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谈的道理
读《韩诗外传》第四卷·十六
(峻岫)
(原文)
问者不告,告者勿问,有诤气者勿与论。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言,谓之隐,君子不瞽,言谨其序。《诗》曰:“彼交匪纾,天子所予。”言必交吾志然后予。
这一节说:“问者不告,告者勿问,有诤气者勿与论。”这句话《荀子·劝学》为:“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意思就是,凡是提问粗劣,不和礼节,都不要告诉他,回答他。凡是言说毫无礼貌,毫无礼节,都不要问他为什么。那些非礼的,毫无道理的流言蜚语也不要听。凡是赌气而来的,是来争个高低辩个输赢的,都不要搭理他。“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由道”,就是合道理,合规矩,和礼仪,这样的提问,才能回答他,可以与之开展讨论。不合道理,不讲规矩,没有礼貌,赌气来的,找茬来的,论战来的,就不要搭理他。不同观点的论战不是不可以开展,但那不是一般地接谈。“故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恭敬有礼貌,才能与他讨论问题;言辞有逻辑,心平气和才能与之谈道理;和颜悦色虚心静气才能与之研究学问。“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言,谓之隐。君子不瞽,言谨其序。”,不该与之接谈,不能与之接谈,你却与之大谈特谈,你就是一个瞎子。可以一起谈论问题,交换意见的人,你又不与之讨论接谈,那么你就是在隐瞒自己的观点。作为君子,不要做瞎子,说话要谨慎,有条理,有逻辑。《诗经》上说:“彼交匪纾,天子所予。”意思就是:不要傲慢也不要怠慢,老天爷会赏赐你的。这个意思就是:“言必交吾志然后予。”接谈要看对象。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与之接谈,才能一起讨论问题。(署名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