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等待更精彩的“生成”?
到学校听课,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要学生立即作答,这个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好,马上让另外的学生回答。而且,这一问题刚完,下一问题马上又出来了,直让人想起“对答如流”这个成语。这样的课堂,热闹、紧凑,但是缺乏“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的概念。在研究课堂教学时,经过大量观察,罗伊发现: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未能立即回答,一般教师都会进一步指点或引导;但是,让人遗憾和震惊的是,在提问与指点、引导之间,教师的平均“等待时间”,只有0.9秒——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如何能够充分思考、寻找答案、组织语言?
所以,他们的回答往往不准确、不完整,经不起推敲,也无法让教师满意。
从“等待时间”的角度,来看“预设”和“生成”,或许更有意思:课堂教学,总会有目的和意图,这些目的和意图,往往蕴藏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精心预设,肯定不可能有事后的精彩生成。
但是,有精心的预设,哪怕是再精心的预设,也不意味着一定有精彩的生成。道理很简单,计划没有变化快。所有预设,都只是事先的计划,是基于理想状态的静态考量——备课时,我们会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手段,备策略,但所有这些,都只是一相情愿的预想,只是比较理想、完美的假定。
如果说教学准备是蓝图,教学效果是现实,在蓝图与现实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罗伊所说的“等待时间”,或者我们习惯说的“教学等待”。
某一次,在一所学校听课,一位班主任告诉我,学校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期间,正好有他班的数学课。他因为有事外出,未能听课。等他回到班上,课已结束,一位女生眼圈红红的,向他诉说:“老师,我今天上数学课特别难受。”“怎么了?”他焦急地问。
“老师让我回答一个问题,我正在想用哪种方法更好,但老师不容我细想,以为我不会,就让我坐下,让另一位同学回答了。我越想越难受,我明明快想出来了。”那学生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老师觉得奇怪,但是依然淡定、从容:“刚才可能有些同学还没有读明白课文,所以不知道怎样回答,现在老师想请一位认真读书的同学,再把课文大声朗读一遍,好让其他同学能弄懂问题,谁愿意站起来读呢?”
孩子们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说:“我愿意!”学生朗读完后,老师再问学生:“刚才思考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有几只犹豫着。老师提问了犹豫着的同学,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了表扬。
只不过,在以“优质”、“高效”为核心追求的课堂上,能够获得这种满足感的老师,显然不会太多。在时下的课堂评价里,结构是否流畅,节奏是否紧凑,气氛是否热烈,往往成为重要指标。倘若教学过程出现停顿,课堂气氛稍嫌沉闷,就可能被视为失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提出其“精心预设”的问题后,唯恐学生因为说不好、说不出而造成“冷场”,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以,他们总是不愿等待,不敢等待,最终放弃等待。
一直记得一个细节:在一堂公开课上,老师让一个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因为紧张,那个学生一时间未能顺利答出,小脸涨得通红。老师说:“别着急,我们等你10秒钟,好吗?你再仔细考虑一下。”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无论上课、听课的老师,还是班里的孩子,都满怀期望地等着那个孩子。不出10秒钟,这名学生大声说出了正确答案。
就此而言,“教学等待”不只是一种教学习惯、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它既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和理解,也意味着教师对育人规律的遵循和把握。
要实现有效的“教学等待”, 需要教师真正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问题的难度、密度、效度等方面着手,精心预设问题,积极关注学情,适时提供帮助,既不操之过急,也不急于求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彩生成”。
刊于《师道·情智》, 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