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可自己学,不用听讲也能考高分?语文老师:我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语文学习天赋比较好的同学,他们有一些学习自信,也喜欢语文和阅读,更有的同学还会写小说,发表过文学作品。优秀的中学生有很多,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我们会发现,考试中对语文学习综合素质考得比较多,课本里的内容考得比较少。然而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课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语文成绩较为优异的中学生,也常和老师沟通,中学语文我都是自己学的,没有听老师讲什么,课堂上就是读读课文,我的语文成绩也一样考得不差。面对这样的同学,我只能说可能你是有一些运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没有老师的引导,你很难在自学语文的道路上走得远,甚至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学生。中学阶段,我们确实要求中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文学素材,去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

学习语文并不是你看了几本课外书,正好考试就考了,这样的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出你的语文学习能力。也不是你写文章,发表过文学作品,爱好语文,语文成绩就能保持优秀。在考试中,我们的语文应试考察的还是方法和常识。比如文章如何塑造人物?探究文学特征等等,如果你没有语文功底,换了另一篇文章,你仍无法准确解读。那么语文究竟该怎么学呢?没有老师帮助,自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我想通过我的语文教学实践,给同学们一些建议。

1、如果你的语文老师只会念课文,你要学会找老师

有的同学和我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教学能力一般,就会在上课的时候念课文,把课文读一遍,照着教案来讲课。中学阶段,不可否认,确实会有一些老师有待提高语文教学能力。但是如果遇到了教学方法刻板的语文老师,你对语文课失去了信心,也不要放弃听讲。而是要先学会去找老师,互联网教育的发达,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各种好的学习资料,尤其是一些知名老师的语文课。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可以在家长的辅导下来找一些优秀老师的语文课进行自学。

好的语文课不光是讲课文,老师们把语文的概念、学习的技巧、文学的素养、学生的兴趣都能融合到一节课里,你甚至都不希望老师下课。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还是需要技巧性的指导,我们不能偏离课堂学习,完全来自学。而且不少同学在价值观形成初期,也确实需要好老师的指引,我们才能摆脱对语文学习的刻板印象,纠正语文学习不需要课本,多读课外书一样能提高成绩的学习理念。

2、好成绩和坚持背诵是分不开的

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确实需要的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好成绩和坚持背诵是分不开的。你认为的爱阅读,只是凭借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阅读。这样的积累是片面的,语文学习的综合性非常强,我们长期关注某一个文学领域的学习,而不去理解和记忆,是会遗忘的。

自学更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盲目地加大阅读量,不去关注课本,甚至根本不背诵的同学,文学素养好,但是应试解题的能力就弱。好的语文成绩,必然需要背诵,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难度增大,没有背诵习惯,很难学好文言文。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背诵,更能提高作文的得分,这也是素材积累,摘抄和背诵,练笔和鉴赏,都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你可以不听语文课,但是如果自学能力中不包括背诵,那根本无法考出好成绩。

3、大量阅读还是需要思考,否则书看了也白看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大量的独立阅读习惯,也就是我们鼓励中学生自己去选择文学作品。好的语文老师,会通过讲课激发学生们对文学作文的探索和学习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会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纯粹的文学兴趣,是很难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成绩的。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我们鼓励多参与自学练习,语文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在上课就理解快,对于老师的讲课,就看起来没什么文化知识的输出,这是错误的。

越是能力好的同学,越需要思考,思考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提高的是学习的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捷径。没有思考的过程,书看得再多,都是白看。而且通过自学来体会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花掉了更多的时间,有可能还不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句重点。关于语文学习,我们肯定是不能脱离课堂学习。不用听讲也能考高分的同学,其实是通过听讲掌握了学习方法。关于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困惑?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