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欠下的“阅读账”,不用等到高考的时候还,上初中就知道不阅读的话,语文的差距……

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了,不少同学深有感触,高考语文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对语文整体文学素养逐年提高。阅读的题材也是以应用、新闻、文言文、科技、经济等大主题为主。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在高考语文中,就很吃亏。培养阅读能力,成为了我们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学习目标。但是阅读该如何积累,和语文学习是一样的,它是靠时间和过程循序渐进。有不少语文老师会说,小学不爱阅读,欠下了“阅读账”,到了高考就该还债了。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不用等到高考,上了初中也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导致语文成绩的差距。

所谓的阅读究竟是什么呢?小学阶段需要保持的阅读习惯:主动阅读的意识、能够选择阅读物、学会从阅读积累阅读素材、通过阅读掌握复述的能力、学会模仿……这些阅读能力,都是我们需要从小学开始积累的,如果做不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到了中学,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我们不能对学习融会贯通,学习能力也就很难提高了。中学语文更需要积累,包括文言文、各类文体内容的积累,都需要阅读,小学阶段没有建立好的阅读习惯,到了初中会有哪些表现呢?

1、只会死学习,学习效率也不高

小学阶段不会阅读,也没有阅读习惯,到了中学,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同学们疲于应对学习,很难提高学习效率。中学阶段,我们对阅读的态度很微妙。老师让看的书就叫阅读,自己选择看的课外书就是闲书,这就说明,我们把阅读和成绩联系在了一起,希望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成绩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中学给阅读和语文学习的时间很少,我们疲于应对的都是新增的学科学习,但是很难给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语文学习。

我们到了初中会发现,语文学习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再也不是老师追在“屁股后面”要作业了,语文更多的是自主学习,我们安排好背诵的时间,对每一课进行总结和学习。这都不够,由于阅读能力没有跟上来,我们对学科学习的理解也会跟不上来。中学语文课文的篇幅加长,也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到了中学,语文学习就很吃力。而且由于没有知识量的积累和拓展,我们对学习的思考也会减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学习眼界,只会死学习。

2、成绩逐步下滑,即使很努力,也难提高

由于中学的学习难度和科目都增加了,很多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孩子,成绩开始逐步下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很难保持学习上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对学习的兴趣也很难提升。整个中学阶段,就疲于应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更没有办法去优化学习方法和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尽管学生的学习很努力,也很难提高我们对学习的兴趣。这就是阅读习惯带来的连锁反应,没有质也没有了量的阅读积累,不用等到高考,我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可以预见这类学习问题了。

3、学习缺乏专注度,没有条理性

小学欠下了阅读账,中学阶段该怎么补?其实很难补,我们需要建立阅读兴趣,重新熟悉阅读中的技巧和规范,学会摸索通过阅读带给学科学习的指导。这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由于学习缺乏专注度,我们学生很难在一件事情上保持高度集中,不能投入地学习。中学阶段的学科学习本来就很难,没有条理性的学习,更会让你的学习节奏变得混乱。

孩子从未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更谈不上读书积累知识。父母还一味追求分数和考试成绩。没有阅读习惯,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影响就会更大,我们很难对语文保持主观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汲取也是不均衡的。所以,该如何建立对阅读培养的重视,我们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要等到即将高考的时候,再来考虑语文学习能力有问题,我没有阅读习惯等学习问题。关于阅读,你还有什么经验分享?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