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画意摄影与摄影的大众化
第一节 画意摄影
Edward Steichen,The Pond-Moonlight
1、画意摄影兴起的时代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与美国,主张从形式到内容都模仿绘画的意境与意趣的画意摄影(Pictorialism)一度兴盛。这个明确追求摄影的绘画效果的“画意摄影”潮流继而扩散到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地。“ Pictorial'一词,意为“绘画的”,但在摄影史的脉络中,则有了摄影家追求摄影的绘画效果之意。②-1、法国摄影史家昆丁·巴甲克( Quentin Bajac)在其著作《摄影的发明》中说:“1850年左右,摄影的艺术侧面开始被正式强调起来了。从19世纪中期以后,许多欧美人士开始卷入到“摄影是不是一种可与绘画匹敌的艺术形式”的争论中去,而当时的许多摄影家则以比早先的摄影家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制作有着绘画表现效果的照片中去。②-2、1869年,英国人罗宾逊的《摄影的绘画性效果》(Pictorial Effect in Photogra-phy)一书,就已经鼓动摄影家们动用一切手段来争取摄影获得艺术的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本强烈主张摄影家的作品要有“绘画意趣”的书一版再版,并被译成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一直被摄影家奉为圭桌。②-3、一般认为,英国人爱默生于1886年所发表的名为《摄影:一种绘画式的艺术》标志着画意摄影的诞生。在这篇文章里,他通过提出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似性来为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摄影提供种合法性。爱默生的文章对于画意摄影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Pictorial Effect in Photography: Being Hints On Composition And Chiaroscuro For Photographers (1869).
2、画意摄影发展
④、摄影团体(如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维也纳摄影俱乐部等)连环会:1892年,以“尽可能赋予摄影以高度的艺术形态”为目标而结成的摄影团体连环会(the Linked Ring)在英国诞生。摄影分离派:1902年,摄影分离派( Photo secession)在纽约成立。创办者: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Alfred stieglitz,1864-1946)、斯泰肯、克莱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1871~1925)等人宣言:“促进作为一种用于绘画表现的摄影的发展,团结那些在此艺术方面实践与其他对此有兴趣的美国人,并且在各种场所经常举行展览会,而且不必局限于摄影分离派的创作或美国人的作品”。( 刊登在1903年第三期《摄影作品》)创作风格:基本上沿袭当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画意摄影风格国际画意摄影协会和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1904年成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画意摄影协会以及同年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为标志达到高潮。国际画意摄影协会明确主张保护、推进作为绘画表现的、具有独自方法的摄影。
1902年,摄影分离派( Photo secession)3、画意摄影美学(风格):其实糅入了包括印象派、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等在内的19世纪后期诸多艺术风格,但在追求一种绘画的表面效果上却有着共同之处。4、画意摄影的目标:给人以美的视觉愉悦,在此前提下,摄影家以摄影这一手段制造合乎理想的、“如画般的”别一种现实的世界。
5、画意摄影的创作手法:
为了证明摄影具有与绘画同样的艺术创造性与感染力,热心的摄影家们使尽浑身解数创造了种种技法来制造照片中的绘画效果,以求达到类似某种绘画样式(如版画、素描与油画等)的效果。① 、运用柔焦镜头与照片印放技法,创造出充满异国情调与浪漫气息的画意效果。②、弃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印相材料而不顾,经常手制印相纸,开发以其他材料作为感光材料与涂布基底的制作工艺。③、他们还重新发现与完善了以前的印相工艺,如纸基底版印相、照相凹版、碳素印相法等。④、他们还发明了一些新的工艺,如油彩转化法、树脂重铬酸盐印相法等,丰富作品的效果,确保作品制作时的手工艺性。从这一点来看,说他们是一些效果至上主义者也不为过。
6、画意摄影的评价:
