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平||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欢迎关注鸿雪诗词欢迎投稿
■蔡世平,知名词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书法集《词随心动——蔡世平自书南园诗词》、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七)
蔡世平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一)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二)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三)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四)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五)
接 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六)
七、变诗词写作为运用诗词形式的文学创作
诗词写作,实质就是诗词文学创作。当代诗词创作,就是当代文学创作。当代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以白话文话语形态为基础的文学。这是文学的时代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无法改变它。因此,当代诗词应当积极适应这一时代潮流的变化,主动融进当代小说、当代散文、当代诗歌(新诗)、当代戏剧、当代影视等“当代文学”创作中去,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诗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书写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生动记录当代人喜怒哀乐的诗词文学作品。唯其这样,才能赢得今天旧体诗词的时代尊严,也才能赢得今天旧体诗词的文学地位。
写诗是手段,文学创作才是目的。可是,对于这么一个文学常识问题,在今天的旧体诗词写作中似乎被颠倒过来了。写诗填词,直接成了目的。这样一来,诗词的文学性被大大消解了。这就要求诗词作者要转换思维,调整写作角度,变诗词写作为运用诗词形式的文学创作。角度变了,写作的态度也会随着变,对诗词的要求也会变,语言也会变,意象也会变,结构也会变,总之,会带来一系列变化,使诗词写作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按照当代文学的艺术性要求和当代读者的审美需求进行创作,是旧体诗词作者应当接受的一种写作思维。旧体诗词作者要认识到,当代文学文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和作家、诗人的共同努力,是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学精华和西方现代文学经验合为一炉,熔铸锻造而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辛勤培育了当代社会的文学生态,也培育了大众的阅读欣赏习惯。因此,当下的旧体诗词创作,既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也要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中借鉴其经验,丰富今天的诗词创作和诗词表现力,创造当代旧体诗词文学文本。这个文学文本坚守旧体诗词平仄格律,是融进新的语言、新的意象、新的构造的文学文本。
我以为,文本不是完全指外部形式,它应当包括内部的精神构造。今天的诗人,是要完成旧体诗词写作从“旧”到“新”的漂亮转身。早转身,早受益;晚转身,晚受益;不转身,不受益。要知道,用今天的语言和思维来写旧体诗词,会使旧体诗词出现意想不到效果,只会使诗词写得更好,更受当代人欢迎。
作为文学的诗词创作,就不应总是纠缠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比如平水韵、新声韵之争。我看这种争论没多少实际意义,至少意义不大。真正的诗人,自然不会理会,理会的只能是靠“技术”吃饭的写诗匠。如果你的诗词文学性强,读者认可是诗词,是真东西。即使不符合平水韵或新声韵,也可以成为好诗词。你就是合辙押韵,起承转合样样都全,但如果没有文学艺术性,那也不能算诗词。文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学。
文学是一项严肃的、崇高的事业,按照文学的规律和要求来创作,你会把写作当成一种新的发现和创造。这个世界原来没有人发现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你发现了、创造了,你就会享受到对社会贡献的欢愉与快乐。文学是金子,金子不可能泛滥,泛滥的只是时尚和垃圾。你把诗词当文学作品来写,就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字,让文字活起来。就不会写很多,事实上也写不了那么多,也就不会因为像时下许多诗词写手一样,一天好几首,几个月下来就可以出一本诗集,最终“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因为社会目前还不具备接受如此“诗词天才”的心理条件。提醒诗人注意一个事实:现在的读者时间贼贵,掐着指头,分分秒秒计算自己如何进入社会,不被社会抛弃了、冷落了,根本没耐心去沙里淘金。还有一个事实是:作为一个诗人来说,读者不是记住你的多,而是记住你的好。
(完)
编辑:习之
欢迎关注鸿雪诗词,欢迎投稿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平台拟综合多个微信平台,遴选其诗词绝佳者,先微信平台推出,而后印之于纸刊;拟一年(或两年)组织作者一次线下活动,以增友谊,结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