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昭通洋芋》刊昭通日报文苑

昭通洋芋

艾文华

我的老家,是一个地处极为偏远的小山村——梨树,曾借以笔墨美其名,诗曰旮旯村。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气候较冷,农作物素来是以洋芋、包谷及荞麦为主产。说家乡的美味或是丰收之物,当数洋芋第一。

在我老家,父老乡亲都习惯把土豆称为洋芋,听来很是亲切,如同父母唤孩儿乳名那般。

早些年,家中之日常饭局,一日三餐,皆以洋芋为主。中午饭是洋芋,“晌午”是洋芋,晚饭还是洋芋。其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煮着吃、炒着吃、油炸吃,甚至做成洋芋片、洋芋粉。不管是如何吃,年年吃、日日吃,怎么吃都吃不腻。

今因生计而常年在外奔波,对家乡洋芋的味道越加想念。也正因为如此,不论身处任何饭局,都不曾落下洋芋这道美食。

滇北多奇珍异木,平生最喜洋芋花。在2000年之前,老家人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家家户户全家老小多以种植包谷、洋芋为生。那时,所谓出门在外的人,都是留校读书的学子了。当然,那时能坚持读书的学子很少,家境贫困或者是学生自身原因,不想读。

而我,是属于辍学后又复读类的学子,倍感欣慰。还记得,每逢周五放学回家穿梭在洋芋花海的情景。由于学校与家相隔较远,翻过当地最高海拔的一座大山才能回家。因而往返学校与家之间,每到山顶上,我最爱站在山顶上放眼观望洋芋花海,那景象甚是壮观。

又因每家每户种植的洋芋品种不一,再是东家一块地,西家一块地的原因,放眼一望,五颜六色,白色的、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花开如锦,微风吹过,形如波浪滚滚,又如少女的彩裙翩翩起舞。

偶见一些女学生,在放学回家路途上,会顺道在洋芋地里摘些洋芋花,将其编织成小花帽,顶在头上装扮自己。

吃“晌午”从我记事起到今天,这村俗仍保留着。在每日下午3时到5时,倘若四处闲转一圈,常听到有人在呼吃“晌午喽……”

在旮旯村,吃“晌午”也是一顿比较重视的饭局。平常人家,多是煮一锅洋芋,加配一些昭通辣子酱、干酸菜煮红豆、甜白酒、酸萝卜之类食物。

吃“晌午”也分时节的。在春耕繁忙季,“晌午”还须安排专人打理。若在秋收之季,就相对简易一些,吃“晌午”多是就地生火生烧一堆洋芋。

每日吃“晌午”一事,最为期待的当属孩子。今唯恐不曾想起孩提时代的“晌午”生活,那浓浓的家乡味,一经想起,顿时就让人舔舌生津,回味无穷。

昆明城中的小吃店,或是街摊附近,常有油炸洋芋的气味飘来,叫人留恋。但味道,不如昭通洋芋有味。

有一年,我刚到一家公司上班,在路过公司外的街道上,遇到了一位老大姐推着推车叫卖烤洋芋,心里抱着“尝尝”的态度买下了一份烤洋芋。如今想来,那味道真是棒极了,也是我在昆明久居以来吃过最美味的烤洋芋。

时过半年后,因公司业务扩增,我就搬到新的办公地点,难以寻到味道“真是棒极了”的烤洋芋。

现在,对昭通洋芋就愈加想念了。若此时此刻,全家人聚在一起,围炉烤火,再烤上几个洋芋,也算是享“清福”了。

作者简介:艾文华,男,云南昭通人。系爱普茶网创始人,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边疆文学》《滇池》《岁月》《华语诗刊》等报刊。

个人微信:814917310

(0)

相关推荐

  • 月山原

    我的家乡--月山原村,坐落在洛河南岸熊耳山的脚下,洛宁县陈吴乡陈吴村正南方向的山坡上,距县城15分钟的车程.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一个纯张姓氏.具有耕读文化传统的家族,二百余口人.老祖宗为了生存,二 ...

  • 【乡愁一缕】一种味道叫老家的苹果/任志民

    元旦前,适逢今天也是圣诞节,我收到了来自芮城老家的秦冠苹果,感谢老弟的牵挂和惦念. 迫不及待地开箱.清洗.照相.削皮.摆盘,我看见了白里带点黄色的果肉,闻到了一股沟沟坎坎沁人心脾的清香,嗅到了鲜汁欲滴 ...

