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礼民‖垭里话搬迁
商州东面,丹江河畔,有一湾盆地,四面环山,与棣花古镇一江之隔。这里,西高东低,地势平缓,南山最高,形如龙头。当地人,都亲切地叫它“老龙疙瘩”。龙头山下,土地宽广,人口密集。几个村庄,从古至今,分别以村中姓氏多的姓命名。如:朱家村,代家街,陈家港,张家村,吕家涧等。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家由爷爷、儿子儿媳、孙子组成的一家人。爷爷年迈多病,长年用药,儿子儿媳赡养愈加困难,就商量着找来一个箩筐,准备把爷爷抬到崖边扔到丹江河去。孙子见状,就给他的父亲母亲说:“你们把爷爷倒进河里后要把箩筐拿回来,将来我再用它把你们也抬上倒进河里”。父母一听,实感惭愧,就把爷爷留了下来好生伺候。在湾里,孝敬佳话,村邻盛传。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成“孝爷湾”。叫着叫着,顺口地又叫成“孝义湾”。就这样,“孝义湾”地名就一直延用下来。
小时候,听父辈说,爷爷的爷爷就出生在孝义湾吕家涧。解放以前,那里人多地少,土匪猖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逃荒,姥爷(曾祖父)就卷起铺盖,携家涉水,翻山越岭,搬迁到马莲坡背面的箭沟垭。箭沟垭,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一位大神从商县的东龙山东望时,发现丹凤龙驹寨后面的山顶上有一只金鸡,大神就拿起神弓箭,“嗖”的一声,一箭过去从商县到丹凤就穿透七十二条山垭。后来,凡是神箭穿过的地方土垭,民间都习惯地叫“箭沟垭”。当时,箭沟垭荒无人烟。姥爷来后,开始搭棚起灶,早起晚归,开荒种地,生儿育女,开始了一个乔迁后还算清静的生活。到爷爷手里,吕家后代在垭里繁衍生生不息。随着人口流动,炊烟升起,土匪也知道了这里,动不动还进来掠夺骚扰。
解放后,国泰民安,箭沟垭才开始兴修水利,整修梯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箭沟垭因吕姓为主,外面又叫“吕家垭”。
八十年代,开革开放。在农村,土地开始承包,责任到户,粮食不断增产。农闲时间,人们可以外出打工。个体经商,迅速壮大。一部分上学子女,随父母居住在条件较好的城镇生活学习。慢慢地,走出垭里的人眼界开阔了,看的更远了,也开始考虑选择到交通方便,环境优越的地方置业定居。记得,大哥当时就是那个年代第一个从垭里搬迁到棣花塬安家的第一人。后来,父亲住在垭里,心里还时常操心念叨着说,“老大胆太大,一个外姓人跑到塬上插在人家地盘住,就不怕别人欺生……”。几年过去,父亲也没看到别人咋样欺生,也就放心了。村上几个和大哥关系好的,看到大哥住在塬上确实方便,几个同龄人也陆续搬迁到棣花塬周边居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创业就业的人日益增多,垭里凡事日子过的像样的就把上学的孩子接到城里念书。箭沟垭小学,原本书声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小了,学生也逐年在减少。最后,村里少数人,担心离开在老窝生活了几辈人的环境,到新地方去人生地不熟,生活就没有了保障。个别情况特殊的,还坚持留守居住在垭里。
201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从此,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直守在垭里的人们才开始考虑走出山沟。后来,有的人就就近选择了镇中心的安置房,有的就直接去了条件更好的县城居住。这次搬迁,国家精准兜底扶贫。对经济困难和老弱病残的,给予政策倾斜和特殊照顾。并且,搬出来后,还积极引导在当地就业。在享受搬迁政策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笔丰厚的住房补贴。到目前为止,垭里几乎全部都在条件好的地方或县城拥有自己的新家。
旧时期,人们被迫搬进山里,是为了躲避社会动荡和逃离饥荒。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人们洋溢着笑脸,幸福的自愿地走出大山,是为了追求更好地生活,沐浴更加灿烂的阳光。
一样的搬迁话题,不一样的心情。一样的过去,不一样的回味。记住乡愁,凝心聚力,让我们一起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作者简介:吕礼民,陕西丹凤棣花人。网名,秦风楚韵,自由职业,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与诗为伴,与散文接缘,喜欢用手机留拍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