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季氏篇(十一)

  一、原 文  
季氏第十六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

  二、释 解  

老师说:“从政有位君子慎思慎行的实践,体现在他们的'学、思’实践中,展现在外显可见和内隐不可见的行仁弘道实践中。古语说:'见人有善,就唯恐自己有所不及,而去急切的参与追赶;见到不善,就像手伸进沸水里,就赶快的远离躲避。’这样的人我是能够看得到的,我也能够听到他说这样的话的。古语还说:'从隐匿难见的平常所居中探求一个人的从仁的志向,从行仁践义的几微道理中通达一个人的仁德道义。’这样的话我是能够听得到的,但是我是不能看到一个人所说的志向和所从的道义的,志向和道义只能通过我的慎思谨辨来体悟把握而得到。”

  三、释 字  

《说文》:探:远取之也。从手罙声。他含切。

《玉篇》:探:他含切。《书》曰:探天之威。探,取也。

汉字“探”从手罙声,“罙”像是一个洞穴中有一只大手在摸取什么,是“探”的初文。《说文》:“探,远取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远取,犹深取也。” 张舜䘗《说文解字约注》:“今俗称以手深入而摸索之曰探。”本义是摸取,引申为探求、探究、探试、打探、探望、侦察等义。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通过“君子有九思”的教导,让人们体悟并把握君子在获得“知识智慧”之后,还需要拥有慎虑谨处、谋事行仁的弘道工夫。本章承接前面君子的“学、思”指导,通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思、行”之易中,让人们把握学习践行仁德之道的向善避邪的外显可见的入门工夫;通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思、行”之不易中,让人们体悟把握“思、行”应从“隐而不见的所居(隐居)”平常中思而“求其志”,从“行仁践义的几微(行义)”道理中思而“达其道”的内隐不显的进阶弘道工夫。

老师说:“从政有位君子慎思慎行的实践,体现在他们的'学、思’实践中,展现在外显可见和内隐不可见的行仁弘道实践中。古语说:'见人有善,就唯恐自己有所不及,而去急切的参与追赶;见到不善,就像手伸进沸水里,就赶快的远离躲避。’这样的人我是能够看得到的,我也能够听到他说这样的话的。古语还说:'从隐匿难见的平常所居中探求一个人的从仁的志向,从行仁践义的几微道理中通达一个人的仁德道义。’这样的话我是能够听得到的,但是我是不能看到一个人所说的志向和所从的道义的,志向和道义只能通过我的慎思谨辨来体悟把握而得到。”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隐居”。“隐居”不是避世隐居保全自身之意,而是指“志向和道义”并不能显露出其居所之意。在本篇前面几章的教导中,孔子并没有让人们在“礼崩乐坏”之时隐居而不为之意,都是期盼有为之意。本篇首章的“季氏将伐颛臾”是对冉有、子路的有所作为的期盼,到前章“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慎虑谨处、谋事行仁弘道的有为期盼。因此,本章的“隐居”不是君子隐身之隐,而是承接前章慎思慎虑的教导,期望人们从隐而不现的几微中把握道义志向。“未见其人也”不是指没有见到能够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而是指不能从一个人的言语诉说中见到一个人的真正志向和所从的道义。如果将其解读为“我没见过这样的人”的话,那么“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就是一句古人的“巧言”之语,对此,有释解者注意到了这个矛盾之处,从而将其曲解为“我在当今没有见到这样的人”。但是这和孔子时代的现实也不相符,与逻辑常识也不相符。另外,有人认为“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疑是“吾闻其语矣,吾见其人矣”的错倒。其实,细考,这种错倒并不存在,因为“见善和不善”是指能够通过人的眼目能够直接见到的,是先有见,而后才能有所闻的,因而孔子说见其人在先,闻其语在其后。而后面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是通过显露而见的,是隐晦难见的志和道,这些只有先通过言语来体悟把握而相识别,因此,这时是语在先,辨识在后。细读《论语》我们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慈悲和实在,能够感受到编者遣词用字达意的精准,只是让无心的人不能体悟到和把握住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