①、他们或刮或擦或涂,制造朦胧、模糊的肌理效果,结果往往导致了许多人只是注重表面效果,严重偏离摄影媒介特性,沦为表面效果的奴隶的偏颇倾向。画意摄影的题材也相当狭窄,常常局限于肖像、风景、人体与室内生活,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则往往因为“艺术”的理由而被排斥。②、反过来说,画意摄影的过热也是一种历史进程的必然阶段,如果没有这个严重偏离摄影本体的大范围的实验,人们也许不会更清晰地觉悟到回归摄影本体的必要性,不会更彻底地认识到摄影的特性为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以一个绘画式的契机反过来推动了对于摄影本体的反思。③、尽管摄影史对于画意摄影的评价一直不高,但现在反过来看,这些感伤、乡愁、神秘、退避于梦境之中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文明与城市化进程的一种不安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画意摄影的一度流行也可视为当时人通过摄影所表达的对于现代文明的一种矛盾心情。④、画意摄影的美学追求一直以和谐理想、完美为目标,但画意摄影有时往往会抑制重视对现实、对生命感受作出直接反应的摄影家的感性。但是,随着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视觉手段的确立与成熟,在摄影方面由画意摄影所维系的艺术、自然、美及真理诸关系也随之发生松动。①、法国摄影家罗贝尔·德马西(Robert Demachy,1859-1936)活动:德马西是成立于1894年的画意摄影重镇——巴黎摄影俱乐部的创始成员之一。创作方式:研究在美术馆和定期沙龙中展岀的绘画作品的表现手法、构图方式、背景设置及光线运用,并以此作为创作的样本。选用各种特殊质地的纸作为感光材料的载体,并对影响画面效果的影纹加以修整。在已完成的照片上用画笔再作修润,务使其具有绘画的笔触与肌理。擅长在画面中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气氛,同时也努力制造与绘画作品不相上下的笔触与肌理效果。代表作及评价:他的作品以其唯美的情趣与优雅的格调而受到当时许多人的喜爱。德马西的摄影作品以达到绘画的意境为最高目标,而他的人体摄影则是证明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范本。在《人体》(图3-1)这幅作品中,被优雅的氛围所包裹的人体经过德马西的刻意修饰,不仅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生命芳香,而且也传达了德马西对生命的理想形态的近乎痴迷的执着。不过,他的这种对影像的无所顾忌的“篡改”也隐含着只醉心于作品表面的华丽效果的危险。
Robert Demachy,Jeune Fille Couchée, 1905
Robert Demachy, Toucques Valley, 1906. Photogravure.1.保罗·.贝尔贡(Paul bergon)和勒内·勒·贝格( Rene le begue)于1898年出版了一本颇受欢迎的人体摄影画册。他俩的作品富于象征主义色彩,并喜用柔焦手法使照片洋溢浪漫情调。2.康斯坦·皮庸(Constant Puyo,1857-1933)曾是法国炮兵少校的皮庯也常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将年轻女模特儿置于允满浪漫感伤气氛的场面,以柔焦手法来制作表面肌理酷似绘画的照片。
Emile Joachim Constant Puyo,Eventail,1900 (ca)
Photo-Club de Paris / 1894, Pl. IX
8、画意摄影在美国
透过美国的画意摄影作品,可以看到很多当时平面艺术领域的流行元素和趋势。①、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Alfred stieglitz,1864-1946)创办了摄影杂志《摄影笔记》1897-1902)与《摄影作品》(1903-1917)1905年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设了“291”画廊。评价:斯蒂格里茨最初也以创作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与绘画作品无分轩轾的“画意摄影”照片为己任,但后来终于认识到摄影有其自身的表现特性,于是起而探索摄影表现的纯粹性,成为后来的纯粹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先驱者。他大力推动画意摄影的同时也在探索用小型照相机拍摄现代社会生活场景,并且拍下了《驿站》成为美国现代摄影原点的一系列作品。②、爱德华斯泰肯( Edward Steichen,1879-1973)题材:他是当时少数几个对城市生活与场景发生兴趣的摄影家。代表作:《弗莱特艾隆大厦》是一首由衷赞美现代文明的视觉颂歌。③、格特鲁特·凯塞比亚( Gertrude kasebier,1852-1934)个人经历:曾在纽约和巴黎学过绘画,可说是当时视野开阔的女性。1897年,她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开设了自己的照相馆。是摄影分离派成员之一。在创刊号的《摄影作品》中,她的作品一举刊出6幅,可说是女性摄影家第次在摄影杂志媒体中以如此隆重的方式登场。评价:她的照片充分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多表现家庭中的女性与儿童,温柔家庭中的女性与母爱成为她以摄影加以定义的事物。她始终以一个女性对于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腻关注而引人瞩目。而对于现场气氛的表现、画面构成的处理以及对光线、影调的控制等方面的高超技巧,也使得她的画面表现得特别的温馨动人。
Gertrude Kasebier,Portrait of the Photographer, manipulated self-portrait
Gertrude Kasebier,Miss N (Portrait of Evelyn Nesbit),1903
Gertrude Kasebier,The Clarence White Family in Maine,1913
④、阿尔文·兰顿·柯本( Alvin langdon coburn,1882-1966)拍摄内容:以伦敦、纽约等正在迅速崛起的现代城市景观为主题,通过柔焦的方式将现代城市生活转化成田园风光般的诗意场面,并使之具有一种象征性。克莱伦斯·怀特是摄影分离派集团中非常重视造型构成的摄影家,也最早从事摄影教育工作。从他的作品《镜子与人体》可以看出,他具有对形态构成的高度敏感与卓越的表现力。
Alvin Langdon Coburn, Regent's Canal, 1910.
