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的乡贤回返之路
随堂主开车跑乡下见老孟,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待坐到老孟的园子里,心竟也像入东篱小院一样,一下子便安闲下来。
老孟真是惬意,闲庭信步中却有意气风发,神色也灿然。
堂主老沈那张清华学友会的网格中,老孟是颇令我关注的人物之一。
从乡间走出,几十年的打拼、奋斗,最终个人事业或创办的企业有所成就的人,对养育自己的村庄或多或少都有感情;但能像老孟一样,把出生地当成自己念念不忘的根,把父老乡亲还当作自己的父老乡亲,有着一往情深的乡情,其实是不多的。
离乡的人在外积累了一些财富,捐助一下家乡的学校,修条路,也算是应了衣锦还乡、荣耀门楣的旧景了,看着就有些上台表演,要灯光打在脸上的套路,一旦觉得心意尽到了,与家乡也就再无牵扯。
老孟不是,事业上开始收缩,心中刚萌生退意,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着回乡安居。很像个古人,考个科举或出外做生意,满世界绕一圈,终要叶落归根。
我们如今能见到的一些著名的古村落,大多就是一批这样的先人回乡之路的历史存留。
老孟老家孟武楼村亦称孟五楼,位于萧县西北部,属酒店乡下辖。从小城过去,经青龙集、张庄寨、大屯,几脚油门的事。
庄子不大,六七百人的规模,隔沟即是砀山境。
此地瓜果尤其是西瓜甚为有名,大棚里栽种成熟得早,抢先上市,瓤红味甜,每年上百万斤供不应求。
老孟利用庄子里自家宅基地和水面,依着一片水面,建起了一处园林。
楼台亭阁,回廊溪桥,岸柳新翠,梅花吐蕊。
命名时老孟撇开所有的高雅思虑,直呼其“家园”。
他说这里的乡亲都是孟氏一族的亲戚,我一瓢水、一张床足矣;园林是给乡邻们共享的风景地。没有气力再带大家共同致富了,就拿出余力来共同致美,给村子里的子孙后代留一处可以回望的文化之地。
园林有着江南模样的隐约,声息却是萧砀一带乡里的故旧。
崇尚和谐、和气,心安为福。
老孟不经意间蹦出的“共同致美”之说,让我为之大赞。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走到今天,终究要从生计达到小康那样的物质层面,趋向于文化再复兴的精神高度。不仅仅着眼于留住人的一面,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走出去的人能够返流,乐于归来反哺乡村。
江南古老乡村的教育、文化底蕴,往往就是靠着叶落归根者的努力,借势得以形成、巩固。
老孟动了心思,他打造的园子简约却极富画意。
小桥流水亭阁;鹅戏水,鸟鸣啼。
晨雾起,画舫和亭阁掩映于云烟氤氲中。
老孟尤喜早起看晨曦里的水中倒影,似乎觉着自己亲手题写了几句好诗。
他说能看痴。
多少年风里去雨里来积下的大喜大悲的烙印,渐渐磨成水之静谧。
三五个好友来访,摘取地里的新鲜菜蔬、瓜果,一壶老酒伴着老茶,谈笑风生,不亦乐乎,心里甚为安详。
老孟说自己断不敢高攀乡贤之名,心底里却从不曾忘记先人是萧县中医世家,自己算是一度名声遐迩的普济堂之第五代后人,虽然这些年所做的事情与中医不搭,却一直想着如何把那一段历史保留下来。
把徽派古建大宅请回来,请堂主老沈过来参谋把关,想复原孟氏中医世家、普济堂的史料记录,把家族“三迁堂”老号也重新立起来。
他眼里的乡村文化,就是敬先贤、美乡村、安居乐业。
“家园”居所前栽种的一株红梅,开得虽已有些老气,却依然艳丽。
在我眼里,它就像老孟的回返乡里之路。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