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星宝儿陪我聊天儿
缘起
Understanding
“姐姐最近压力比较大,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情绪会有些波动,昨天我们两个吵起来了,她就哭了,彧宝宝也受不了了,也大哭起来。但是整个事情其实跟他没有关系。”
听着彧宝宝妈妈的描述,我意识到自闭症孩子在处理他人情绪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像彧宝宝这样比较敏感的孩子,他能够意识到他人情绪的变化,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以及他可以怎样做,他不太清楚,正是这种不清楚,让他产生焦虑不安,最后也会出现情绪的变动。
教他们处理他人的情绪很重要。
于是在每天的情绪解读的练习中,我表现出生气、伤心的情绪时,我会让孩子们说一说这个时候他们可以怎样做。
孩子们通常会说:“马老师别生气了。”或者说:“马老师别伤心了。”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说更多的话,想更多的方法。
UNDERSTANDING
高潮
Understanding
上周我上课迟到了,于是就着“学校举办活动”这个话题和孩子们聊一聊,开始的时候等着他们问问题,想要让他们问“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孩子们的问题一下打开了我们彼此的思路,大家的问题千奇百怪,是我一个人的头脑想象不到的。
那次以后,我有意识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
昨天,我创设的情境是暑假出去玩儿,但是票价太贵了,这个时候我很伤心,那同学们会怎样做?
彧宝宝很快地举手:“马老师别伤心了。”
嗯,我想这句话是一个特别标准的回答,但是有时候对他人的情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我想要引导孩子们说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换个地方。这个时候,我听到了很多答案。
彤彤问:“你一定要去吗?”一句话打开了我们的思路。
金珠说:“来我家玩儿吧。”(金珠现在在天津)
彧宝宝说:“我带你去健身房。”
彧宝宝说:“别去了,我陪你玩儿。”
金珠说:“开车去。”(寒假时他们是开车去的云南)
彤彤说:“来延庆玩吧。”(彤彤现在在延庆)
孩子们的处理方式太可爱了,还很温暖。
今天是高考,我想我们可以通过高考这个话题来说一说紧张的情绪。于是我们从问题开始,“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彧宝宝说:“高考。”
“那同学们知道高考是什么吗?”
金珠说:“考试。”
“我考试的时候会紧张,但是紧张的心情可能从我的表情当中解读不出来,我告诉同学们在这个情境里我会紧张。那同学们可以怎样做?”
彧宝宝说:“马老师别紧张了。”
金珠给我加油:“马老师,你最棒!”
彧宝宝说:“马老师,放松点。”
彧宝宝说:“我陪你聊聊天儿。”
金珠又给我加油,妈妈给她的提示是——马老师必胜!但是她自己加了一个字,把我逗笑了。她说:“马老师,必胜客。”哈哈哈。
这个时候,我看到一直没有说话的彤彤,他的状态并不是想要逃避,也不是打头或者看向阿姨,而是东张西望在思考的模样,后来阿姨说,他想说的都被别人说了,于是他就说:“顺其自然,放松点。”。
彤彤说完之后,彧宝宝又举手了,那一刻我感觉是彤彤的答案激发了彧宝宝的思考。
彧宝宝说:“我抱抱你。”
“处理了他人的情绪,那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呢?我们先来说一说,你紧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金珠说:“我会咬手。”
彤彤说:“我会打头。”
彧宝宝说:“我会闭上眼睛。”
“好,老师不喜欢同学们咬手,也不喜欢同学们打头,也不喜欢同学们闭上眼睛,你可以用一个恰当的动作来表达。”
金珠说:“我会晃一晃。”
彤彤说:“我会咬衣服。”他能够区分这两个行为,挺好的,“老师也不喜欢彤彤咬衣服,彤彤可以怎样做呢?”
这个时候金珠也摇晃的厉害了,我想她一定在想: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摇晃了。
“我们可以深呼吸,来跟着我一起做。”
“彧宝宝,你会怎样做呢?”
这个时候妈妈摸了摸他的头,他说:“让老师摸摸我的头。”(不要轻易在这个时候给任何提示,他会把它当答案,但是这个也可以接受。)
于是今天的聊天儿到这里了。
UNDERSTANDING
后记
Understanding
第二节课刚开始,彧宝宝笑了一下,我就说:“我看到你笑了,你很高兴,你为什么高兴呢?”就在我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突然从笑变成了哭,于是我又问:“你哭了,你很伤心,你为什么伤心呢?”
他不说话,拉着妈妈的手去摸自己的头。
我还在问:“你为什么伤心呀?”
“是不想上课吗?”
“是觉得累吗?”
“是热吗?”
……
我和彧宝宝妈妈不停地问他,但是他都用摇头回答,让我们一度认为他只会摇头了。
“是害怕吗?”直到我们问出这句的时候,他终于点了点头。
后来我想,他其实一直在告诉我们,只是迟钝的我们没有get到他的意思:他一直在拉着妈妈的手去摸自己的头,这不是他处理害怕的方法吗?有时候孩子一直在表达,只是我们太愚笨,无法理解,还在怪他们怎么不表达。
于是我们开始探知他害怕什么?
“是害怕妈妈吗?”他摇头。
“是害怕自己说不好吗?”他摇头。
“是上课紧张吗?”他摇头。
“是不喜欢马老师吗?”他摇摇头。
“是害怕马老师嚷你吗?”他不摇头,也不点头。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用他点头了,我们读懂了,于是鼓励他表达。他点了点头。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某个时刻给我了他不好的印象。
“是害怕马老师大声说话是吗?”他点了点头。
于是我手舞足蹈脸上带着笑容大声说话,又特别严厉生气的模样说话。当我用严厉的语气说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做出要推桌子的动作。
“那你和我说,你说马老师小点声。”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
后来和妈妈交流的时候,她说,第二节上课的时候她用很大的声音叫彧宝宝,他就有点情绪,但进入视频会议的时候又露出了笑容,可能被我的热情吓到了,哈哈哈,想起了他不好好发音,我生气的模样了,然后就害怕的哭了。
我猜的。
但是是不是这个情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给过他不好的体验,他不喜欢这样的体验。重要的是我能够找到我曾经给过他不好的体验。
就像我和他说的:“你一定要表达出来,你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够意识
到自己带给你的不愉快的体验,我们才会改。”
有人说,他听得懂吗?
他听得懂。
而且这些话也不是只对他说的,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通过每一个小的细节了解他们,他们的表达,在一个眼神中,在一个惊慌失措的表情中。
UNDERSTANDING
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表达,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直在支持,他们也在体验。
体验提问,他们会变得主动。
体验情绪,他们会知道别人在做什么。
体验处理情绪,他们会学着如何处理周围的环境。
UNDERSTANDI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