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09 国内创新药核心公司梳理(上篇)(龙谈价值)

今天简单和大家梳理几家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药产品情况,大跌之际,更是应该把公司梳理一下,选择长期趋势明确的行业里的优秀公司,以前一直纠结没有好价格的公司现在全市场都在打折甩卖,正是打起精神来的时候。

01

恒瑞医药

2011年艾瑞昔布上市,是公司首个创新药产品,艾瑞昔布上市四五年后表现相对平淡,销售额3亿元左右,直到2017年的医保谈判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2018-2019年销量快速增长,不过该产品预计2021年及以后更多是10%-20%的低速稳健增长。

2014年阿帕替尼上市,是埃克替尼后的又一个国产抗肿瘤创新靶向药,也是恒瑞医药的第一款创新抗肿瘤靶向药,上市5年后销售20亿元左右,并不算出众,阿帕替尼后续可能的加速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二线治疗肝癌的适应症获批上市,第二是后续与PD-1联用治疗一线肝癌等适应症的拓展。

2018年硫培非格司亭(19K)和吡咯替尼获批上市,2018年国内长效升白产品市占率27%,而美国长效占比80%左右,2018年以来石药集团、恒瑞医药和齐鲁制药等公司的长效升白药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国内长效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吡咯替尼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是公司目前拿到美国做III期临床的三大创新药产品之一,在美国做的是HER2阳性的NSCLC(患者占比很低,但是小病种路线更容易获批)。

2019年卡瑞利珠单抗和瑞马唑仑获批上市,卡瑞利珠单抗是公司近几年最重要的核心创新药大品种,预计明年就能达到百亿规模的销售额,2020年的医保谈判卡瑞利珠单抗顺利纳入医保目录,以及2020年新获批的一线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肝癌和二线食管鳞癌等适应症,使得公司2021年PD-1大概率是继续爆发式增长;瑞马唑仑预计今年也将会拿到全身麻醉适应症的批件,虽然2020年医保谈判没能纳入,不影响成为麻醉领域重要产品的潜力。

2020年氟唑帕利获批上市,卡瑞利珠新增三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氟唑帕利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arp抑制剂,也是十年磨一剑,公司对该产品期待也挺高,作为广谱抗癌药parp抑制剂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海外市场奥拉帕利2020年销售接近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重磅药物,且仍在持续拓展适应症,氟唑帕利也是恒瑞医药拿到美国做III期临床的三大创新药之一。

2021年预计瑞格列汀、恒格列净、海曲泊帕获批上市,抗糖尿病领域的几个药物,未来还有心血管适应症拓展的空间,不过考虑到相关药物已经有竞品的仿制药获批上市,预计后续的推广会有一定难度。

2022年预计法米替尼、AR抑制剂、CDK4/6等获批上市。

2023年预计PD-L1、JAK1抑制剂等获批上市。

总结:

恒瑞医药自2018年以来基本可以保证平均每年2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创新药兑现的速度遥遥领先,截至目前已经有7款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

恒瑞医药相比国内其他传统药企最大的优势在于战略领先,在别的公司都在密集的做抗生素的时候公司已经在做专科仿制药,在别的公司做专科仿制药的时候公司开始做创新药,在别的公司开始做me too/me better药物的时候公司已经进入产品兑现期并且开始进行更多创新药技术领域的布局,例如对ADC、双抗、小核酸、细胞治疗、mRNA、基因疗法等技术平台的搭建。

一直以来市场认为恒瑞的研发和销售能力领先,我们认为恒瑞更多是靠战略领先实现的对其他公司的“降维打击”,而现在恒瑞也要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也就是创新药的国际化,过程是比充满艰辛,我们拭目以待。

02

翰森制药

2014年抗感染的吗林硝唑钠获批上市,该产品于2017年的医保谈判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且于2019年续约成功,仅仅降价8.5%,是所有续约品种中降价幅度最低的品种,吗林硝唑2017年纳入医保后2018年开始放量同比增长接近500%,2019年继续翻倍以上增长,预计将会成为10亿级别的品种。

2019年氟马替尼和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获批上市,同时翰森制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氟马替尼是第二代的Bcr-Abl TKI,诺华的一代药伊马替尼经过《我不是药神》后家喻户晓,翰森制药研发出了首个国产伊马替尼仿制药,并开发了二代药氟马替尼,预计氟马替尼在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渗透率可以达到20%,销售峰值可以达到10亿元,氟马替尼在2020年的医保谈判中也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年用药费用降至7万元出头。

2020年首个国产三代EGFR阿美替尼获批上市,公司的三代EGFR二线治疗适应症落后阿斯利康2年左右,领先艾力斯1年左右,领先贝达药业2年左右,一线适应症相较其他国产厂商也是一年以上的领先。阿美替尼2020年的医保谈判中也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年用药费用12万元,低于奥希替尼18万元的价格。

