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线性的东西,难以判断非线性的市场
16.线性的东西,难以判断非线性的市场
我们如何在股市高度随机的价格波动中,找到非随机的部分,也就是如何由每个人情绪支配的模糊状态的选择,转变为定量的数值化。果真能如此?!我们就可用线性的东西判断非线性的市场,事实上很难。
但是在你交易行为中,这种定量的数值可用心理的痛苦阀值发现它,例如,股票跌入谷底,往往是你最痛苦的、最难熬的时候,一旦你越过这个阀值,市场的奇迹真的会出现。
因为选择股票的思维方式,往往受先前结果与预设结果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是由结果与规则决定的,如你在选择买进股票A与股票B之前,发生过A类股票下跌到5元时就会开始上升的结果,而B类股票却没有这种规律的结果,这样因结果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你会倾向于在那个时候作出购买A股票的决定,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这一次却又完全与之前不一样,反而在5元时又下跌了许多。因此若用过去的结果去决定思维方式来选择股票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是大多数人预先着想的结果,所以注定是错误的选择。而那些选择购买股票的决定,若依据规则又是第二个陷阱,因为随着变化的市场,先前的规则一旦形成,很快又需要补充的那一规则出现。而且多数人已认可这个规则依其行动时,肯定又是错误决策。从结果找原因,谁也能找到,事后诸葛亮嘛!
所以我们只能是回头看后悔不已的机器,并在当时具备极为自我的欺骗性。有人曾经说过,预测总是带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尤其是当我们预测的事物涉及到未来的时候,在某些行为长期以来反复出现的某个独立的领域(比如说股票市场),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研究,来获得预测未来的依据和基础,但由于股票市场股民心理博弈的因素重大影响,才使得这种预测准确率大打折扣。
股市中出现的绝大多数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事前或事中模糊,而事后聪明。所以若你在交易行为前知道即使发生错误,你的最大损失有多少,就可优化你个性的特征并消除干扰。
而从原因(现状)找结果当然非常困难,我们只有多选择一些方案。而要想筛选出最佳方案,只能比对,比对的参考物或标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寻找结果的钥匙就是找好标杆,而且是移动的标杆!标杆只能是运动的,而且又是未来的领头羊。
大家知道,在股市中,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技术分析,这是因为技术分析的依据,一是历史会重演;二是价格会沿着趋势运动。但是当趋势转向盘整,或盘整转向趋势,或趋势变换为另一种趋势,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方法就会在研究均线、缺口、支撑点时完全失效,这种技术分析常用的线性分析趋势的方法,在遇到非线性的市场状态时,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大多盘整行情中投资者亏损面和亏损次数反而随着交易的频繁而扩大,并且会跑输大盘。
但是在依靠技术分析中其背后有一个“一语成谶”的原理:因为许多投资者如果把技术图形的释义都牢记于心时,常常又会根据当时出现的图示不约而同地采取相应行动。于是乎每当图形发出“看涨”或“看跌”的信号时,买者或卖者就会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结果真的就会产生“预言自我应验”的现象。因此技术分析的基础原来竟然也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
正由于技术分析特有的滞后性与反技术的欺骗性,必须引起你的警惕。即使有时效果准确,我认为也是刚好巧合。股价必然从某个点准确到另一个点,在逻辑上本身就是错误。技术图形确实能反映一支股票的走势变化与实际涨跌过程。但是技术派无论如何高明,它始终是要用“线性”的东西,揭示股票涨跌的非“线性”实际。因此,它永远不可能正确,即使有时吻合,也只限于某一时期。
股市里技术图形本应是客观数据的反映,但由于庄家的骗线、高位的钝化等,难以使人相信。本来真实的成交量,可以反映买卖度,也因其一个人控制的多个帐户进行“对倒”的造假,而使人难以相信。而且当你习惯于整理分析以往K线,据此判断走势时,实际上很多人在和你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叠加后的强化结果,更加大了主力资金的对冲行为,而使你的分析结果完全失真。因此,炒股最致命的就是完全依据技术指标去操作。
所以在技术派经常谓之“顶背离”、“底背离”的现象,实际上是对线性的东西难以去衡量非线性的东西的有力证明。而股价、大盘走势决定因素,主要是所有客观因素在人们心态、心理反映后作出行动的结果。在经济学家眼里,一个经济周期依年或几年为一个计算单元。经济基础的基本面决定货币的长期走势,货币的供需又决定了股市的上下趋势,而这种长期趋势,又的确能反映出一段时间导致市场思维中的非线性成为线性的可能。而这种本来客观的因素,被人的不同心理,如贪婪、恐惧、固执、犹豫等所扭曲,所以,自始至终又是非线性的。
良好的理论是去追求事务的本质,而不是在现象发生时替它去寻找原因,因为替过去的现象寻找原因,只能充分解释过去,并不一定能准确预测未来。未来与过去的关系,并非完全是线性的因果关系,时常出现非线性关系,很难做线性推理。因此,从现象来预测未来,时常不灵验。只有从现象中去探寻事务的本质,才能预知未来的可能变化。否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股票交易的操作,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美国物理学家惠勒曾说:“基本的量子现象只有当它被观察时才是一个现象。”而量子物理学家则认为,世界根本不存在严格的决定论,也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值,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永远是不准确的。例如,当人们要观察一个粒子的运行速度的时候,就无法知道它的质量,若知道质量的时候,就不知道速度,这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我们观察时,都会给观察对象一个力,最终会影响对象的状态。
所以,“预测不准确定律”是最准确的定律。正如一颗子弹如果射击出去,他的靶点往往不会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而是在一个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内的变化又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测不准原理,也叫做不确定原理。也就是人们永远不可能同时准确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一样,但是如果对其中的一个因素知道的越精确,则对另一个因素反而就知道的越不准确。
假如我们每个人对市场预测都是准确的,那就正如巴菲特所说:投资的现实结果就是“市场总是错的”!而在股票市场若市场总是有效的,则炒股者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能赚到钱,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赔了钱。
假设某一期间市场上交易者有100万人,按涨跌判断对错各占一半,刚好有一半即50万人(股民)的“判断”与股票本身的走势是完全相反的,而另一半50万人(股民)中,又有25万人买入或25万人卖出。虽然在这次交易中暂时操作正确,但没过多久又一种错误又发生了。在其中25万人本来先期买入的股民是正确的,假如股价上涨了,而卖出,之后发现又上涨了,又买入,但由于股价成本增高,导致股票数量却“奇怪”地减少了。若市场平均股价上涨50%,且成交量始终没有萎缩(实际上,涨跌概率也是50%),则股民平均持有股票数会减少33%。这样等于25万人的股民又有8.25万人(或持有资金的份额)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而先期卖出的股民是正确的,也由于上述现象发生,又有8.25万人(或持有资金的份额)实际结果也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这就是大家经常讲的:赚了指数没赚钱或赔钱。实际上这一时间段里共有(8.25 8.25 50)/100即66.5%的人是错误的行为!
有一个故事,两位骑手比赛,看谁的马最慢,一时难以决出胜负。如何让两匹马跑起来呢?一个智者传授了妙计,果然两匹马跑得飞快。你猜如何?原来他让两个骑士交换了座骑。因此,在股市中,股票不涨是因为散户没有与主力换位思考,而且持有它较多;一旦散户大量沽出后,它肯定开始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