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古玩行当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成对器物的价格一般是单件的四倍,简单说,如果一枚小杯价格一万,要是两只成了对,就不是两万,而是四万。背后的道理不难想见,一来国人喜欢成双成对,二来收藏的难度可想而知。著名的元青花双象耳瓶,今天在大英博物馆并排展示,令人赞叹,但大维德爵士把他们收集在一起,前后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两件一对尚且如此,十二件一套又当如何?

事实上,整个陶瓷史上,这么多数量一套的瓷器,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的确极其罕见。中国工艺品中的套组本就不多见。比如高安出土的六件一套元青花梅瓶,单从形制上无法确定它是单独的六只,或是三对。事实上,考古人员几乎不会想到它们会是一套,最后是在盖中分别发现了六个字:礼乐射御书术,才意外的确认他们成套组的身份。甚至在光绪皇帝大婚定制成套的餐具之前,历代皇帝使用的餐具也几乎没有成套的记载。倒是16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西方宫廷与贵族大量定制陶瓷餐具就总是要求成套制作。

于是,完整的一套十二花神杯,每每成为拍卖会上热捧的对象。

之所以十二件一组,名称里已经有所暴露。

所谓十二月花神,即每月有一花,每花对应一位女神,和众多的民间神氏一样,往往真有其人比如六月荷花的花神是西施,十月芙蓉花的花神是貂蝉,水仙花神是甄宓。更有趣的是,民间的花神还有男版,最为夸张的一位是石榴花花神,居然是钟馗!

这种混合着传说,风俗,节庆,在历史上不断添枝加叶的民间趣味,到了清代,也如此受到宫廷的喜爱。只是宫廷并不满足,还要加上文人趣味。

每只杯子正面以文人花鸟画的形式绘制成图,背后配诗,或五言或七言,取自唐诗名句。书写时,并非一列一句,而是一句分写两列,五言诗一列四字,余一字单写。七言诗则是五二排列,显得参差错落,符合书法布局的要求。左下角有一红色小方块,里面一个小小的赏字,不用问,代表着印章。

于是,每个小杯上,都完整的包含了文人画的全部要素:诗、书、画、印。这显然出于清代皇室对汉族文人绘画传统的高度认同与喜爱,但在明代陶瓷中却前所未见。

不过形式上的完整并不是品质的保证。事实上,种种细节表现出诸多的瑕疵。

先是印章。印章大体分名章、闲章两类。名章是画家姓名(包含名、字或号),可以添枝加叶,郑板桥有一方印叫“ 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郑燮是板桥的名,板桥是号。闲章则在名字之外几乎无所不包,一个词、一首诗,一句吉祥话,或言志或抒怀或自嘲无所不能。清代大画家赵之谦刻过一方印“为五斗米折腰”,白石老人则刻过“吾画遍天下伪作居多”的闲章。

杯子上的“赏”字印,姑且当作闲章,可是闲章所在的位置,却属于名章。考虑到皇帝的“签名”—大清康熙年制—出现在杯子底上,且算作变通的做法。但“赏”字作为闲章也很是奇怪。赏是观赏,还是赏赐?无论是什么意思,简直是把名片上的头衔印在脑门上。而且,印章需是红色。

诗文句句有来历,工工整整小楷写就,难说得上好。但画的部分虽然难比纸本的绘画,却别有韵味。

此时陶瓷上色彩渐丰,却仍远不及绘画,技术上延续着明代五彩,风格上却放弃刚强而转向文雅。五彩色彩浓烈,单一的色彩难以变化,即使描摹花卉小景,也透露出古拙的意趣,为绘画所不见。于是康熙时五彩也称古彩。这大大弥补了绘画本身的不足。十二幅花卉小景,文雅中透着古拙。

它提醒我们,这是瓷器!

