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瀚(香港作家):朗月诗书伴我行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明月高照,群星飞舞,我乘一叶轻舟,满载诗歌和书籍,溯流而上。
我童年就徘徊在文学殿堂的门外,寻找开启的钥匙。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抄写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当场安排作文题,让我们写出这首诗的读后感。这是下午的最后一堂课,只要写好作文交给老师便可以回家。同学们纷纷提笔书写,没多久,有些同学写好感受,就移开椅子起身走向讲台交文章。此后,移动椅子的声音此起彼落,非常嘈杂。连我的同桌──淘气的小男孩,也站起来去交作文。他回到座位后,看见我左手托腮,右手持笔在苦思,作业簿却是一片空白。他忍不住说:“别想太多了,赶快随便写两、三段交上去,就可以回家了。”那时我才六岁多,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我不懂诗,更不会随随便便写东西。虽然我很认真地读诗,但完全不知道如何进入诗歌的世界。同学们一个个离开了课室,最后老师也离开了课室,到办公室改作文,只剩下我留在课室。暮色降临,课室没开灯,年幼的我坐在黑暗中面对这首古老的唐诗。凄凄然仿若一叶孤舟飘在茫茫的大海上,这情形与少年派在大海与老虎同舟时胆战心惊的场面何其相似。
黄昏,父亲来接我回家。老师见我仍未完成,便允许我带回家继续写,这算是一个很大的“恩赐”。父亲一边骑着单车,一边关心地问道:“为甚么不写一字?”我坐在单车的后座,苦恼地说:“不知道写甚么。”父亲耐心地说:“诗歌要发挥想象力,以后我带你回老家看看,那里有緑油油的水田。你会看见农民拿着锄头在田里耕种。中午的太阳猛烈地照耀着他们,他们浑身湿透,汗水滴入田里,当你看到他们辛苦的劳动,才会知道碗里的米饭,每一粒来的都是那么辛苦……”我一边听着父亲的话语,一边迎着清风观看道路旁边的树木涌向我,转而消失在身后。慢慢地好像看到了一位农民站在远处低头弯腰耕种,身上闪耀着太阳灿烂的光芒。一瞬间,他消失在我们的身后。我禁不住回头用目光追随那束跳跃的光芒。那是诗歌最初向我闪耀的光芒。我终于捕捉到了!
儿童的想象力丰富无边,如何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关键在于引导。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父亲为我描述了农民在田里耕作的场景,让我展开了想象力,将农民在田里耕作的陌生情景变成了眼前的熟悉之景,那么理解诗歌不再困难。
九岁的时候,父亲买了一把雨伞给我,我收到这份礼物后欣喜若狂,恨不得天空立即下起倾盆大雨,我可以撑伞冲进雨中嬉戏。但当时晴空万里,白云朵朵,根本不会下雨。可是狂喜的心情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我必须要像勇敢的骑手一样驾驶它。我拿出了笔记本,即兴写了一首短诗《小红伞》。激情就在诗行中飞扬,对红色的小雨伞进行细致描绘并抒发高兴之情。激情是创作的动力,驱使诗人把剎那间产生的思绪变为一首首诗歌。
在拥有“想象力”和“激情”等锁匙之后,我成功开启了大门,进入文学殿堂,以后一步十里,进步神速,奖状贴满了墙壁。作文对我来说不再是老虎,而是亲密的朋友。我在求学阶段坚持写日记,这个良好的习惯保留至今。
少年时期,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从南宁搬到广州。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每人需要花上一段时间去适应,而适应的时间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我发现新居附近有一个图书室,里面有各类书籍,这简直是宝藏。我很快成为图书室的常客,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那时开始接触外国诗人惠特曼、雪莱、拜伦、济慈、普希金、裴多菲等等的诗作。我对惠特曼的《草叶集》爱不释手,反复吟诵他的诗歌《我镇定》里的诗句:“不论我身处何方,都要宠辱不惊,临危不乱,/ 就像树木和动物一样,坚韧面对黑夜风暴,人情冷暖。”有了充足的精神食粮,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即使之后迁居至香港,我也是通过图书馆适应新的地方。
中学阶段,在繁重的学业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在学校诗歌朗诵比赛,我朗诵汪国真的诗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学校的广播电台担任广播员,用普通话朗读诗作、在毕业前夕布置课室的墙报板时,我抄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依依不舍的心情表达出来……如今回想起来,在面对沉重的考试压力,诗歌犹如淙淙山泉,从一大堆的模拟考题中流淌下来,清凉滋润,让我身心放松。
在暨南大学中文系读书,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那时暨大古典文学领域云集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如洪柏昭、李文初、魏忠林、刘绍谨、郭小湄和毛庆其教授等等,令我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节课,我认真聆听老师的讲授。当洪柏昭老师用粤语吟唱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时,我当时是惊呆了,没想到温文儒雅的洪老师此时是如此的慷慨激昂,声音又是如此的铿锵悦耳。理论课之外,跟洪柏昭老师和郭小湄老师,我学会了旧体诗词的创作。郭小湄老师还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山东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杜甫研究权威萧涤非先生。她常常述说萧涤非先生是如何严谨治学。在郭老师的影响下,我在众多的古代诗人名单中挑选了杜甫作为研究对象。杜甫既经历了开元盛世,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在困守长安的十年,他开始走向人民,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力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以杜甫为楷模,并形成了影响一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诗歌要反映人民的生活,要写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的诗作。”
大学毕业后我返回香港工作,从事记者工作。那时怀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希望通过采访报导,反映香港社会的现实情况。三年后出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我去了英国俭学,修读硕士学位。留学生活苦乐参半,一方面苦苦攻读学业,在期限内完成论文。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宿舍,与其它国家的学生,共同摸索和睦相处的艺术。宿舍前面有一个湖。每当读书疲乏了,我就坐在窗前眺望湖水。天长日久,湖水由丑变美,充满灵性。自从发现素湖的灵性后,我便自豪地对友人说:“徐志摩有他的康桥(Cambridge),我有我的素湖(Newcastle Upon Tyne)。”一年多后我根据留学生活写了一篇散文《素湖》,此文获1998年度市政局中文文学创作奖散文组亚军。
