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地位高(2)

接上回。

这时的曹皇后还只是皇后。她用庆历八年正月花灯节那晚的坚决果敢,既证明了自己,更护佑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恭俭仁恕”著称的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宋史》本纪说他“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他不算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奋发有为的英主,没能“奋六世之余烈”,开疆拓土、扬汉家军威,甚至在历朝守成之君中也不是声誉卓著的明君。他有点儿耳朵根子软,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容仁厚,能容忍各种激烈的批评意见,哪怕是对他私生活妄加非议,听了也从不挟愤报复。

《宋史》对仁宗朝四十二年的总体评价是:“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尽管有种种外患内政上的问题,但仁宗一朝无论如何还是宋朝的治世,军事方面除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些盛世气象。黎东方《细说宋史》,专门用了一章来写“宋仁宗与他的名臣们”。

这是正史方面的评价。而老百姓的评价则比正史的评价还要高。记得小时候,经常收听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第一回,单田芳老师用沙哑的嗓音端着特有的声调开讲,“北宋仁宗坐汴梁,君正臣贤民安康……”这就是百姓的口碑。

赵祯当年的一点儿善念,千年之后他的宽厚仁德,后人仍在传颂

跑题了,回来接着说。

曹皇后,在仁宗驾崩后,晋升为皇太后,仿照刘娥故事,垂帘听政。这是宋代第二个垂帘的皇太后。

《宋史.本纪第十三 英宗》载:庆历八年,仁宗崩。皇后(曹皇后)传遗诏,命帝(宋英宗)嗣皇帝位。百官入,哭尽哀。韩琦宣遗制。……丙子,尊皇后(曹皇后)曰皇太后。己卯,诏请皇太后同听政。壬午,皇太后御小殿垂帘,宰臣覆奏事。

宋英宗在位四年便驾崩了。曹太后又继续辅佐孙辈的宋神宗。宋神宗的时代,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惟二的两次变法之一的“王安石变法”,另外一次是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商鞅变法。”

宋神宗时,曹太后的一句话,挽救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苏轼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载,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事件的起因是,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州前夕,例行公事写了篇《湖州谢上表》,最后一句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人挑出了毛病,引发级联反应,一发不可收拾。挑毛病的人有很多,挑的最厉害的一个人,我们也熟悉,他就是沈括(当时著名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前面提到了宋代的党争,这个“文字狱”事件其实就是党争的“锅”。

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牵扯甚广。并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出现了重大的转变,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间接的导致了宋词“豪放派”开始崛起。

历史是不是很有趣?各种机缘巧合。

一只蝴蝶闪动了翅膀,在北宋的官场掀起了一场风暴。这场风暴之下,渔获甚多。千年以下,我们还在享受这场风暴留下的各种各样的副产品。

历史就是在千千万万一些琐事的交织、叠加、碰撞、放大下产生的。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没有“乌台诗案”会怎样?宋词,还能不能成就高峰?历史没有假设,历史没有如果。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个问题是:北宋的皇帝好像很难生出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个皇后接着一个的,晋升为太后垂帘听政。

后面的事儿,宋哲宗赵煦继位时,高太后垂垂帘。宋徽宗赵佶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就不再展开了。

小结一下。宋代女性地位高,皇家是个好示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