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阅读答案

“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

梁衡

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

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这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它们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有的是人们熟悉的句子、故事。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典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书本中。所以要多读书,“肚子里要有货”,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典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明典,一种是暗典,还有一种作为起兴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兴典。

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典故可以是历史书上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或者是民间流传的,总之是人们所熟悉的。

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

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反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用项羽自杀的典故来比喻秋白自己解剖自己。

再举一个描写生活的例子。汪曾祺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篇文章写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在这里,他把清朝袁枚《随园食单》里怎么吃高邮腌鸭蛋拿来作为一个典故,这个鸭蛋一下就有本钱了,文章也就有了厚度。所以大家读这一小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读文化,用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厚度。

暗典就是         。我的文章《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里,有这样一段。

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一百零八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

“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

第三个比较难理解,但是确实在文章里会用到,我把它叫作“兴典”。我们写诗歌的时候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比兴。“比”就是明确的比喻,“兴”就是起一个开头,顺着这个往下说。

有一首长诗叫《王贵与李香香》,因为用的是陕北民歌的体裁,里面有很多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作者先说山丹丹花,这有比,也有兴的作用。

现在的网络段子也会用比兴,比如,“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时时寻开心,月月领社保”就是一种兴的手法,上句只是为了引出下句,轻松愉快幽默。

如果在文章写作中用一个典故来引出下文,这就是“兴典”手法。比如,1939年,毛泽东对陕北公学即将要上前线的学员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姜子牙要下昆仑山,元始天尊给了他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要赠给你们三样法宝,那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姜子牙的三样法宝和战士们上前线毫无关系,但毛泽东给学员的同样是“三样法宝”。毛泽东用姜子牙的“三样法宝”来起兴,这就是兴典,显得非常幽默。

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一张名片,用典更像一张隐藏的名片。但是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要用大家熟悉的著名的经典;二是不可太多,多了以后就是“掉书袋”,特别是如果用的典太生僻,读者就烦了。

(选自《梁衡21堂作文课》)

12. 根据上下文,在文章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13. 指出下面文段中的用典方法,并分析此处用典的具体作用。

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14.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文章中用典,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使文章显得厚重,也可以使作者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B. 作者在讲明典、暗典、兴典时,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做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C. 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在文中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汪曾棋写了《端午的鸭蛋》,在文中用了袁枚吃高邮腌鸭蛋的典故。

D. 本文首先讲什么是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典从哪里来;其次重点分析典的使用方法;最后提出用典的原则。

15. 请任选一种用典方法写一段文字。(照抄本卷材料不得分,80字以内)

【答案】12. 示例1:不明说,暗暗地用一个典故。

示例2: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化用典故,让典故暗含其中。

13. 明典。    14. C

15. 示例:作为学生,我们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吾日三省吾身”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善于反省,且知过必改,才能不断进步。

(0)

相关推荐

  • 怎么腌鸭蛋又出油又起沙又好吃

    怎么腌鸭蛋又出油又起沙又好吃

  • 梁衡:做官与做文

    梁衡:做官与做文 党建网微平台 2016-02-16 (据<新湘评论>2016年第1期)

  • 端午个鸭蛋

    沪语朗读:王震 端午个鸭蛋 作者:汪曾祺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沪语改写:浥薇 沪语指导:丁迪蒙 沪语诵读:王震 家乡个端午,交关风俗搭外地一样. 系"百索子".五种颜色个丝线拧成 ...

  • 梁衡:人为什么写文章

    梁衡 新湘评论 2018-12-27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新湘评论>杂志顾问.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 ...

  • "白镕,字小山,顺天通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白镕,字小山,顺天通州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福建乡试.十八年,大考二等,擢赞善.督安徽学政,诏密询地方利弊,疏言:"安徽钱粮,惟凤阳.泗 ...

  •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 ...

  •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阅读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 ...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弱冠举乡试,学大进.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 ...

  • 文章的杂糅之法 -- 一起读梁衡《文章五诀》

    编者肖炟注: 梁衡先生在这篇文章讲了作文之法.文章千变万化,但基本结构离不开形.事.情.理.典五个方面,即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引用.作文高手能交错使用五种手段,编织出锦绣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断 ...

  • 【知识之窗】梁衡:文章五诀

    [知识之窗]梁衡:文章五诀 龙溪文学 今天 第 730期 文章五诀 ◎ 梁衡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 ...

  • 梁衡:这篇只有666字的课文,32年间让孩子们懂得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

    作者:梁衡 夏日风景成永忆 课文忆写之五:<夏感> <夏感>(又名<夏>)发表于1984年,1985年5月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第二册,其他还有人民教育.山东教育.世 ...

  • 梁衡:写作第一重要的是这两个字!

    梁衡 教师枕边书 2020-10-16 为文写作第一重要的是什么? 丰富的阅读量?还是全面的写作技巧? 当然,我们承认这些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却不是第一位的. 在散文家梁衡先生看来,为文第一要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