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等待更精彩的“生成”?

我等你点蓝字,都等出蜘蛛网了,亲
你能否等待更精彩的“生成”?
我们为何要那么紧张、匆促?

到学校听课,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要学生立即作答,这个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好,马上让另外的学生回答。而且,这一问题刚完,下一问题马上又出来了,直让人想起“对答如流”这个成语。这样的课堂,热闹、紧凑,但是缺乏“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的概念。在研究课堂教学时,经过大量观察,罗伊发现: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未能立即回答,一般教师都会进一步指点或引导;但是,让人遗憾和震惊的是,在提问与指点、引导之间,教师的平均“等待时间”,只有0.9秒——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如何能够充分思考、寻找答案、组织语言?

所以,他们的回答往往不准确、不完整,经不起推敲,也无法让教师满意。

从“等待时间”的角度,来看“预设”和“生成”,或许更有意思:课堂教学,总会有目的和意图,这些目的和意图,往往蕴藏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精心预设,肯定不可能有事后的精彩生成。

但是,有精心的预设,哪怕是再精心的预设,也不意味着一定有精彩的生成。道理很简单,计划没有变化快。所有预设,都只是事先的计划,是基于理想状态的静态考量——备课时,我们会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手段,备策略,但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相情愿的预想,只是比较理想、完美的假定。

如果说教学准备是蓝图,教学效果是现实,在蓝图与现实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罗伊所说的“等待时间”,或者我们习惯说的“教学等待”。

在日常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基本途径是“提问、答问(或解答)”。教师所提问题,如果简单,大多学生都能回答,如果复杂,能回答的学生就少,甚至没人能回答——教学等待就是在学生难以回答,或不能回答时,教师所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停顿、静默的时间。好像是卢梭说过,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不是节约时间,而是浪费时间。所谓浪费,并非不加节制地“放敞羊”,而是说,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更加宽裕,更加从容,更多一份等待。
我特别喜欢张文质先生的说法:教育是慢的艺术——慢,说的是过程,无论知识的授受,还是品行的养成,都不可能立竿见影,或一蹴而就。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等待,教育的秘诀,就是“三分教,七分等”。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素养。它首先意味着我们相信那结果值得等待,其次,它也意味着我们愿意为之耐心等待。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很难有这样的耐心和等待。

某一次,在一所学校听课,一位班主任告诉我,学校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期间,正好有他班的数学课。他因为有事外出,未能听课。等他回到班上,课已结束,一位女生眼圈红红的,向他诉说:“老师,我今天上数学课特别难受。”“怎么了?”他焦急地问。

“老师让我回答一个问题,我正在想用哪种方法更好,但老师不容我细想,以为我不会,就让我坐下,让另一位同学回答了。我越想越难受,我明明快想出来了。”那学生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那位数学老师一定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竟会给这个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听到他的感叹,我不禁想,我们何必一定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抢时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多一点点耐心和等待?
等待是尊重,是支持,是鼓励,是期望。等待,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写的是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段本应笔直的公路修成马蹄形弯道的事。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工人们怎么解决“橡树”挺立在道路正前方这一问题?教师范读后,没人举手回答。她再次重复问题,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带着问题,再次朗读,思考——很长时间,教室里还是一片沉默,没有见到高高举起的小手。

老师觉得奇怪,但是依然淡定、从容:“刚才可能有些同学还没有读明白课文,所以不知道怎样回答,现在老师想请一位认真读书的同学,再把课文大声朗读一遍,好让其他同学能弄懂问题,谁愿意站起来读呢?”

孩子们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说:“我愿意!”学生朗读完后,老师再问学生:“刚才思考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有几只犹豫着。老师提问了犹豫着的同学,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了表扬。

“看着他们喜滋滋的小脸,我有一种满足感。要是我嫌学生组织语言慢,表达不清晰,而越俎代疱,替学生代言,我就领悟不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经艰苦思索获得顿悟的兴奋了。”那个老师在她的随笔里,这样写道。

只不过,在以“优质”、“高效”为核心追求的课堂上,能够获得这种满足感的老师,显然不会太多。在时下的课堂评价里,结构是否流畅,节奏是否紧凑,气氛是否热烈,往往成为重要指标。倘若教学过程出现停顿,课堂气氛稍嫌沉闷,就可能被视为失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提出其“精心预设”的问题后,唯恐学生因为说不好、说不出而造成“冷场”,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以,他们总是不愿等待,不敢等待,最终放弃等待。

有意思的是,罗伊在得到0.9秒那个悲观的数据后,通过一系列实践研究,有了可喜的发现——如果增加教学中的“等待时间”,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学生不回答的次数会减少,回答时更有信心,回答的语言会变得更长,内容会更丰富,会用更多证据支持自己的答案,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甚至提出更多其他解释。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只在罗伊那里。

一直记得一个细节:在一堂公开课上,老师让一个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因为紧张,那个学生一时间未能顺利答出,小脸涨得通红。老师说:“别着急,我们等你10秒钟,好吗?你再仔细考虑一下。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无论上课、听课的老师,还是班里的孩子,都满怀期望地等着那个孩子。不出10秒钟,这名学生大声说出了正确答案。

“我们等你10秒钟”——这位老师面对学生的那份耐心和从容,令我特别感动。正是他的等候和期待,让那个学生受到鼓舞,并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就此而言,“教学等待”不只是一种教学习惯、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它既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和理解,也意味着教师对育人规律的遵循和把握。

要实现有效的“教学等待”, 需要教师真正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问题的难度、密度、效度等方面着手,精心预设问题,积极关注学情,适时提供帮助,既不操之过急,也不急于求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彩生成”。

刊于《师道·情智》, 2015年第9期

不关注
就捣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