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陕西彩车,你喜欢哪个?

在世界各国大型庆典活动中,彩车历来是群众队伍中的亮点。我国的彩车最早出现在1955年,从这年开始,彩车正式成为十一庆典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99年,首次新增了代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的34辆彩车,算起至今已是第三代。第一代各省区彩车绝大部分由各地自己设计制作,少数省区从方便角度出发委托北京有关部门就近制作,但设计方案仍是由自己出。之后,随着各地发展,基本实现了自主设计制作。
1999年巡游,各省区彩车行进方式是分三列、7个集团方队进行,集团方队以全国各大区为基本组合序列。直播时的介绍也比较笼统,镜头表现基本就是一个大全景一镜到底,当中切进去几个反应场景,对各省区彩车没有中近景展示,吸睛全靠热闹。
由于是首次有各省区彩车加入,直播解说倒是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意义和背景。当时的解说是这么讲的:
“为了向世界、向全国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些彩车的制作阶段各地都给予高度重视,许多省区市都是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项目招投标会、甚至省市长办公会来确定方案组织施工的。这些彩车凝聚了许多干部、专家、艺术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与心血,彩车大多运用了声光电技术,构思精巧,造型独特,几乎每一辆彩车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寓意,象征性很强。
有的彩车以逼真的形象塑造了本地区人民的精神特征和对未来的向往;有的彩车浓缩了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或自然风光;有的彩车体现出当地的发展思路或支柱产业;有的彩车概括了本省区50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些少数民族省区的彩车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主题。这些景象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各地形象广告,既是向祖国的汇报,又是向世界的亮相。”
这段解说词概括性很强,凝练且信息量大。通过解说,人们很容易清楚三点:一是各省区彩车的重要性——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当地特色与地域成就的大展台;二是重视程度以及彩车设计制作方案决策过程;三是表现手法千姿百态,有写实,有写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十一彩车在创意设计上的关键是“三位一体”,即主题表现、艺术元素和技术实现完美统一。其核心理念是不仅见物,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
以此标准来看,陕西的第一代彩车轻松及格。当年的资料因为久远显示相当模糊,但还是可以清楚看到,第一代陕西彩车里有工业、有航天、有人文、有热闹(车上十多人起舞的起舞,扭秧歌的扭秧歌)。由于行进队列是靠近摄影机一侧,直播当中也沾光不少,镜头当中展现得很充分。
第二代陕西彩车主题创意名为“三秦新韵”。据称,设计小组的专家、艺术家从大量“陕西形象”的文化符号中,选了10余种最具标识性、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作为彩车艺术造型创意的主题元素。包括“革命历史文化符号”、  “传统历史人文符号”、“现代科技文化符号”、 “非遗民间文化符号”。
最终呈现的彩车当中可见威武的秦兵俑、雄浑的古城墙,于寻根文化中尽显秦风秦韵;翱翔的飞机、升降的宝塔山,则闪耀着秦人的智慧和辉煌;凌空高飞的“新舟60”、遥向太空的航天卫星雷达测控、高耸的石化能源管道形成后车组合造型,表达开放的陕西以飞速迈向现代文明的大气概、大发展、新成就、新形象;车上有舞动的飘带、优美的歌舞,释放着梦想与激情,还装有两块LED屏幕供走过天安门时播放展示陕西的视频。整体设计于异彩纷呈中律动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互辉映。
然后就是近日呈现在世人眼前的第三代陕西彩车。彩车的设计在十一庆祝大会举办之前均秘而不宣,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3700万三秦父老和省外游子来说,得以一睹那代表当代陕西新形象彩车之真容的时间,只有直播时给的那12秒。有幸在核心现场的人,这个时间可以延伸到大约1分44秒。
