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再谈研究方式的多样化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我们教师应该有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引起了部分教师的共鸣。也就是说,除了我们熟悉的课题研究之外,教学反思、课堂观察、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读书心得、教育日记等研究方式也应该是中小学教师常态化的研究方式。多样化研究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促进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众多的留言中,其中有我曾经的语文朱时志老师(现已经退休了)的留言最为精彩和精辟,他的留言是:“做教育有心人,时时事事做观察思考,从而明白为什么,明白多了,就是经验能力,明白得成系统了,就是专家大家了。”这句不到50字的简洁、明了的留言中,有几个关键词恰恰是体现了一名老教师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至理箴言。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七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有心人。第二个关键词:观察;第三个关键词:思考;第四个关键词:明白为什么;第五个关键词:经验;第六个关键词:系统;第七个关键词:专家大家。
这七个关键词,恰恰揭示了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多种研究方式的结合。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做过什么课题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却发现该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程开发等等方面都非常优秀,教育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们也可能不会说一大堆的高深理论,但质朴的话语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实,像这一类教师表面上没有参与或主持什么课题研究工作,但事实上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在研究之中。比如,他们是教育的有心人,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批改每一本作业,用心组织每一次班会活动,因此他们的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们也深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比如,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经验,能够透过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明白为什么”,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生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比如,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追问,工作方式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感悟每一个教育现象、感悟每一个学生、感悟每一节课。正如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得那样:“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这样的老师,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不知疲倦,勤勤恳恳,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自成“系统”。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名师或名班主任或特级教师等等所谓的各种耀眼的光环和头衔,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广大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专家大家”了。这样的“专家大家”,我们认为才是值得令人尊敬的“老师”,才是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专家”,才是真正的教育“脊梁”。
对于我们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稳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场所,具有特殊的实践对象,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资本,这也是我们开展多样化研究的不竭“源泉”。教学反思、课堂观察、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读书心得、教育日记等多种方式,可以记录我们每一天的点点滴滴教育生活,记录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记录我们每一天的苦与乐、喜与忧。这种有意义、有价值的记录,就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不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不需要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理论性,更不需要太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只需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只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俯下身去,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锐发现问题的心”。
李镇西老师说得好,克服职业倦怠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和学生打交道,带着研究的眼光从事教育”。研究,不是专家教授们的“专利”,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高不可攀的“神话”。研究,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就在你我的课堂上、就在你我的学生中、就在你我的课程里……就是你我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或者研究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多种研究方式的有机结合,丰富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消除了我们的教育烦恼,增添了我们的教育乐趣,提高了我们的教育幸福指数。
最后,我们共同聆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关于教育科研的一段话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谈到科研,老师们常常以为那是教研所的专家学者的事。细心分析,其实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求。
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呢?下班、下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先生还是那些先生,同事还是那些同事,领导还是那些领导,校园没变,办公室没变,教室也没变。近乎呆板单调的生活,使人兴味索然,甚至使人腻烦。于是有人说,教育工作工夫性强,计划性强,规章制度繁琐具体,容易扼杀人的创造性。
如果只当一名教书匠,用因循守旧的目光看成绩,教师工作真是又苦又累,又呆板单调。
我引导老师们考虑,为什么一样是教书,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缘由之一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科学研讨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
分析研讨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和他们的成果,人们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能够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待本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