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本是好地方(3)·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鼓楼,明中都的最后地标
凤阳鼓楼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是中都城最后建起的一座地标建筑,位于今日县城中心。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上方有太祖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大字。毕竟朱元璋幼年失学,书法基础不好,楷书没练好就直接写行书,书法气势有余章法不足,这几个字只能算横平竖直,写的非常用力。
河蚌绘·凤阳鼓楼。
鼓楼通高47米,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米,高15米。台基上楼宇初建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登焉则江、淮重湖萦紏渺弥,一目而中都诸山空濛杳霭,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终明一代,高大雄伟的凤阳鼓楼一直为国内之最,不仅台基高大,而且台基上的楼宇为皇家建筑特有的“九五开间”,采用如此高的规制,在中国鼓楼中是绝无仅有的。
凤阳鼓楼里的朱元璋坐像。
明宣德年间大明疆域图。明朝中前期疆域辽阔,据《明史·志第十六》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鼓楼内部如今设为朱元璋展览馆,正堂内塑有太祖坐像,威严雄武,是根据官方主流画像为蓝本塑造的。屏风后面挂着一张巨大的大明疆域图,上绘南北两京十三省,这些地盘大都是太祖亲自打下来的。永乐年间,明朝又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统辖黑龙江流域。在西部地区设立关西羁縻七卫以及乌斯藏、朵甘都司,掌管新疆西藏事务。明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997万平方公里,这对于开局一无所有的朱元璋来讲,无疑是个传奇。
《朱元璋行书大军帖》,原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是朱元璋写给部将的一封信,从内容分析,此时朱氏已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正全力攻打北方,战事仍频。大军所过之处,收降元朝官员甚多,朱元璋就如何妥善处置这些官员写信告谕部下。信文明白晓畅,对研究元末明初军事形势和朱氏政治方略颇具参考价值,书信最后一个字是“朱”字花押,是朱元璋特有的个性签名。
后人评价朱氏此帖:点划稚拙流畅,书风瘦劲健拔,得自然生动之趣。
沿鼓楼向西三公里,曾有座同样高大的钟楼。两楼曾巍然耸峙在洪武大街两侧,高耸雄伟的布局是符合中都城总体规划的,也是对“席山建殿,枕山筑城”的点缀和平衡。东西向的云济街与南北向的洪武街形成十字对称,在历代都城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布局。可惜凤阳钟楼毁于明末战火,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县治移入明皇城内,钟楼所在区域变为农田,此后再未修复。乾隆二十年(1755年)缩建凤阳城墙,钟楼台基城砖被拆做他用,1974年平整土地时遗址被彻底移平。不过2017年后,当地政府按照鼓楼的形制重建了凤阳钟楼,再次形成了东西对称格局。
凤阳鼓楼,拍摄于2014年。
凤阳花鼓里的历史真相
凤阳花鼓调老唱片
朱元璋一生都活在浓重的“故乡情结”之中,他发迹后最急于得到老乡的认可,典型的暴发户心里,于是他修祖坟、盖寺院、免租税最后干脆要把首都迁来。当地百姓闻听消息,都翘首以盼,并用当地通俗的说唱艺术歌咏此事,这就是凤阳花鼓的由来。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蚌绘·凤阳花鼓图鉴,图中为传统的锣鼓伴唱形式。
据说最早的《凤阳歌》唱词是:“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原始版的凤阳歌据说形成于明代初年,是朱元璋回凤阳探亲时老乡们为了迎接他而创作的,唱词和谐喜庆,充满了歌功颂德的基调。
位于安徽合肥滨湖新区的凤阳花鼓楼,是当地的网红建筑,外形完全按照凤阳花鼓的造型设计,大门是凤阳花鼓的栓鼓绳的绊,广场图案则是拴在绊上的中国结。这个建筑一经问世,就被列入中国最奇葩建筑名录。
然而凤阳终究是个小地方,如要升级为首都,就需要大量移民填充,于是朱元璋下令,强制江南富户迁徙到此。史书记载,仅洪武三年(1370年),一就次性迁江南富户十四万户于中都。后来的事实证明,凤阳实在不宜建都,刘伯温就说过“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于是在老乡们翘首期待的盼望中,太祖终于自己打了脸。
原始版的凤阳花鼓,姑嫂两个人,一手锣一手鼓,主要以说唱为主。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第三次返乡,前后历时27天,在凤阳的前10天主要视察明中都工地,后12天以祭祀为主,其间多次与老乡见面、饮酒。此时明中都兴建已经有六年,但民怨也开始加深,朱元璋在凤阳视察明中都期间,工匠们竟以“压镇”的方式对他进行抗议。朱元璋最终祭祀了父母后离开凤阳、返回南京的当天,便下诏“罢中都役作”,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清代凤阳府地图。
中都工程烂尾后,前期从苏杭地区迁到凤阳的富户却被迫留下来了,这些人希望回到江南,于是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逃离,因此花鼓唱词中开始出现不和谐因素了,言语间充满了对朱元璋的不满和怨恨。大约在明代中叶以后,凤阳花鼓的唱词就已经变为了:“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鼓楼下的凤阳花鼓表演,改良后的花鼓去除了小锣,单人就可以唱,加强了舞蹈表演。
关于朱元璋这个人,其实很多人都不大喜欢,觉得他冷酷、残暴、多疑,不是个能共富贵的伙伴,但无论是谁都无法不崇拜他。他的作为帝王人生是成功的,而作为普通人却又是不幸的,他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几乎一生都缺乏安全感,时时处于恐慌之中。他只相信血缘和亲情,有恩必报,体恤贫民,即使贵为天子也依然仇富,他年轻时所有人都相助于他,晚年后所有人又都背离于他,种种丰富的经历也注定了他多变的人格,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还是龙兴寺太祖殿里的一副对联说得好:“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阳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