱好者、为“吾爱”网和诗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从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谢谢大家!
附:拙作《七律 咏秋》
《七律 咏秋》
缯云阵雨空山寂,碧水烟汀歇鹭鸥。
新熟莲房催别夏,正肥芡实醉迎秋。
金风陨叶征鸿远,珠露遗英百草飗。
蜜染稻香传万里,飞腾玉宇溢神州。
《平水韵 十一尤》
注:芡实收获期为九月,其皮赤,故曰“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