2021年预计公司抗乙肝新药HS10234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是新一代磷酸胺单酯类的替诺福韦前药,不过在目前竞品集采降价的背景下,也只能作为集采替代品种,很难做到比较大的市场规模。

总结:

翰森制药目前已经拥有4个创新药产品,在国产厂商中仅次于恒瑞医药,公司后续自研创新药管线尚处于偏早期,同时也进行了一些BD以对管线进行补充,预计在乙肝新药HS10234上市后公司会有几年的自主研发新药上市的空窗期。

03

中国生物制药

2018年首个创新药安罗替尼获批上市(与阿帕替尼是自一家实验室买到的分子),安罗替尼自2007年开始申请化合物专利,2011年获批临床,2015年完成III期临床,2018年获批上市,也是十年磨一剑的重磅新药,依靠安罗替尼,中国生物制药也一举奠定公司抗肿瘤药的销售能力验证,2020年的医保谈判中安罗替尼降价三分之一,虽然有新适应症纳入医保,今年想要做到和去年持平的压力也不小。

2021年预计PD-1单抗获批上市(康方生物合作的产品),中国生物制药自己没有PD-1单抗,选择和康方生物合作开发和商业化AK105,去年6月提交上市申请,并且一线非鳞非小已经完成III期临床达到主要临床终点,后续也将推进到上市申请阶段,进度非常不错,但是我们也看到四家国产PD-1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对后来者不管是研发还是销售抢占市场的压力都会非常巨大,PD-1的竞争会很激烈,但是不会像“用PD-1洗澡”这么夸张。

2024年后公司预计每年上市至少一个创新药。

总结:

中国生物制药的新药推进进度是不及预期的,包括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上市进度也是不及预期的,公司研发投入中有不少用在仿制药的开发,即使有一些仿制药品种的确是竞争格局还可以,但是在当前集采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业绩持续性还是估值都很难给多少预期,如果中国生物制药还不能下定决心加快研发效率和扩大研发团队(尤其是临床团队)而是想要做“商业模式创新”,那么与恒瑞医药的差距或许会越来越大。

04

贝达药业

2011年首个国产抗肿瘤创新靶向药埃克替尼获批上市,比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还要早3年,但是埃克替尼也是直到2017年才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在此以前和吉非替尼PK也一直没有什么优势,不过一方面是纳入国家医保,另一方面是公司也进行了比较多的后续研发包括21号外显子突变加量治疗、肺癌脑转移优效、术后辅助治疗等对产品价值持续发掘。

2020年底首个国产ALK抑制剂恩沙替尼获批上市,今年恩沙替尼没在医保目录内放量预计还不会很大规模,年底的医保谈判公司也是势在必得,预计明年开始是恩沙替尼快速放量的时间,恩沙替尼海外申报NDA也已经临近,一线数据非常不错,应该是阿来替尼的me better新药。

2021年预计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在肺癌领域的布局,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2020年销售18亿元,展现超强销售能力,同时也验证了贝伐珠单抗在国内的庞大市场需求。

2022年预计CM082和三代EGFR获批上市,三代EGFR的二线治疗适应症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CM082预计将于4月份提交上市申请。

总结:

贝达药业在2011年埃克替尼上市后历经十年积累,也可以说其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品种恩沙替尼的上市,期间贝达药业经历了核心技术高管王印祥的出走,现在王印祥的新公司加科思已经在港股上市且估值超百亿,假如王印祥没有出走,贝达的管线布局绝不仅限于当前,或许贝达药业已经可以看到千亿市值,可惜没如果。

......

对比四家相对“老牌”的国内创新药企业可以看出,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2011年上市、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2014年上市和中国生物制药的安罗替尼2018年上市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可惜贝达药业后续管线没有跟上,10年时间没出新产品,直到2017年收购了恩沙替尼并于2020年底获批上市后才算走出僵局,迎来基本面加速向上的时期。

恒瑞医药阿帕替尼上市后间隔4年时间积累,2018年以来抗肿瘤管线开始爆发,麻醉、抗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痛风、贫血等全面发力,可以实现每年2个的创新药上市速度,2020年获得上百个创新药临床批件,管线厚度、布局前瞻性和推进速度均可圈可点。

翰森制药创新药布局时间早,也有潜在大品种阿美替尼,但是整体的创新药管线还是大品种不足,以及后续承接出现断层。中国生物制药2018年安罗替尼上市后自研创新药布局加快,但还是引进项目为主,合作的PD-1在2021年后有望在中国生物制药的强大销售能力下撑起一片天,其他创新药兑现要到2024年后,相较安罗替尼中间间隔6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