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270条浅析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这一条接着269条说的,必须在理解第269条以后才能明确其含义。
一般按照外邪传入人体的规律来讲就是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按照这个规律来看。三天以后,三阳经已经传遍了,那么邪气就会入阴经。
但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时候不但胃口好,并且吃了以后不会呕吐,那么这个现象给我们的提示就是:邪气并未入阴经。仍然然在阳经。
胃口好,没有呕吐,这是脾胃之气仍存的表现。
这时候脾胃是否强健,直接影响了人体对邪气的抵抗能力,这也就是说,脾胃是邪气入阴经的一个重要屏障!
反过来讲,如果出现了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呢?这时候就是邪气在半表半里,再不治疗就入阴经了。
入阴经第一步就是太阴经。也就是下面273条讲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总之,能食,不呕,脾胃之气是否尚存,是判断邪气是否入阴经的重要表现。临床要重点关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