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 用一部相机改变了百万孩子的命运......
曾经,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轰动海内外。那双乌黑透澈的大眼睛,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这张照片感动了一代中国人,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定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广泛地用于希望工程公益活动。从此,人们记住了大眼睛的小姑娘,同时也记住了它的作者解海龙。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4MTEvMjE3MTQ5MDcxXzJfMjAyMTAzMDgxMTE2NTQyMTE=.jpg)
传奇摄影五十年不凡人生,希望工程三十年纪实历程,
载入中国教育史的经典影像,载入世界摄影史的中国摄影人。
今天我们随着解海龙老师的部分'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作品,了解那时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了解孩子们对知识是怎样的渴望……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4MTEvMjE3MTQ5MDcxXzRfMjAyMTAzMDgxMTE2NTQ1MDU=.jpg)
198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安太乡寨怀村小学。戴红英老师背着不满五个月的小女儿上课。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4MTEvMjE3MTQ5MDcxXzVfMjAyMTAzMDgxMTE2NTQ1OTk=.jpg)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工程援建的第一所小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4月,河南省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小学。胡善辉(大鼻涕 8岁)在大声朗读课文。生活十分艰苦,读书却很认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查畈村。我国每年有100万像张天翼(小光头 7岁)一样聪明可爱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我想上学'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3年10月,云南省红河县虾哩村。为了缴上每年仅60元的书杂费,只好上山打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4月,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乡琉璃河村。十四岁的姐姐杨永香把得到的救助款让给了十一岁的妹妹杨永贵,妹妹愧疚地哭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3年10月,贵州省水城县花嘎乡中心学校。这些孩子离家四五十里,他们寄宿学校,每天很早起来,自己做饭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5月,山东省沂南县黄山坡乡。沂蒙山区遍地是石板,这是孩子们读书的主要文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9月,陕西省绥德县楼沟村小学。学生们在窑洞里上课,每人都有一块小石板当写字本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12月,河北省滦平县拉海沟乡大店子村。孩子们烤烤冻僵的小手,再继续上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3年10月,云南省红河县虾哩村蛭玛小学。校舍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学生们只好露天上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羊丈村。孩子们扛着桌凳上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4月,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一场春雨教室便一片泥泞,孩子们仍在这泥水里继续上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2年2月,甘肃省渭源县聂家山小学。一场暴雨摧毁了教室,孩子们眼睁睁地盼着能有一间屋子再让他们上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9月,陕西省佳县贺家岩村小学。遇到阴天,教室里便很昏暗,学生们就在室外上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上双井小学。失而复学的孩子十分珍惜学习机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1年9月,陕西省佳县王家岩村小学。这里没有桌凳,只有石头和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3年10月,贵州省水城县金盆乡中心学校。能够上学,是这里的孩子们最大的愿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93年10月,贵州省水城县花嘎乡新星村。退休干部赵德明捐出200元建成这座竹桥,孩子们才得以上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07年9月,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乌衣乡阿布洛哈村。家长们盼望孩子们早日成才走出大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解海龙老师的这些纪实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农村教育的状况,可以看到孩子们学习环境的艰苦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他用相机去记录社会,他的作品对希望工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如今的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推动了全社会关注失学孩子这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以一个摄影家的实践,为所有严肃的中国摄影家提示了一个方向,提示了作为一个摄影家的基本人道主义价值观。他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良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