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鸡肋”的土地,荒芜了痛心耕种又太费劲,咋整才能“活”?
导言:“鸡肋”一词来源于《三国演义》中杨修之口,本意指的是鸡的肋骨,肉少骨多,丢了可惜,吃它又没有多少肉。后来引喻为没有价值但又不愿意放弃的东西。如今很多丘陵和山区地带的土地,就常常被农村人比作“鸡肋”,扔了可惜但继续耕种下去又没有多少价值。
土地在我的记忆中,那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证,记得我还在小的时候,父亲每天都会带着一大家人,去荒坡的石头缝里开荒,一年下来,我家又能增加几亩地了。可是现在,别说是开荒,就连自己的承包责任,也随处可见撂荒的,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从表象上看,是农村人大量外出,农户家庭没有精力去耕种了;但从本质上说,是因为现在的土地产出很低、价值不高,形同“鸡肋”,农民就不愿意去耕种了。
有人说,农村土地撂荒其实并不严重,无非就是一些偏远、贫瘠的瘦土而已;但也有人说,现在农村的撂荒现象是普遍行为,很多平原地方的好田好土也没有人愿意去耕种了。那么事实是如何的呢?我认为撂荒现象是存在的,虽然当前算不上特别的严重,但是其发展的趋势却让人担忧,未来极有可能演变成严峻的现象,值得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了。如何才能让荒芜的土地重新“活”起来?下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土地撂荒的形态
从我本地农村的情况、结合一些报道出来的信息,我觉得目前农村土地撂荒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些处于丘陵、山地的低洼地块,因其陡坡度较大、肥水管理不便、无法使用农机,农民不得不撂荒;
2、一些地块粮食种植的效益较低,农民种粮不划算,只能季节性撂荒,以便错季栽种其它作物;
3、有的地区地块破碎不成型、不连片,也无法流转出去,农民只好撂荒;
4、少数地方确因缺乏劳力,导致少数好田好土也没有精力去耕种。
所以,农村撂荒的土地,从其本质上来看,基本都是种植效益较低、价值不高的地块,真正的良田好土,其利用率还是挺高的,这无可争议。
二、农村土地荒芜的原因分析
土地从过去的“命根子”变成现在的“鸡肋”,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分析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种地收入不高,农民积极性降低
农民种地,换不来富贵,只能解决温饱,这是事实。就算粮食价格有一定的小涨,可农民限于人均土地很少、粮食总产不高的实际,收入仍然会很低。而现在的物价也高、开支也大,如果农村家庭仍然像过去那样,把全家人的精力都放到土地上,最终的结果仍然就是贫困。
这种情况下,农村人对于种地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降低,外出打工就成了不二的选择,而且打工虽然也苦,但它的劳动量并没有种地多,收入却远比种地高,于是农村人丢下土地到外地打工的现象,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多了,土地荒芜的现象也就会越来越严重了。
2、农村劳力流失,农事活动后继无人
现在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打工三个月胜过种地一年”,现实好像也是如此啊,比如我们村里有两姊妹,姐姐在家种地,妹妹在外打工。姐姐用4个多月种出的大米才卖得3000多元,而妹妹在外打工,2个月的收入就有9000多元。后来姐姐也干脆不种地,随妹妹外出打工去了。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的外出,造成了农村劳力的流失,使得农村的土地没有人来耕种。在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村子里,基本都看不到40岁以下的农村人做农活了,家中普遍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根本就没有多少精力去经管土地,农事活动后继无人,只能撂荒。
3、农村年青一代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
土地产出低,守着土地没盼头,再加上农村的住居环境总体上还很滞后、文娱生活也没有城市精彩,所以农村新生代农民已经不愿意在家务农了,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远离这个艰辛的地方;同时他们对农事活动也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多花精力去学习各种种养殖知识,对于农事活动远没有父辈们熟练了。
比如一些新生代农村人通过考取高等院校,走出了农村,留在了城市生活;一些人通过联姻关系,奔向了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也有一些有点门路的农村人,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城里去工作;剩下的农村青年没有背景、也没有什么门路,就常年外出去打工。他们其实已经不懂种地、也吃不了种地的那份苦了,所以农村土地抛荒,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4、边头角落的零碎地块,不便于耕种和管理
其实农村土地的荒芜,从总体表象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偏远、陡坡度大的边头角落的零碎瘦脊地块,真正的良田好土,农民朋友们基本都还是在耕耘着,就算实在没有精力去耕耘的,也都通过流转的方式,让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三、应重视荒芜土地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让土地“活”起来
如果土地大量丢荒,可能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人说当今社会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经发生改变,对粮食的需求量下降;同时我们每年也在向国外进口粮食,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不用担心。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的土地面积总体上并不多,人均拥有的水平很低,而且把粮食完全依赖于进口,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自己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才是安全、稳妥的做法,因此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土地丢荒就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农村土地的撂荒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进企业管理机制,成立土地经营公司来耕耘这些撂荒的土地;
2、加强农村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来盘活土地;
3、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撂荒土地的品质进行针对性耕耘,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以此充分利用好土地;
4、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民对手中的土地进行自由地出租、买卖或入股。
总之,虽然现在很多土地成为了“鸡肋”,种植价值确实不大,但是大片土地的撂荒,肯定对我们的农业生产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应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多方参与,才能让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