毕业后回香港工作,因缘会际,当了立法会议员助理,负责研究及协助议员处理立法会事务。根据这段经历,写了散文《告别中环》,此文获2000年度中文文学创作奬散文组优异奬。其后在工会工作,走向基层,了解人民的生活,实践我为基层服务的理想。工作之余,我仍孜孜不倦进修,取得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张海鸥教授,他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他鼓励我既要以宏观的角度俯瞰唐代诗坛,又要以微观的角度探讨诗人的诗作;既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又要顺藤摸瓜寻找更多的数据。在诗词创作方面,他鼓励先练笔,不急于发表,多与诗友交流切磋,提高诗艺。张老师的指导令我终生受益。
我的大学老师潘亚暾教授曾指出香港是一个重商轻文的城市,很少专职的作家。文人通常要找一份正式的工作谋生,利用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确实如此,在香港从事文学创作的文人,需要有非凡的毅力和执着精神。我虽然在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方面都有涉猎,但面对工作非常忙碌、生活节奏紧凑的现实环境,也只能集中精力在诗歌方面发展。这段时期,我写下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包括《流浪街头的小女孩》、《悲情城市》、《这不是梦呓,这是谈判》、《在3B线巴士上》、《垃圾桶》、《沉默的夫妻》、《病人》等等,这些诗作都是反映现实社会,包括在生活底层的人们的处境。其中《流浪街头的小女孩》是叙述一个残废的流浪小女孩,如何在冷漠的现实社会中,毫不气馁地以书法求存,表现出永不放弃生命的坚强。诗作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和现实主义的批判色彩,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沉默的夫妻》描述了天水围的一对夫妻,每天辛劳地工作,在家吃豆豉鲮鱼油麦菜,生活简朴,从来没有出埠旅游,以此反映基层人民的艰难生活。诗歌七节52行,这是末节:
那一对贫穷的夫妻
每天说不上几句话
本来有很多话要跟对方说
可是当他们一躺卧在床上
疲倦让他们无法动弹
睡眠比聊天更重要
黑夜,此起彼落的鼻鼾声
互相倾诉对人生的看法
诗歌内容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哲学性的表现,诗人最好的诗作往往体现了哲学思想。最好的诗人可以说也是一位哲学家。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描绘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有肥沃的田地、池塘、桑树、竹子等等,景色美丽。“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人们自给自足,生活怡然自得。这是一个人人和睦相处、没有君权、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大同社会。陶渊明将如此深奥的哲学理念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让人容易理解,殊不简单。我热爱和学习哲学,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于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慨叹,自古有之,今人也不例外。《孔子先生》是我追随古代圣贤的步伐,思考人生意义的诗作。诗歌七节共28行,这是末节:
国君、大夫和他像河水一样流逝
两千多年的时间像河水一样流逝
他穷尽一生向世人宣扬的仁道
仍在全世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诗歌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诗歌不仅要有深刻的内容,还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否则,便会味如嚼蜡。新诗发展已有一百年历史,如何将古典诗词的高度艺术成就与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融于一炉,进一步促使新诗的成熟和发展,很多诗人包括余光中、洛夫和郑愁予等等通过创作探索这个问题。学者林庚先生在《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一文中指出:“没有创造性,积累就可能成为前进的负担,古诗读得越多,也就离开新诗越远。”要对古典诗歌进行创造性的借鉴,我尝试在这方面探索,将古典诗歌用词典雅、语言深入浅出、意象丰富、意境优美深远的特点运用在新诗创作上,诗歌展示的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献给暨大110周年诞辰的三行情诗》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真如月圆正青春,
明湖翠叶蝉鸣,
窗下读书万卷。
又如描写爱情的诗作《相融》:
我们在岸上手牵手
凝视
晨曦中两条河流的汇合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的消息冲击了我们对文学的传统理解,但评委以历史中荷马(Homer,古希腊诗人)及莎芙(Sappho,古希腊女诗人)写诗是为了表演且今人仍喜欢阅读荷马与莎芙的作品为例作为解释。怎样才是一首好诗?诗歌的范围是甚么?诗歌的功能是甚么?看来中外文坛随着时代的发展仍在不断探索,时而给予创新的阐释。
漫漫人生路,飘飘一海鸥。从儿童时期至今,我通过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观万种景,学识和见识日益增长,诗艺逐渐趋向成熟。作诗的过程犹如品尝功夫茶,开始稍感苦涩,投入创作期间愈来愈觉得醇香甜润,写好一首诗后则回味悠长,令人陶醉不已。此时,皓月当空,夜色无边,我面对诗歌,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简介
周瀚,文学博士。现任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常务理事、香港《文艺报》顾问、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香港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香港《音乐文学报》编辑、香港作家联会会员、全球华人诗词协会秘书长、《香港诗人报》副主编、香港诗人联盟副社长。曾在世界华文诗歌大赛、全港青年中文诗创作等比赛中获奖。著有诗集《灵魂,在阳光中飞舞》、合著诗集《香港十诗侣》。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