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

有这样一句台词:“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

人生中的很多烦恼,皆来自于一个“争”字。

争得越多,反而失去得越多,也把自己困在纷争的泥潭里。

到了人生下半场,就该学会不与人争,做你自己。如此,你的人生才会更加顺心顺意!

不争荣辱

汉代张衡《归田赋》中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意思是,只要我置身世外,做到心中无物,哪里还管他什么光荣与耻辱呢?

有大智慧的人,内心安然,不争求一时的荣辱。

北宋名相富弼向来以才华出众,文采斐然著称。

一次有人把他堵在街上,甚是趾高气扬:“听说你才学渊博,能否答我一问?”

面对对方的挑衅,富弼面无愠色,反而温声答道:“可以,您请说。”

那人继续问道:“若有人公然辱骂你,你该如何应对?”

富弼故意思考了好一会,回道:“我会假装没有听见。”

那人嗤笑一声,将他大肆奚落了一番,然后转身离去。

富弼却不恼不怒,当真不理会秀才的辱骂。

富弼的仆人很生气:“这人如此无礼看不起您,您为何不开口反驳他呢?”

富弼平静地告诉他:

“此人轻狂,与他驳辩,定会愈演愈烈,最后不论结果如何,都势必有人不服。

他看得起我,瞧不起我,又当如何?

我本身的才能,并不会因为他的赞扬或质疑变得有所不同。”

不争荣辱,淡然面对别人无故的刁难,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高僧寒山曾经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说: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人活一世,难免会被误解、受质疑,有大格局的人,不争眼前的荣辱,不在意一时是非。

努力做好自己当下的每一件事,其他的交给时间。

不争对错

周国平曾说:

“人得的病只有两种,一种是不必治的,一种是治不好的。

人们争论的问题也只有两种,一种是用不着争的,一种是争不清楚的。”

很多人,遇到相左的观点,必定要同对方辩个明白,争个对错输赢。

然而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争个明白,很多人更是没必要去理会。

王蒙早期写的一篇小小说《雄辩症》,讲的是一位患了“雄辩症”的病人看医生的场景。

病人来到诊所看病,医生礼貌地请他入座,病人不乐意:“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能剥夺我站的权利吗?”

医生被他的回答弄得哑口无言,连忙转移话题道:“今天天气不错啊!”

病人不依不饶说:“你只能说我们这儿的天气还不错,南极和北极的天气就好不到哪儿去。”

医生忍无可忍,直接问他:“你有什么病?”

病人反而继续回怼道:“你只能说我身体的哪个器官有什么病,你不能说我这个人有什么病。”

无论医生说什么,病人都会找到借口怼回去。

这看似非常荒诞的一幕,在我们身边却并不鲜见。

就像李笑来说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信“地球是平的”,你指着地球仪跟他说“地球是圆的”,他会说这是假的,人造出来的。

你把宇航员在太空拍的照片拿给他看,他也会继续反驳:“对啊,照片上就是平的嘛!”

你如果非要跟他们辩个对错,他们甚至会一直喋喋不休,争论不止。最后你不仅没能说服对方,反而因此伤了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坚信你所坚信的,做好你本该做的,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耕耘,就很好。

不争得失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邬先生给四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

慢慢地,老爷子年纪大了,但这么大的家产,必须交给一个儿子来管。

可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这时,只有一个儿子,从来不去争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跟着老爷子干事。

有一天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就把这钥匙交给这个不争的儿子。

面对得失,很多人争来争去,结果得不到好结果。

相反,那些不争的人,往往却能有意外收获!

古人云:“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意思是说,不要和他人去争夺名利成败得失,只求自己能增强知识与能力。

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为了争夺眼前的得失而自毁前程,要放眼未来,对自己智慧和能力有追求,而不是一心去争一时的得失。

一个人对于得失争的越多,束缚他的东西反而会越多。相反他求得越少,困扰他的东西却越少。

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不是什么都要去抢,很多东西即使你不去争,属于你的还是会属于你;而不属于你的,就算争了也没用。

往后余生,把心放宽一点,得失少争一点,你会发现,生活一切豁然开朗。

人活到一定年岁,终会发现,世事纷纷扰扰,学会不争,乃是一生的修行。

一时的荣辱,终会过去,低调修行,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三观,接纳不同,世界才会更辽阔。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得失随缘,以一种淡然随和的心态去过生活。

人生苦短,不争,是一种大智慧。

愿你我,余生都能不问对错,不争输赢,看淡得失,做好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