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的考试能混就混

图:Henri Matisse

今天有条新闻是这样的:

【教育部:坚决取消本科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看完我只能对自己说一句,真是运气不错,躲过去了。否则我估计是毕业不了。

实不相瞒,我凑巧也上过大学,不仅如此,抽屉还保留了两本证书,当年被认为十分重要的,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说到这个计算机二级,我都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但考试的情景我倒是印象深刻,就是死记硬背。记得有一道特别神奇的题,十分具有年代感:先开主机,还是先开显示器?不要说现在看,当时就能察觉到这完全是在糊弄人。前阵子还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2019 年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还在考 FrontPage 2000 网页制作,Word 2003之类的东西。有网友吐槽自己学校用的某教材是1982年版本的。

我大学毕业十几年了,听到这些虽然不意外,但也略微有些震惊。近些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如此迅猛,简直火箭一样的速度,我们的相关教育完全无动于衷。这件事就是,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但还能在课堂上几十年如一日地读PPT。

说到上课读PPT,也发现了新闻下面的评论,想不到这项了不得的技能并未失传。今天应该还有大量只会念书稿或PPT的大学老师。这也是当年让我十分震惊的事情,中学时候老师至少是在讲解,有时给你现场解析题目。

中国大学扩招整整20年了,当年有个很流行的词“软着陆”,因为90年代一大波的国企下岗潮让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决定让更多年轻人都在校园里缓一缓再说。当然,也可以有更正面的理由,国家需要更多的大学生。仔细一想,人才不人才的在接受市场的检验之前完全是未知数,多数年轻人的命运只不过一次宏观层面的教育调控。

为什么看到这个新闻我会觉得自己幸运逃过了一劫。因为只要智商正常的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就能明白,把时间花在任何地方都比花在认真学习上要强。很多专业的学科安排就十分不合理,有些必考科目完全就是为难人。正如这位也已经毕业的网友吐槽的那样。

而即便看起来是本专业的东西,从教材到老师都是落后无比的。工作中我面试了无数个所谓市场营销专业出来的,最有用的是自己在大学学会了PS技术或者剪辑。更不用说什么工商管理了,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学企业管理?我知道,有少数幸运儿能遇到好大学好专业好老师,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这里咱们就别争了,大的样本看,中国的大学就是混。

原本大家就是瞎混,那么这种情况下“宽进宽出”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政策。因为大学再差,也能挖掘出一个好来,一个是文凭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另一个是大学四年时间充裕,优秀的学生应该多多看书学习,如果可以在四年里自己掌握了一项技能,绝对比花时间去应付那些毫无用处的垃圾课程有价值。

这里还有个问题。如果不能瞎混了,也就是这样的政策严格执行,那么也就给了一些人品低劣的老师寻租的机会。有些课的分数老师的评分是关键。正如我当年遇到只会读PPT的老师,还是我们系副主任。这种情况学生能怎么办?

据说某些大学还有一定比例的“挂科率”要求。这种政治任务就更可怕了。哪怕所有人都学得不错,最终好得挂几个。

中国大学问题实在太多了。人在面对无能为力的大环境至少可以选择一种消极的抵抗,又或者彼此都默认了一种潜在的规则。学校也不是不知道,但也没什么能力和动力去改,毕竟不是私立学校。学生通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至少也别拿垃圾来占用自己的时间。这种共同形成的默契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个新闻和最终的执行,到具体学校的执行情况完全不是一回事。大学四年一定要珍惜时间,踏踏实实积累一些技能,多看书多学习多看公众号“吴主任”,之前就有个识货的大学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了我的公众号,可以说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分负责任。希望广大的大学老师和大学生朋友都学习起来。

除非你有某专业学术上的远大理想,否则考试能混过去就混,要着眼于更实际的未来,为毕业之后更为真实和残酷的世界作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