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怕“火烧肝”!这样做,灭掉身体里的致病火
春季当心“火烧肝”
春回大地,百草萌芽
在这个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里
小编却整个人都不好了
皮肤燥、眼睛肿、嗓子疼、
小便黄、大便干
动不动还爱发脾气
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初春的美景
一查资料,才发现:
春天来了,肝火也旺起来了
为什么春天会肝火旺呢?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此时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多风,往往使人们普遍感觉到不适。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如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等。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里有个关键字:发陈!意思是:推陈出新,新陈代谢,这正是春季生机勃发的意义。因此,春季上火是身体自主地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的局部反应。
春季,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季的树木在春季开枝散叶,恢复活力。而这和肝气似乎有某种默契——在中医里肝属风木之脏,肝气具有升发条达、生机不息的特性,就像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因此,春季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然而,肝气升发太过,肝气亢逆,就会出现种种肝火旺的症状。
各种上火,怎么应对呢?
一、心烦失眠:莲子心
中医认为,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心神不宁、心烦、失眠情绪等上火不适,大都跟心火有关。推荐吃莲子,既可泡水、又可煮粥。
二、头晕头胀:菊花茶
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特别是白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饮用此茶可养肝、平肝。
春天,当肝火朝身体上部走时,就会出现头疼、头昏、头胀、面红耳赤,菊花泡水适合这类人群饮用。
三、皮肤发干:喝温水
春天内燥外热的皮肤非常容易干涩长痘痘,建议每天的饮水量要保持在1300毫升左右,上火时可以适当地冲点柠檬蜂蜜水喝。
四、口舌生疮:吃豆芽
春季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吃得少、营养失调就易出现口疮。中医认为,豆芽能清热,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五、干咳有痰:散风热
若出现干咳、痰黏,咽喉干燥伴有喉咙痛,发热汗出,多为感受了温燥之邪,可用牛蒡百合冰糖粥来疏散邪气。
牛蒡百合冰糖粥
做法:取牛蒡子15g、百合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牛蒡子、百合、粳米熬煮至粘稠,拌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六、干咳无痰:暖中焦
干咳无痰,鼻干眼燥,喉咙发痒,无汗头疼,多为感受凉燥所致,可用黑芝麻生姜红糖粥来温养调理。
黑芝麻生姜红糖粥
做法:取黑芝麻50g,粳米 100g,生姜3大片,红糖适量;黑芝麻炒熟,碾成细末;锅内放入粳米、生姜熬煮,煮熟后,拌入适量黑芝麻、红糖即可。
七、口干口臭:拌莲藕
中医认为,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补脾开胃、止泻的功效;熟藕性温,具有益胃健脾、养血补气的功效;由此可见,补虚需要吃熟莲藕,对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者均有良好的补益效果。
如果上火出现口干、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等,多是胃里有火,推荐吃点莲藕,既可以翻炒也可以凉拌。
八、手脚心热:枸杞水
传统中医认为:枸杞是个宝,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常吃枸杞不仅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若有手脚心发热、冒汗、慢性咽喉肿痛,半夜还盗汗,腰酸背疼,往往是有肾火的表现,建议用枸杞、菊花泡水喝。
九、平息肝气:多运动
俗话说怒伤肝。情绪的波动起伏也和肝火大有关系。春季需要给自己找个爱好,转移注意力,有利于稳定情绪,平息肝火。运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消耗体力本身也能帮你降肝火。登高望远,或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让生活慢下来,让心沉静下来,都有助于调畅气机、平抑肝火。
后记
另外,还要注意:要劳逸结合,按时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这才是我们最最重要的“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