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马巷厅志》:翔安与金门曾是柚子种植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近日,读清代光绪癸巳年(1893年)马巷厅通判黄家鼎署检的《泉州府马巷厅志》,得知清末马巷厅境内(包括翔安与金门)共有17类水果,分别为荔枝、龙眼、梅、桃、羊桃(杨桃)、李、珠李、枣、柑、橙、柚、香橼、石榴、檨(芒果)、桑葚、莲子、甘蔗、奈子拔(芭乐)。其中,由于莲子在今天没有列入水果,实际上只有16类。
这16类水果中,不少水果内部还细分为诸多品种,如柚子的品种就有四种。令人惊奇的是,记载中竟提到红柚(不知是指红肉还是红纤)。可见,包括现在的翔安与金门在内的原马巷厅地区,曾经也是柚子的种植区。
以下为《马巷厅志》中果之属篇所记载的水果详情:
一、荔枝
马巷厅的荔枝品种很多,共有七种。五月熟的有火山( 肉薄味酸);六月熟的有桂林、 绿荷包、马家绿、状元红、金钟、张官人。其中,桂林因其果香有人用来酿酒。
二、龙眼
龙眼又名荔奴,因其熟在荔枝之后。马巷厅龙眼果粒大的名为虎眼;其次称为龙眼、鬼眼。现在统统叫龙眼。
三、梅子
大的称为“鹅梅”。
四、桃子
桃有四种,分别为红桃、早白、苦桃、六月白。
五、羊桃
即杨桃、洋桃,又名五捻子,味如木瓜,可作蜜品。
六、李子
有粉李、虚仁李、黄腊李三种。
七、珠李
像李但比李小,山谷中常见。
八、枣子
有赤枣与白枣。
九、柑
皮厚果圆的叫仙柑, 皮薄果扁的叫红柑。
十、柚子
共四种,共中有红、白两种,贵的叫文旦,市场上常见的是叫仁斋与后园,品种以地名名之。还有一种像柚子,却较大,皮厚而香,可玩,酸不中食的,俗称为“包”(不知是不是"抛",如果是“抛”就与平和蜜柚叫法接近)。第四种比较小但色深黄,像凤柑却比凤柑大点,叫凤包。
关于柚子的记载按原文述,比较杂乱,没看懂红、白柚与文旦、仁斋、后园之间的关系。须进一步了解。
十一、香橼
像人手的,被称为佛手柑。
十二、石榴
有玉榴、紫榴两种。玉榴为佳。
十三、檨(芒果)
有五种。第一种叫澫黄,可以连皮一起吃;第二种叫香檨,小而酸香;第三种叫粉檨,皮薄外有粉;第四种叫达摩尼(印尼雅加达品种),外形圆大如鹤卵,核却小;第五种叫把鹤,也是小核,核小如拇指。这五种檨,除了香檨的花是黄的,其它花都是白的。
十四、桑葚
十五、甘蔗
有两种,赤色的称昆仑蔗,白色的称荻蔗(又名菅蔗,可煮糖)。关于甘蔗之名,魏文帝《典论》中有“时方食竿蔗”之句;嵇含的《草木状》中也称为“竿蔗”,因为其挺生如竹竿。所以《马巷厅志》认为“甘蔗”是“竿蔗”之误。
十六、奈子拔(芭乐)
又名拔仔、芭乐、番石榴。同安话好像是”猫佛“。
初稿发于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