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曾:回忆六十年前儿时的娱乐
童年的记忆系列之八
李庆曾:回忆六十年前儿时的娱乐
(一)
我们是和新中国一起长大的一代新人。儿时,我们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而且家家都很穷,但我们的娱乐仍可谓是丰富多彩。
我们小的时候,也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要学这练那,很少有自由玩耍的时间。我们的童年可以说是在玩乐中度过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是儿歌和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唱着儿歌或说着童谣的蹦蹦跳跳的小朋友。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反映着那个时代儿童风貌的儿歌和童谣。其中,有许多给予我们良好的启蒙教育,有的还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感。
“小板凳儿,四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得脏,我给奶奶擀面汤。面里放香油,奶奶边吃边点头。”这个顺口溜儿,赞扬了孩子的勤劳和对老人的孝敬,也展现了祖孙两代的亲情。
有的歌谣带有非常浓重的政治色彩。比如: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杜鲁门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美国总统)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杜鲁门是谁,但街上的漫画中显示,这个人是个戴着高帽子,舔着大肚子的美国坏蛋。
此外,下面这首歌谣也带有反帝色彩和对毛主席的颂扬。“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毛主席挂红旗,气得美帝干着急!”
图片源自网络
有些歌谣只是为了搞笑。“小耗子,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猫来了,吓怕了,叽里咕噜滚下来。”我们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做着各种手势,最后大家挤在一起,有时甚至会滚作一团。
另一首很有意思的歌谣是:“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下了皮包往北走,看见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砍砖头,倒被砖头咬了手。”
有的儿歌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这首儿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韵律自然轻快。展现出了新时代的小学生,朝气蓬勃地走在上学路上的情景。同时也在教育我们,现在要爱学习、爱劳动,长大后要为人民服务。这首儿歌带有鲜明的那个时代的印记。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就在想,现在的娱乐生活比1950年代丰富多彩多了,但为什么就缺少当年那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儿歌、童谣了呢?
(二)
在学校,低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非丢手绢和老鹰捉小鸡莫属。
“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这首儿歌轻松愉快,孩子轻轻把手绢放在一个小朋友身后的动作,大家说到“不要告诉他”时的小手摆一摆,和“捉住他”时你追我赶的开心喜悦,都可以充分地显示出来。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比丢手绢要热闹许多。一般老师会找一个比较健壮的男生做老鹰,而老师自己则做鸡妈妈,老师护着我们这群小鸡,不被老鹰捉到。我们跟在老师背后躲呀跑呀,叫喊声,嬉笑声,乱作一团。
图片源自网络
学校还会经常组织我们看电影,学生包场的电影票一张只要5分钱。看电影自然是我们最喜欢的娱乐之一。
那时的电影看的最多的是战争片,有“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等,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流行片。
“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等生活片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谍战片“永不消失的电波”“羊城暗哨”“英雄虎胆”等看了既让我们心惊肉跳,但心里又想跃跃欲试。
动画片有“小鲤鱼跳龙门”“猪八戒吃西瓜”“小猫钓鱼”等等,让我们感受无限童趣的同时,也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至今想起脑中仍会浮现出很多既可爱有趣、又充满智慧的形象。
在诸多的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
该影片讲述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如何帮助一个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男生,和另一个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女生共同进步的故事。
该影片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故事片一等奖,而享誉华夏大地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歌旋律优美,曲调动听,歌词意境贴近生活、引人入胜。作为新中国最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之一,在五十年代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图片源自网络
现在想起这首歌,我仍旧恍如回到了当年: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同学,划着小船,荡漾在北海白塔前的湖面上。一阵一阵的清风吹来,湖面上碧波荡漾。我们荡起双桨,船儿划过湖面,奋勇向前…。
这首歌使我们体会到生活的欢乐和美好,而且其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我们的进取。因此不愧为我们心目中歌曲的“无冕之王”。
(三)
那时家家户户都比较穷,家里的玩具少得可怜。
可儿时的我们并没有因为玩具少,而感觉孤单乏味。放学回到家后,有许多游戏我们也玩儿得津津有味。
男孩聚在一起,玩儿的是弹球儿,拍洋画儿和扇三角。这三种玩意儿都带有一定的比赛性质,而且参与者会有输有赢,特别为男孩子所热衷。女孩玩跳猴皮筋儿,跳房间永远都是津津有味。
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姐姐们玩儿跳猴皮筋儿。开始跳的时候皮筋儿放得很矮,一般只在小腿部。然后升到臀部、腰部、胸部。这时一般都不允许用手触碰皮筋儿,但皮筋儿升到头部以上时,一般开始允许“打拍子”。所谓“打拍子”,就是用手把皮筋拉下来再用脚跳。但真正的高手即使不打拍子,也能用脚够到头顶以上的皮筋儿。(如下图所示)
图片源自网络
也有许多游戏根本不分男女,“挤狗屎”就是其中之一。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不分男女、不分大小,都往一个墙角里挤,被挤出来的孩子再跑到后面,接着往里挤。
这个游戏不需要什么场地、也不需要任何的道具,每个人都玩得兴高采烈。玩完了大家都会互相拍拍身上的土,省得回家挨骂。
图片源自网络
再大些的时候开始玩儿踢毽子,打陀螺和推铁环。在小升初等通知的时候,我还学会了打桥牌。那是我们班孙复同学的爸爸教给我们的。
孙复同学住在我们这条胡同的3号,他家住的是中华医学会的宿舍。他爸爸叫孙艮生,是个医生,那时刚动完大手术,病休在家疗养。
孙爸爸是个桥牌迷,但大人们都忙于上班下班,他也找不到牌友。于是就让孙复找了几个同学,利用我们暑假期间,等中学录取通知书的闲暇时间,到他家去学打桥牌。
当时的几个牌友。后排右一是孙复,右二是本文作者
孙爸爸教得非常认真,我们几个小伙子学得也挺快。不久,我们就可以充当孙爸爸牌桌上的牌架子了。记得那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孙爸爸的同事,一个叫左杨的叔叔和一个戴眼镜的阿姨,也会时不时地来参与。他们都夸我们这几个后生为后起之秀。
2020-12-12修改
2021-02-02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