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离婚率高达60%,我还要跟男朋友结婚吗?

1、遇到问题自己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查什么资料最靠谱?
(标题在第3个问题的答案里面)
答:运用PREP模型,观点Point,理由Reason,例子Example,总结Point。
P观点:请教在该问题领域做过研究的专家,也可以查专业机构的报告资料和有关书籍。
R理由:因为专家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的经验,他的思考要比普通小白更深刻。专业机构报告和书籍也是同样的道理。
E例子:例如,小明想做一份活动策划书,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写,就可以去请教行业内的专家,或者百度搜索相关资料。
另外,做活动策划的公司和活动策划类书籍非常非常多。
P总结:遇到问题自己想不出答案的时候,可以请教专家,也可以搜索查阅专业机构发布的报告或有关书籍。
2、独立思考,跳出思绪之外,审视“我是怎么想的”,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输出,可对于我这样反应慢,一紧张就大脑空白的人来说,是不是增加了负担,更加表达不利索?如何克服呢?
答:运用PREP模型,观点,理由,例子,总结。
P观点:没有增加负担。如果自己平时说话表达不利索,那就提前准备发言稿,或者先想清楚了大概的意思再表达。
R理由:因为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场景。“独立思考跳出思绪之外”是需要自己一个人花一些时间思考的场景,时间会比较长,通常需要几分钟。
而“紧张表达不利索”是需要自己跟另一个人或其他人说话的场景,时间会比较短,通常需要几秒钟的停顿就要说下一句话。
E例子:例如,领导要求小明在明天的会议上发言。如果小明比较机灵,就会懂得提前思考发言稿,思考自己在会议上要怎么发言才能让领导对自己刮目相看,然后记住大概意思,在会议上“背”出来。
如果小明做事比较死板,就只会在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才想自己下一句要怎么说,说完一句想一句,磕磕绊绊。
P总结:所以,思考与表达是两种不同的场景。建议不要把独立思考的方法用在当众表达上,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
3、不忘初心:当数据和权威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时,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
答:运用PREP模型,观点Point,理由Reason,例子Example,总结Point。
P观点:当数据和权威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时,我们应该相信客观真实有关联的数据,更应该相信自己根据数据做出的判断决策。
R理由:权威的结论也是根据数据得出来的,只不过有些人对数据的解读角度或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换句话说,数据本身是客观真实的,但是经过权威的个人主观解读后,得出来的结论可能不一样。
E例子:例如,有数据显示,90后的2020年离婚率高达60%,某专家建议“90后不要在今年结婚”。
那你是90后,正在跟喜欢的男朋友讨论婚娶事宜,你还会听从这个权威专家的建议吗?或者说,你愿意把婚礼推迟到明年吗?
假如明年的离婚率更高,你还结婚吗?

P总结:所以,当数据和权威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时,我们应该相信客观真实有关联的数据(90后的2020年离婚率高达60%),更应该相信自己根据数据做出的判断决策——即使今年的离婚率很高,但是你还是要在今年结婚,跟喜欢的人在一起。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内容,希望能帮到你,也欢迎你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我每天(19:09)都会写一篇与职业技能、职场套路、家庭矛盾有关的文章,希望你点个关注,这样才能及时看到我的干货文章哦。
谢谢你,愿你早日升职加薪!
杨sir是谁?职场领域阅读60万+的创作者,某互联网公司的一级职场教练,已累计帮助250个学员解答职场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