瓷器本身是最精彩的部分。

看上去,似乎只是普通白瓷小杯,但借助光,会有令人惊讶的发现。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中,收藏有一套同时期的十二花神杯,造型画面分毫不差,只不过它单用一种颜色,青花(这显然更接近文人的趣味)。它陈列在一个半人高的独立展柜中,可以从各个角度近距离的俯看。

每次我带朋友到博物馆参观,都会提醒他们注意一个细节,虽然没有强光的照射,我们从杯子的内壁往外,也很容易看到杯子外壁的花纹、诗句,借助光线,甚至可以透过瓷器看清所有的画面细节而不止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一点,图片上隐约也能看见。

它展现出一项工艺的极致:薄。

明代的文人记载一种卵幕杯,又有一种脱胎瓷。所谓卵幕是蛋白表面的那层薄薄的膜。而脱胎,言指瓷器只有釉,胎体太薄以至于无。那几乎是完全透明的状态。

这显然是文学的夸张,但匠人的神迹令胎薄如纸倒是确确实实。

只有拿在手里才会知道有多薄,多么脆弱,生怕稍稍一用力,就把它捏破了。仿佛故意要为难使用者。这并没有刻意夸大的成分。

如此小巧、轻薄、精致的瓷杯,极易流于柔媚,事实上,这种器形本身也显得纤弱,对比一下压手杯就很容易看出。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柔媚的表面下,保持了硬挺的风骨,比如口沿微微往外一折,锋利如刀,往下渐收,靠近底部一转,看似温柔却能感觉肌肤下坚硬的骨。真是婀娜含刚健。

这细微的精神极易被忽略,今天仿制者众多,恰恰都是婀娜有余,而毫无刚健可言。

难以想象是怎样的动机去烧造一件实用的瓷器却让人难以使用。或许单纯为了挑战技艺的极限。使之包含着一种纯技艺的、极致的美。它迫使你小心翼翼如呵护一个婴儿,感受它的美和脆弱。

设计并烧造这样一套杯子必然包含这样的用意:每个月可以用当令的杯子品茶或饮酒,有趣而风雅。

但可以想象,当我们将它从坚固而精美的包装盒中谨小慎微地取出,一件一件轻柔地排开,它便如同一场微型的展览,足以让我们在其间久久流连。

附:十二花神杯诗句

从正月到腊月,分别是水仙花、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

一月水仙花: 春风弄玉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0)

相关推荐

  • 一个小小的杯子1100万:康熙瓷器也火了

    巅峰收藏  你我共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本收藏> 2020年北京保利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拍前估价待询,现场20,000,000 元起拍,经过半小时激烈竞拍,共获60多口竞价,以 11 ...

  • 康熙瓷器名品:饮中八仙杯和十二花神杯

    康熙饮中八仙杯和十二花神杯,是康熙瓷器中的名品.妙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杯上面的纹饰内容丰富,并配有诗句,是中国先民给我们留下来的艺术瑰宝.  一.康熙饮中八仙图杯       清康熙青花饮中八仙图杯 ...

  • 大换雅阁【佛之玩陶------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清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书.画.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无疑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 ...

  • 《说说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的故事》

    [简介]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卉纹杯.是清代康熙.雍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除青花五彩之外还有青花品种.雍正.嘉庆.光绪.民国时期均有仿制."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一杯一花,腹 ...

  • 康熙的十二花神杯 ,雍正的十二美人 ,嘉庆的十二玉印!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 ...

  • 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几次南巡都带在身边的十二花神杯

    图片拍摄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每个都价值上百万. 一月水仙花: 春风弄玉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 晓艳远 ...

  • 康熙十二花神杯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十二月令花神杯为康熙官窑之旷世奇珍,依月令之数为一套,有青花和五彩两类.每杯各自代表一个月令,一花一月,前绘画,后题诗,雅致绝伦.杯上所写的诗句皆为五言或七言唐诗,每首诗后皆 ...

  • 彩瓷可以有多美?——保利拍卖的康熙十二花神杯

    集胎胜.彩胜.釉胜.画胜为一身的康雍乾三代彩瓷,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天生丽质.风华绝代之美让无数人为之倾倒,若干年来在国内外拍卖场上连创天价的市场热度也持续见证着其卓尔不群的华贵品质.为帮助广大收藏爱好 ...

  • 康熙十二花神杯,风骚入骨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 ...

  • 2020拍卖年鉴 | 清代瓷器成交TOP10榜单,十二花神杯领跑瓷杂版块;清三代精品厚积薄发、成绩喜...

    清朝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清三代制瓷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清三代的能工巧匠在继承和发扬明代传统的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