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02: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知多少?

接上一回的问题:我们常说一个词——“三更半夜”,指的什么时候呢?

欢迎来到古代文化常识第二章: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

温馨提示:这一章节会多次出现“天干地支”这一常识,为了避免听不懂,错过上次古代纪年方式分享的童鞋记得翻阅往期文章,里面有讲“天干地支”喔:

古代文化常识01:古人是如何纪年的?“花甲”跟纪年有什么联系

一、古代纪月方式

古代纪月方式有以下三种:

1.序数纪月法。就是用数字来记载月份,如这个跟现在是差不多的,不再赘述。

2.地支纪月法

即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往往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按照周朝历法“建子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

问题来了,在古代可不可以像纪年那样,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方式纪月呢?

当然可以啦,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也即地支纪月)发展而来,因为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查查“五虎遁元”口诀。

3.时节纪月法

古代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多说一句,“孟、仲、季”同时也是古人取字的常用字喔,用以表示兄弟姐妹排行)。

如“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孟冬寒气至》,就出现了这种纪月方式。

二、古代纪日方式

跟古代纪月方式差不多,古代纪日也有序数法和干支法,比如: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

(2)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殽之战》)“辛巳”就是用干支纪日。

古代纪日比较特别的是“月相纪日法”,这个知识点是高一考试文常题的“常客”。所谓“月相”,就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常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用的就是“月相纪日”。下面说说这种纪日方式的常用词,大家要记下来喔:

朔:每月初一

朏(fěi):每月初三

【注释】朏:新月开始生明发光

望:每月十五

既望:一般指“望日”后一天。(“既”有“已经”的意思)

几望:一般指“望日”前一天。(“几”有“接近”的意思)

晦:每月最后一天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

给童鞋们看一小段文字,里面出现不少“月相”常用词,大家也可以说说文段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

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百姓】,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史记》

干支和月相可以兼用。习惯是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阅读古诗文时,我们还会见到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的情况,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三、古代纪时方式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三种: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小时),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童鞋们有个印象就行,不需要死记。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时到3时。

再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时到5时。

2.地支纪时法

即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 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地支纪时法每时辰还分初、正两格,与今时大致对应。

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巳正”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呢?大家可以掐指算一算。(tips:“子正”是24时)

古代有一纪时仪器叫“日晷guǐ”,上面往往刻有“十二地支”。19年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每一集开头都会出现这个玩意儿,给人一种时间紧凑、刻不容缓之感。

3.五更纪时法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三更”相当于现在的23时-凌晨1时,对应地支纪时法是“子时”。

【本节课知识重点梳理】

又来到本堂课知识梳理环节,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纪月、纪日和纪时方式:

  1. 古代纪月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月;②地支纪月;③时节纪月
  2. 古代纪日常见方式有:①序数纪日;②干支纪日;③月相纪日
  3. 古代纪时常见方式有:①天色纪时;②地支纪时;③五更纪时

之前教文常课时学生留了一份课堂笔记,恰好适合这堂课的总结:

【彩蛋】

其实,一年十二个月份都有“雅称”,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纪月法吧,分享给大家:

「春」正月:孟春;二月:花朝;三月:桃浪,

「夏」四月:槐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

「秋」七月:桐秋;八月:清秋;九月:桑落,

「冬」十月:霜华;十一月:隆冬;十二月:暮岁

【小题检查】

1.下面天色计时法、地支计时法和现在时间的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出-卯时-早上5点到7点

B. 晡时-申时-15点到17点

C. 亥时-黄昏-19点到21点

D. 子时-夜半-23点到凌晨1点

2.下列月相纪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以下都指农历】

A. 望:每月十五左右 B. 既望:每月十六左右

C. 朔:每月初三 D. 晦:每月最后一日

(答案小编会放在讨论区)

【下期预告】

下期分享的是古代重要节日及其礼俗,比如还有几人知道“上巳节”呢?期待下次课见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