  • 黄土地,我扎根的地方

    都市浸淫既久,就想回老家待一阵儿.大概想沾沾泥土气吧?土里生养的孩子,恋着那点子土气实在理所应当.这么想着时,我已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了.挨着黄土,就有甩掉鞋子,光脚丫撒欢儿的冲动:一任土面面溜过趾缝,酥 ...

  • 故乡的麻湟水

    记的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我的老家小柏峪是一个穷乡僻壤,尤其是缺水.人畜饮用水,靠的是两个麻湟的积水,那水既不好喝,又不卫生. 儿时的我常做一个梦,梦中的家乡有山有水,风景如画,和母亲描述的正好相 ...

  • 老胡记忆:老家的味道

    美   景 美不胜收,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似乎这些华丽的词藻都无法表达大自然的美,这就是老家的美景--家乡的味道. 宋·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 爱相随 | 有一种关爱,叫父亲让你一车装不下

    你看到上面的一组照片了吗?这就是我回了一趟老家的结果,有一种关爱,叫父母让你一车装不下. 回家陪父亲过节 ,不仅过得有滋有味,还真的收获满满,早晨走的时候,父亲忙忙碌碌,给我从园里摘了一车的蔬菜瓜,形 ...

  • 踏浪无痕 | 过年真味是故乡

    图文/踏浪无痕  1. 今年过年,因买了新居,把父母接葫芦岛市里来,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年暖房子. 结婚这么多年,也就是每次买了新居才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过年,其他时间只要是春节不值班,都是带着老婆孩子 ...

  • 艾文华新作:昭通洋芋二三事

    细读会着迷,可以让人间瞬间安静的那种 艾文华2018年诗选 昭通洋芋二三事 文/艾文华 我的老家,是一个地处极为偏远小山村--梨树,曾借以笔墨美其名,诗曰旮旯村.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气候较冷,农作物素来 ...

  •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

    明清两代,或因剧场演出所需.或为满足案头阅读诉求.或出于书坊射利之目的,各种各样的翻刻本<西厢记>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刊刻的<西厢记>有一百五十馀种,其中明刊本近六 ...

  • 验血测肠癌!中国突破接连登上胃肠顶刊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936期日报. 国内团队:ColonAiQ可用于大肠癌早期检测和复发预测 Gastroenterology[IF:22.682] ① 对结直肠癌(CRC).晚期腺瘤(AA)和正常组织进行甲基 ...

  • 昭通的洋芋火了!6国马铃薯专家汇聚云南昭通 132吨种薯将远销国外!

    6月29日至30日,昭通市举行2019年国际种薯订购会.来自加拿大.孟加拉国.约旦.越南.缅甸.哥伦比亚6个国家的知名马铃薯专家参加订购会并为昭通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云南土豆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国 ...

  • 《昭通文学》诗歌专号2018年第3期:听雪记/艾文华

    细读会着迷,每一句都是血与泪的控诉 艾文华2018年诗选 听雪记 文/艾文华 在独克宗古城 在独克宗古城,很冷 我贴着青石板走.我低着头走,我像铁环一样 从城北绕到城南,绕过钢铁架,绕过混泥土新浇的城 ...

  • 昭通日报: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王迎新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读王迎新<吃茶一水间> 艾文华 读书写评,渐成生活嗜好,读罢王迎新<吃茶一水间>,欲作文记之.品 ...

  • 王焱诗选:昭通记(组诗)

    作者简介 王焱,昭通鲁甸人,现供职于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检察院.业余习写诗歌.散文. 特此声明: 投稿予本微刊稿件即视为作者授权本微刊发布,感谢来稿,祝祺!读者打赏金额全部通过微信转账,领取稿费请加主编微 ...

  • 故乡人—兼记与昭通诗人刘世超聚昆

    作者简介 艾文华,云南昭通人.系<巧家文学>自媒体主编.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边疆文学><滇池><岁月>等报刊.2013年荣 ...

  • 种薯记-郑州日报数字报

    种薯记 ♣ 王琳宝 巧借夕阳送晚风,拖泥带水栽浅坑. 但需光景三五日,幼苗扎根叶返青. 夏雨知时降甘霖,秧蔓遍地匍匐生. 待得田埂高隆起,霜降甜薯庆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