于是乎,许多心念家乡的人,相信都会坐在电视机前都伸直了脖子,瞪大了双眼,放下了手机,擦亮了眼镜.....等待那个属于陕西人的高光时刻到来。终于,先是一个正前方俯拍的远景掠过,镜头里,夹杂在队列里的一辆彩车车头赫然显示出两个大字:陕西。
可彩车呈现的景象却很难让人眼前一亮,反而在心中引发出一串问号:纳尼,黑乎乎的一堆是拉了一车煤吗?陕西虽然是煤炭大省,但也只能排老三,前边还有内蒙和山西,人家的彩车可都是流光溢彩,也没见多宣扬能产煤这茬儿,再说,现在一直强调环保....,疑问呼啸飘过时,镜头已经切到了彩车侧面全景。
镜头在陕西彩车的侧面全景停留了7、8秒之后,许多人依然没看明白其中的奥妙。接下来,陕西获得了各省区彩车直播当中唯一一次较为复杂的镜头表现。
今年在直播各省区彩车巡游时,解说是简洁、平均,报省份然后介绍彩车主题;相应的镜头表现也非常规律,各地彩车都会给一个全景(约6到8秒),再切一个中近景(约6到8秒),结束,下一个;当中间或穿插空中不同角度俯拍的远景或观众反应。
等到陕西彩车从全景镜头切换为中近景时,画框首先落于那堆不明物一侧的两个机器人偶身上。
“纳尼,车上竟然没有人,不可能吧,找找看”,估计操机员心里这样嘀咕着,为了播出效果不得不打破了一直很稳定的两步切换法,对着机器人偶的中近景镜头来了个横摇,落在那队黑灰色物体表面上。
“纳尼,咋更是啥也没有,这一堆是个啥,还不如机器人那边生动点儿,赶紧再摇回去”,从镜头的运动甚至可以想象出操机员的自言自语,对准不明物的中近景镜头遂又拉起,试图再摇回去,可动势刚起,就被导演一把切掉。
陕西彩车线上的高光时刻就这样在一片稀里糊涂当中结束了,电视机前无数个伸直了的脖子耷拉了下来,相信随之而来的是无数个借口上厕所或出去买包烟来抚平尴尬。
今年的彩车巡游,陕西凭那一车后现代物体,不仅实现了“惊起一滩鸥鹭,胜却人间无数”的效果,还创下了两个唯一。
首先,是陕西是除北京外唯一一辆车上没有活人的,非隐藏的人形物只是四个机器人偶;其次,是在所有地区给予的直播待遇为两个固定镜头(全景加中近景)的情况下,陕西享受到了中近镜头的横摇展现。即便如此,观者依然一片茫然。
很快,当天下午集中出笼的一堆补救解读让人们渐渐清楚了这到底是咋个回事。据报道,今年这第三代陕西彩车是由西安美术学院负责设计,陕西重汽负责汽车底盘改造,陕西电视台负责视频资料拍摄,西安雅特展览有限公司负责汽车整体的彩装。三代彩车的总设计师是去年新晋的陕西美协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
郭线庐接受采访时介绍了彩车设计方案的决策过程:彩车设计组共提交了4套设计方案,其中三套方案沿用了传统的国庆巡游彩车的设计理念,大面积使用具有陕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特质的经典形象元素,但未得到一致认可。
郭线庐称,在第四套方案中,他建议大胆采用艺术融合科技的方式实施。结果,第四套方案得到首肯,并将主题定位于“壮阔三秦”。
报道称,相较于其他彩车的传统固化设计,如山东的泰山设计方案、上海的外滩高楼设计方案等,陕西的彩车因为高科技和艺术的融合特色,在进京汇报和彩排时即获得了自上而下的广泛好评。
一位设计小组成员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彩车于9月初进驻北京彩车村后,很多专家来参观,“他们在别人(其它省份)那儿一看就走了,到咱们(陕西“砖”车)这儿一呆就是十几分钟,对咱这车非常感兴趣。”
不过,报道也揭示了这种高科技设计的一个致命短板:“如果不给这个由36组不同动态模块组成、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四面显示屏充电,那么陕西的彩车就像一个黢黑的大家伙。”
郭线庐还透露 :“除了保持动态模块的稳定之外,电量是否充足,也是对彩车的一个巨大考验。彩车自身所具备的供电能力,可确保各电器模组瞬间满点运行,经过天安门的时间为1分44秒,不出意外的话,电力是充足的。”
了解完这些之后会明白至关重要的几点:一,彩车自身供电维持不了多久,即使想维持1分44秒,都要“不出意外的话”才能保证充足;
二、一旦没电,彩车的所有高科技“内秀”都会沦为泡影,且毫无即便效果差一点也聊胜于无的B方案,此时,这辆彩车既体现不出科技也没啥子文化,只能眼睁睁以诸如“煤车”、“灰砖”等形象示人;
三、这种设计的应用场景更适合或者只适合固定场所且有充足的欣赏时间,一晃而过的情形并不是它的理想应用场景。
既然这个创新当中蕴藏了相当的风险,使用这种含有很大风险的创新就是在冒险,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如此重要、十载一次的场合是不是适合冒险?当然,现在这个问题问了已经是白问,因为险,已经冒了。
而冒险之后的效果如何,相信人人心里有杆秤,三代陕西彩车,你最不喜欢哪个?—《调查清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