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识人方法(二十八)---大体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八

大体

本文所讲的是古人所认知的“为君之道”,对我们现实社会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原文

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何以明其然耶?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人)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

汉高帝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

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

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效,通乎用非其有也。

故称,设官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待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译文

老子说:“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无为夺取天下。”荀子说:“做帝王的人,以善于管理别人作为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西晋哲学家傅玄说:“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与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比较潇洒地治理天下了。”这个诀窍是怎么知道的呢?看看尧、舜怎么坐天下就知道了。在尧的时候,舜为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管农业,夔管礼乐,(人)垂管工匠,伯夷管祭祀,皋陶管判案,益专门管理驯化用于作战用的野兽。这些具体的事情,尧一件也不参与,潇洒地只做他的帝王,而这九个杰出的人来为他的臣子。而这九个人为什么会甘心为他的臣子呢?这是因为尧懂得这九个人的各自的才能,而且能量才使用,让他们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尧就是凭借他们的成就而统治了天下。

汉高祖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军需、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功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精英,我会使用他们,所以我就夺取了天下。”

所以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的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的根本。鼓不干涉五音,却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用去做百官的具体事务,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做帝王的遵守这一规则,百官也各司其职,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道理。

正是过去的帝王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们才不会把不该他拥有的东西当做自己的东西去支配。善于这样做的,才是真正懂得帝王之道。而那些不懂得这个道理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做的了。他们要亲自参与各项具体事务,不去信任和任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会厌弃他。其最终的结果是功名、事业都受到伤害,国家出现危机。

从前商汤、周武消灭了夏桀、纣王,一旦拥有了夏、商的所有财产,就把土地封赏给功臣,举国上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用亡国的财产赏赐功臣,整个国家的臣民都会争相效命。这就是懂得任何使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做法。

所以说,设立官位,分配职务;委派官员,监督他们完成任务;善用手腕而不知疲倦;宽容大度;包容弊端;收养残疾孤寡这些都是为君的治理大道。能做到这一点,百官就会对既畏惧有爱戴。这就是帝王成就大业的根本所在。

(0)

相关推荐

  • 陆景《典语》(群书治要本)

    陸景<典语>(群书治要本) [題解]<典語>一書,世已久佚,唯<群書治要>存其大概.<爾雅·釋言>云:典,經也.<説文>云:語,論也.因此, ...

  • 五音不全的人如何学习唱歌,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交给你

    五音不全的人如何学习唱歌,这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交给你

  • 崔祖思传(公元480年)

    十七南北朝-18.1.1.4 崔祖思檀超刘善明萧道度武穆裴皇后传(公元480年) <南齐书卷廿八·列传第九>:"崔祖思,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人,崔琰七世孙也.祖諲,宋冀州刺史.父僧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8圣政参五法天举贤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8圣政参五法天举贤 题文诗: 五帝三王,莅政施教,必用参五.仰天取象, 俯地取度,中取法人,立明堂朝,行明堂令, 调阴阳气,和四时节,辟疾病菑.俯视地理, 以制度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九)---任长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九 任长法 本文论述了用人的原则和艺术---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的长处和短处,熟悉他的品行秉性:善任就是因才择用,扬长避短.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六)---论短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六 论短法 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观察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人的优点,这是因为缺点总是伴随着着优点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说,缺点就是优点的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五)---探绪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五 探绪法 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可以考察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心愿顺遂和希望破灭时,有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从而可以从他的情绪波动来了解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四)---揆爱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四 揆爱法 本文阐述了"爱"与"敬"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通过观察一个人对敬爱这种道德规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二)---审誉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二 审誉法 一个聪明的人,可以通过对形势的准确判断,申时度势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从而赢得人们的称赞: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可以通过对艰苦环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英雄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 英雄法 我们常说的"英雄"一词,是由含义不同的两个字"英"和"雄"构成 ...

  • 古人识人方法(三十二)---察骨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三十二 察骨法 本文讲述的是古人的相骨之术,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也不乏合理的因素. 原文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 ...

  • 古人识人方法(三十四)---审态法作者

    转自:正能量传播大使的博客 原文地址:古人识人方法(三十四)---审态法作者:gyq98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三十四 审态法 本文讲述的是与上文讲述的"神"相 ...

  • 古人识人方法(三十)---品目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三十 品目法 本文介绍了古人根据传统的评判标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取向,将人根据其人品高下,分为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