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得饶人处且饶人,贾瑞之死,王熙凤要负主要责任

很多读者认为,林黛玉是红楼的第一女主,因为她在宝玉的爱情中占有相当多的比重,而且是宝玉最为看重之人。

这是把红楼当成爱情小说来读了。

其实,红楼的第一女主,是王熙凤。作者在王熙凤身上,至少赋予了两重写作主旨:一是通过身为当家人的王熙凤的身体状况由健壮到虚弱,展现贾府的由盛到衰;二是通过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善恶观。王熙凤之死,是死在她作恶太多,众叛亲离,而她的偶行一善,又为女儿铺了一条退路。

贾瑞之死,就是王熙凤作恶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没有谁是天生的恶人,也没有谁天生就杀人不眨眼。王熙凤的作恶,也是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正应了贾雨村在智通寺看到的那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王熙凤第一次作恶,是在“铁槛寺开弄权”。当时,她并没有想要害人性命,也不为谋财,只是中了静虚师太的激将法:“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年轻气盛的王熙凤,听不得有人说她没能力,于是中了静虚的计,把活揽了过来。当然,她绝对想不到,就因为她的一时气盛,会害死两条人命。

因此,这只能算是王熙凤的无心之过,这两条人命,不能完全算在她的头上,两家的父母该负主要责任。

但是,贾瑞之死就完全不一样了,王熙凤该负主要责任。

在王熙凤面前,贾瑞其实还是个未经教化的孩子。

从年龄上来看,贾瑞比王熙凤还要大几岁。书中交代,贾瑞是“二十来岁人”,而王熙凤“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按照常理,贾瑞是男人,王熙凤是女人,贾瑞又比王熙凤大,应该贾瑞比王熙凤更为见多识广。

事实却恰恰相反,贾瑞由祖父带大,其家教风格是“不许多走一步”,是个完全被圈养起来的书呆子。相反,王熙凤从小被当成男孩养,而且王家是武将之家,对男孩没有迂腐的教育理念。再加上王熙凤的祖父“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王熙凤从小耳濡目染,其见识远比男人更广。

因此,从心性上来看,王熙凤老于世故,而贾瑞还只是个幼稚未开化的小孩子

身为当家人,面对同族小叔子的调戏,聪明绝顶的王熙凤有多种方法让贾瑞知难而退,但她偏偏选择了最坏的一种方式。

在“王熙凤正言弹妒意”一回中,王熙凤无意中听到赵姨娘用粗俗的话骂贾环,便走出来教训赵姨娘:“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

注意作者在回目名中的用词:“正言!”这个“”,可理解为正确、正当、正理,总之就是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说明她处理得很对,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

王熙凤在说赵姨娘时这么明白,到自己身上却糊涂了。贾瑞对王熙凤“起淫心”,其实也是“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如果此时王熙凤用“正言”去弹他,“教导他”,那么贾瑞就会知难而退,或者知耻而退,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

是的,贾瑞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正确的教导。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去应对生理上的冲动和欲望。宝玉有一屋子的通房,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困扰;秦钟没有养通房的条件,就勾搭上了智能儿;贾瑞也没有养通房的条件,鬼使神差地瞄上了贾府最不能惹的王熙凤。

偏偏此时的王熙凤正在志得意满阶段,“弄权铁槛寺”的成功,让她的胆子更大了,也更想通过算计来检验自己的能力了。

当然,没有人告诉她,她“弄权铁槛寺”害死了两个人。她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被这种喜悦冲昏了头脑,以至于不去想贾瑞也是贾府子弟。

她能对贾环施以关爱,怎么就不可以把这份关爱给一点点给贾瑞呢?但凡她起了一点关爱的念头,有一丝半点的悲悯之心,就不会说“这畜生合该作死”。

贾瑞对堂嫂“起淫心”,并用言语挑逗,确实是冒犯了王熙凤,但这也不能算是多大的错。用王熙凤说赵姨娘的话来说她自己:“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使这些阴谋作什么!

王夫人问王熙凤要人参救贾瑞,是上天给王熙凤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如果说王熙凤挖坑让贾瑞跳并没有害他性命的想法,但她对待贾瑞病危时的态度就太恶毒了。

当贾瑞因为受寒、被逼债务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病重,祖父贾代儒来求王夫人讨要人参救命。且不说人参能不能救贾瑞的命,但这却是上天刻意给王熙凤一个机会,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救赎的机会。正如王夫人所说:“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何况王熙凤深知贾瑞之病全因她而起。

如果此前的王熙凤还只是想惩罚一下贾瑞,那么此时的她也该醒悟和收手了,毕竟贾瑞对她的冒犯,并没有到要付出性命的程度。

然而,到了这步田地,王熙凤依然不肯悔改,毫无怜悯心,“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为了向王夫人塞责交差。

这就足以说明,王熙凤对生命毫无敬畏,完全不把别人的生死放在心上,不信“阴司地狱报应”,不但见死不救,而且内心连一丝不安都没有。

自此之后,王熙凤的胆子更大了,设计尤二姐,对张华先利用后起杀心,只要是她想做的,她不会有任何顾虑。

如果在贾瑞濒临死境之时,王熙凤能想到“缩手”,又何至于把人生走到“眼前无路”的境地?

古语有云: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面对仇人,只要还有可饶恕之处,都应该尽量饶恕,何况贾瑞的这种冒犯,根本不能上升到仇恨的地步,为什么非得置他于死地呢?

张金哥、守备公子、贾瑞、尤二姐,都不该死,但都因王熙凤而死。作者写贾瑞之死,重点不是要表现贾瑞,而在于表现王熙凤的“聪明累”,被聪明所累。自以为聪明盖世,便视人命如草芥,最终“反算了卿卿性命”,把自己也算没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