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对技术分析的六点深刻感悟

这个周末过得很不一般,我跑去下载了个K线训练软件来测试下自己看图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所谓的K线训练软件,就是用真实的K线,但遮住股票名字和日期,让用户边看图边点买卖,系统统计收益,非常方便。我连续搞了十几二十局,最后发现了让自己震惊的结论:
1、原来我不会看图?!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我,可能也适用于很多人。很多人换股和买股理由是因为觉得看图觉得股票要涨,我建议大家都用软件测试下,就会发现“我以为要涨”其实是经常不靠谱的。我最开始研究学习的,其实就是技术分析,从最开始的K线组合、波浪理论,到后面的缠论,一直折腾了N年,都在研究技术分析,但是没想到搞下来以后实际水平和自己想的相差甚远。不过也感谢这个软件,十几二十局操作下来,操作可能顶得上实际中7.8年的操作经历,经历几轮牛熊这样的事,至少在技术分析上通过软件只要半小时不到就能体验了。其次,通过这个软件,我发现了好些以前爱用的选择买点方法的漏洞,这是最大的收获,到后面的测试结果越来越好。

2、技术分析是选不出上涨的股票的,只能辅助判断股票什么时候能涨。这句话有点拗口,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水平(废话,难道水平能忽然一晚上突飞猛进吗),操作不同的股票的收益率大不一样,上涨趋势占比多,涨幅大的股票更容易取得好的收益率,震荡多、下跌多的股票就难。所以,比用什么技术分析技术更重要的,是要选出有上涨驱动力的股票!!在我看来,上涨驱动力强就是想买这个股票的资金多,这方面,题材和基本面都比图形更重要。所以,如果想获取高收益,恐怕不能以看图为主,基本面必须要重视!
3、用技术分析波段操作并不容易提高收益率,但防范风险可能比较有用。我发现真正的高抛低吸是很难的。在大行情里面,波段操作的收益率是比不上持股不动的,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可能和我的看图水平有关,但不少股票确立重要上涨波段是需要大阳线的,所以,在看到大阳线,上涨趋势确立以后再买,已经损失了一段利润。
4、一定要买大趋势在向上涨的股票!重要的话要说三遍!在震荡行情和下跌趋势里,靠操作箱体震荡和超跌反弹要获取收益率比想象中难很多,而且出错概率高。真正强有力的上涨都是在上涨趋势中出现的。不要再迷信准确预测顶底了,找到那些在上涨的股票!经过这个密集练习以后,我对“一定要操作处于上涨趋势中的股票”的重要性理解空前提高。因为我发现只有处于上涨趋势中的股票才可能为我带来大额的收益。到底如何判断股票是上涨趋势呢?如果大家真的遮住K线一根根向右拉,去感受趋势的生长的时候,就会对上涨趋势有感觉。处在上涨趋势的股票,其高点是不断抬高的。其次,步入上涨趋势的股票均线系统是多头排列的,最大的技术特征是能站上年线,如果开始步入下跌趋势,均线系统会转为空头排列,会跌破年线。

至于主升浪,往往是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平台突破:

第二种,是均线向下发散以后重新向上发散:

我玩了几十局,基本上主升浪都是由这两种形态引爆的。
5、技术分析的意义在于“分类”。简单说,明白了上面的经验后,就不会再对处于下跌趋势或者震荡中的股票过多花时间。同样,识别了股票已经开始步入下跌趋势时,就可以出来回避风险。尽管在上涨趋势中的股票很难通过技术分析波段操作去提高收益,但我认为技术分析还是有意义的,第一是减少大幅回撤,其次是增加时间的利用效率,尽量让自己配置在趋势在上涨的股票中。
6、“追涨杀跌”其实是有意义的。很多上涨趋势是通过股价新高确立的,很多下跌趋势时放量大阴线破位确立的,反正我练了几十盘以后,追涨杀跌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反而挺有用。到底这个心得能不能改变我的收益?还是要留给未来的实践给答案。今天写下这些,主要是觉得这些经验十分宝贵,所以写下来记录、分享。
周一市场继续火热,官媒继续敲打无脑抱团,但盘面并不恐慌,毕竟,现在市场里其实有很多低位的优质票。只要资金愿意去挖掘,还是有不少机会的。近期,化工、银行、中字头等股票都有表现,另外,南下资金几乎每天都过百亿,这些都提示了两个大方向:价值股和周期股。
我以前的文章提过:PPI和利率的上行都容易刺激估值收敛,这个是利好价值股的,其次,PPI上行又利好周期。尽管市场短期仍有分歧,但我认为2020年上半年PPI上行是大概率事件,周期值得继续看好。 除了银行以外,金融股里面的保险也是值得关注的。平安虽然今年公布的业绩不咋地,但市场普遍预期它是在摆烂,明年就会发力,其次,港股那边的平安已经创了历史新高。

至于其他周期股,我认为虽然近期资源股有所回调,但由于本轮美元放水太厉害,有色依然值得关注。看看新闻,拜登宣布了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这么多钱印出来,美元恐怕要继续贬值。钱多货物少,东西要涨价。

不过,如果资源价格真的大幅上涨,对制造业会带来挺大的压力,总之,现在可能是2021年难得的做多窗口。不宜因为年初开局好,就对全年期望太高,今年大概率是要比前几年难做的。
海晨投资手记
我是海晨,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少踩一些坑。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市场观点及文中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