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昭君青冢在青城

【特写】呼和浩特--昭君青冢在青城

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大黑河南岸,坐落着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这就是塞外有名的、每年有无数人前来拜祭和瞻仰的昭君墓。这是一个典型的汉代陵墓,它占地20多亩,高33米,墓体顶部平坦,整个墓体呈覆斗状。昭君墓巍峨高耸,姿态雄壮,远远望去,在一片翠绿丛林的衬托下,形成了古人所谓的“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景象。由于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大地草木枯萎,只有高耸的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故人们把昭君墓称作“青冢”。

说起王昭君,当然我们早有耳闻了,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王昭君同西施,貂禅,杨贵妃共同被誉为四大美女。昭君出生于汉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兴山县)。那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昭君在美丽的家乡度过了她的童年时代。

王昭君画像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公元前37年,汉元帝广选天下美女。王昭君以她天生的聪颖丽质被选入宫,成为宫中的一名“待诏”。

当时在北方草原上活跃着一个游牧民族——匈奴,匈奴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从西汉初年开始,匈奴经常与汉朝发生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动乱和痛苦。

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争政策,经过两次带有决定性的出击,匈奴大败。

公元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并于公元前51年亲自入汉朝觐见汉帝,这便扭转了自汉初以来约150年的敌对局面,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王昭君画像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他提出了“愿婿汉氏以自亲”的请求,就是想要娶汉家的姑娘为妻,作汉家女婿。昭君听说此事后,自愿请求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惧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就在她离开汉宫时,汉元帝为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临辞大会”,表示欢送。在这个场面上,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徊,竦动左右”,在场的人都为她的美貌所震惊,这当然也包括汉元帝在内。汉元帝没有想到宫中竟然有如此美貌的女子,他十分后悔,然而话已出口,难以挽回,“帝悔之晚矣”。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

昭君出塞后,在草原上安心地过着游牧生活,在这里住穹庐、饮酪浆、被毡裘、食畜肉,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并且生儿育女、德布四方。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明年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位于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之后,她在草原上生活了30多年,不仅昭君自己为汉匈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她的教育和感化下,她的子女和后裔也继续为汉匈的友好往来奔走,两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昭君出塞后长城内外出现了长达6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呈现出“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和平局面。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的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如。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位于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据传,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地垒起了高大的昭君墓。当地人都认为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位于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

昭君墓体正前方还矗立着一座“和亲”铜像。这是一座高3.95米,重达5吨之多的红铜铸造的丰碑。它描写的是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在结婚庆典时并肩连辔的历史性场面。作者是来自南国广州的潘鹤教授。为了突出人物间感情的交流,作者对两匹马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加工。请看,一匹马似乎在回眸低语,轻轻的述说,另外一匹马则在侧耳倾听,这样就使得整个雕塑浑然一体,婉转的表达出马背上的单于和昭君相依相随、情意绵绵的新婚恋情。

位于呼和浩特南郊昭君墓前的铜雕

一九六三年董必武副主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这首诗既肯定了昭君出塞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纠正了历代那些舞文弄墨的词客对昭君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所作的歪曲。

王昭君—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崇拜和传颂。

以上这些定论都是长期以来作为历史教育的一面之词。不少史学家对所谓的“和亲”一直保留着许多不同的观点:

葛亮(作家)在2004年第5期《河北学刊》上说: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匈奴史》的作者林翰也认为:“汉初的和亲是一种消极的政策,是一种变相的纳贡,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的一种妥协。这样自然不符合汉族上下层的愿望,更损害了人们的利益;其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匈奴奴隶主的贪欲,却无补于汉族的安宁和汉匈两族人们的友好。”

王昭君和亲壁雕

老郑 2009.07.10.

参考书目:

        1、《匈奴史》,林翰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高阳文集珍藏版:王昭君》,高阳著,吉林出版集团。

3、《昭君文化》,侯广峰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