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邓铁涛、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晄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症。

朱良春验案

顾某某,女,43岁。风心病已起三载,形体赢瘦,面浮足肿,近来周身关节疼痛,低热缠绵,胸闷不适,心悸不宁,口干口苦,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微数。心营素虚,脉涩不利,风湿逗留,郁结作痛,予养营通脉,祛风和络为治。

处 方 :

生地黄、忍冬藤各60g,虎杖、桑枝、薏苡仁各30g,桂枝、防风各5g,木防己12g,知母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连进5剂,身痛稍缓,低热渐退,仍从原意进退,共服20余剂,身痛遂除,病情趋于稳定。

按 语 :

风心之痹痛,系风寒湿之邪深伏,导致心脉痹闭,经脉不通,血行不畅之故,其身痛顽缠。对于风心痹痛之治疗,必须从心脉不通这一病理特点出发,区别其阴阳之偏衰,病邪寒热之属性,养营通脉,方可奏效。

凡阴虚而风湿逗留者,往往多见低热,关节屈伸不利,舌质偏红,脉细数等症,可选用《金匾要略》之防己地黄汤(防己、地黄、桂枝、防风、甘草)为主方,其中地黄宜重用至60g,取其既可养血,又能除血痹,伍以防风,可除血中之风;桂枝、甘草以通心脉;防己舒筋化湿;并加用虎杖30g以化瘀宣痹、凉血解毒,余如豨签草、晚蚕砂、广地龙、桑枝等均可随症加入。

阳虚而风湿相搏者,常可见关节疼痛,肢末不温,舌质淡,脉浮虚而涩等症,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仙灵脾、桃仁、红花、松节、桑寄生等。

(验案引自:朱良春.风心病证治初探仁[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

邓铁涛验案

患者杨某,女性,52岁。

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反复发作。就诊于广州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起初因症状较轻而未经治疗。10年来,诸症逐渐加重。1个月前,去北方受凉后,胸闷、气促加剧,稍走动即发。伴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遂入我院。

入院时症见:稍动则气促,生活难以自理,近日胸痛频作,伴神疲乏力,口干不多饮,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查体:神清,疲倦,贫血貌,营养欠佳。端坐呼吸。HR 68次/分,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肝大,肋下两指,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心电图示:频发房早。X线检查示:心影向两侧增大。心脏彩色B超示: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主动脉瓣重度返流。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但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故请邓老会诊进行术前准备。

邓老查房时症见:患者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心悸,纳差,夜寐不安,小便可,大便干结,双下肢轻度水肿,唇色暗红,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尺弱。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长。

处 方 :

西洋参12g(另炖),党参24g,当归尾15g,川芎10g,白芍15g,熟地黄24g,云茯苓12g,艾叶10g,阿胶10g(烊化),白术12g,炙甘草6g,砂仁6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6剂后,精神好转,纳增,无气促,偶发心悸,夜寐安,二便调,双下肢水肿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于2000年1月12日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代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于2000年3月3日出院。

按 语 :

本病按八纲辨证,属里证。属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病位在心脾肾。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

心主血脉,靠心气的推动,血液方能如环无端地周流全身。气血亏虚,邪气入侵,“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发为心痹”,故有瓣膜受损。心气亏虚,不能把所有回心血液搏出,全身循环血液减少,表现为心阳亏虚,产生气促、神疲、心悸等症。

日久“母病及子”,而表现为脾气亏虚。脾虚运化无力,则纳呆,面色萎黄;脾气虚不能统血,故月经量多。故以八珍汤加减。

(验案引自:吴焕林.铁涛教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医案一则[J].现代中医药,2005.)

颜德馨验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