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得到荆州后,再杀关羽百害而无一利,为何孙权依然坚持杀人?

荆州之战是三国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它不仅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也为蜀国的灭亡埋下祸根。

事实上,孙权袭取荆州不仅给蜀国带来打击,也给东吴带来的巨大风险。著名学者马培翔在《论东吴袭取荆州之失》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东吴袭取荆州的恶劣后果:

“东吴袭取荆州在战略上有很大的问题,这不光很激进,而且使得孙刘联盟彻底瓦解,因为高估了蜀国对吴国的威胁加上之前与刘备的私怨,孙权最终做出了亲痛仇快的事情,极大的损害了吴蜀两国实力,丧失了共同应对曹魏的最好机会,魏、蜀、吴力量对比的重大改变,让原本三国鼎立的天平渐渐倾斜。”

我们暂且不论孙权袭取荆州对三国局势产生的影响有多么重大,单就对东吴而言,已经夺回荆州的孙权连关羽也不放过,无疑会给自己和国家带来巨大的军事外交风险。

既然杀关羽对孙权、吴国弊大于利,那么孙权为何一定要置关羽于死地?在搞清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关羽死亡事件。

关于关羽死亡的记载,史书有不同说法。但是综合各类史书来看,关羽从襄樊战场撤回后,应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被吴将潘璋的司马马忠所擒,而后才在孙权的授意下被杀,并非如裴松之所言死于战场上。

虽然《蜀记》所谓孙权“欲活羽以抵刘、曹”的说法不太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关于是否处死关羽,吴国君臣应该有过一番讨论。无论潘璋还是吕蒙都无权决定关羽的生死,最终决定杀害关羽的只能是孙权本人。

如果在进攻荆州的过程中俘虏关羽,为更迅速地占领荆州而杀关羽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这时荆州已尽数落入吴人之手,再杀关羽对吴国来讲没有多大好处,只会招来祸患。

虽然关羽不肯投降,但孙权完全可以将其关押起来,视此后情势发展再定生死,完全没有必要即刻斩杀。

孙权之所以在已经占领荆州的全胜局面下还要杀害关羽,除了放虎归山的担忧外,还和孙权与刘备间的国家矛盾、孙权同关羽之间的私人恩怨以及孙权个人性格有关。

首先,赤壁一战,孙权自认出力最多,但在战后却只占有荆州南郡、江夏二郡,且南郡后来在鲁肃的强烈建议下又借与刘备,荆南四郡亦为刘备所占。

孙权认为这与其巨大的付出完全不相称。当然,当时强敌曹魏在北,刘备力量也比较弱小,孙权勉强忍气吞声地接受了。

但随着刘备占领益州,后来更是取得汉中,势力越发壮大,孙权要刘备还荆州又不可得。于是在建安二十年出兵荆州,“命(吕)蒙西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后来,刘备虽迫于曹操压力,割让长沙、桂阳二郡与东吴,然而孙权“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谋划却从来没有停止。而其收复荆州的最大障碍便是荆州守将关羽。

孙权后来在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吕蒙时曾曰:“鲁肃虽劝我借地给刘备,是他的一大过失,吕蒙计划攻打关羽,胜于子敬。”

从鲁肃与孙权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对关羽一直是十分忌惮的,务要除之而后快。因此,孙权过高地估计了关羽的威胁,应当是孙权急于处死关羽的重要原因。

其次,关羽数次辱骂孙权当是被杀的直接诱因。《关羽传》记载:一开始,孙权派人为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大骂使臣,孙权大怒。”

很显然,这是一门政治联姻,孙权欲借此巩固孙刘联盟。当然,关羽拒绝孙权应有自己的考虑,他可能意欲将女儿嫁给刘禅,故而拒之。但拒绝可以采取更为温和和委婉的方法,关羽偏偏选择了最极端的“骂辱其使”做法。

孙权身为一方诸侯,本与刘备地位相齐,欲与关羽联姻在孙权看来已是做出不少牺牲,然而,关羽非但不领情,反而辱骂一通,孙权岂不大怒?

还有关羽围攻樊城,孙权派人求助,希望他行军不要那么快。又派主簿给关羽传话。关羽居然大骂:“狢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而“狢子”是中原士人对江东人的蔑称,正是关羽对孙权的一再轻视直接导致孙权最终将其杀害。

最后,孙权杀害关羽还应与孙权个人性格有关。作为“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族”,江东孙氏一向崇尚武力,孙坚“勇挚刚毅⋯⋯有忠壮之烈”,其子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

可能正是孙氏家族异常勇猛的特质使得他们经常意气用事,惯逞匹夫之勇。后来这种“轻脱”的性格使得孙坚、孙策相继死于非命。

陈寿评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可谓切中要害。出身于这样的家族文化背景之下的孙权虽勇烈不及父兄,但亦常手格猛虎以为乐。张昭再三谏诤,孙权仍我行我素,不予理会。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孙权还把这种“轻脱”、不计后果的特质应用在国事上。逍遥津一战由于孙权轻军冒进险为张辽所擒;报聘辽东使团被灭后孙权执意要亲征辽东,后来在众臣的苦谏之下才作罢。

因此,可以认为,荆州之战孙权在已经全面占有荆州的情势下仍然执意杀害关羽与其“轻脱”的性格具有密切的关系。

孙权在位期间虽然多次合理运用灵活的外交政策,挽狂澜于既倒,无愧于天下雄主的称号,然而,他在夺回荆州尤其是处死关羽一事的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

孙权为争一时短长,不惜背弃孙刘联盟,占领荆州后又轻率地处死关羽。他这种不讲情面、不留退路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惹怒了刘备,引来刘备的空国远征,为自己招来了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麻烦,给孙吴带来十分巨大的威胁。若非陆逊力保,孙吴几近失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