Alvin Langdon Coburn, The Octopus, 1909.⑤、卡尔·斯特劳斯( Karl struss1886~1981)斯特劳斯的纽约影像不是那么充满诗意,而是更直接地给出了现代城市生活的硬与冷漠的一面。安妮·布里克曼( Anne brigman,1869-1950)阿丽丝,伯顿( Alice boughton,1866-1943)喜欢将人体置于壮观的自然景色中,以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为主题展开有关人的形象的影像探讨。
9、画意摄影在英国
英国画意摄影家弗里德里克H伊万斯( Frederick h.evans,1853~-1943)拍摄对象:英国与法国的教会建筑,被斯蒂格里茨誉为“建筑摄影的第一人”。作品风格:他的建筑摄影排除画意摄影惯用的柔焦手法,以精确细腻的描写见长,同时又从建筑整体中提炼岀精致复杂的形态。评价:作为英国连环会的活跃分子,伊万斯在国际摄影界也亨有很高的声誉。
Frederick H. Evans,'A Sea of Steps,' Wells Cathedral,1903
Frederick H. Evans,Chateau D'Amboise, Chapel1907
Frederick H. Evans,Lincoln Cathedral: From the Castle1898
9、画意摄影在维也纳
维也纳的画意摄影代表人物是海因里希库亨( Heinrich Kuhn,1866-1944)作品风格:他善于处理微妙的光影,而严谨的构图则使他的照片具备了一种沉郁又简洁的华贵气质。
Heinrich Kuhn,Portrait,1902
Heinrich Kuhn,Walter and Hans Kühnc. 1906
Heinrich Kuhn,Campagnadi Roma1902
9、画意摄影在奥地利
奥地利摄影家鲁道夫·科皮兹( Rudolf Koppitz,1884-1936)风格特征:他的画意摄影驰名于世,但从他的作品中更能感受到一种现代气息与象征主义风格。在这幅作于1926年的作品(图3-12)里,三个黑衣女人与一个裸体女人构成的强烈对比无法不使人想起死亡的暗示与新生的先兆的同时来临。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已经明显地抛弃了画意摄影的柔焦手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一个新的摄影美学观念正在悄悄来临。
10、画意摄影在捷克
捷克的弗朗切斯克·德迪柯尔( Frantisek drtikol,1883-1961)风格特征:虽然还存有画意摄影的遗韵,但也明显可以看出,他的摄影观念已经受到当时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强烈影响。他以人体为主要题材,善于运用几何形体、人体线条与光线错综复杂的交织,其作品有着浓厚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色彩。
11、画意摄影在德国
德国摄影家雨果·恩福斯( Hugo erfurth,1874~1948)风格特征:画意摄影后期的摄影家。他虽然运用的是画意摄影的技法,但表达的却是一种逐渐明晰的现代意识。恩福斯的肖像摄影营造的气氛凝重沉郁,具有一种冷静知性的风格。
Hugo Erfurth,Käthe Kollwitz, 1928
Hugo Erfurth,Otto Dix mit Pinsel, 1929,
Hugo Erfurth,Porträtstudie (zwei liegende Frauen), 1931
12、画意摄影在日本
摄影活动:1921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与其弟福原路草(1892-1946发起成立“摄影艺术社”,并同时发行《摄影艺术》杂志,介绍当时欧美的画意摄影,为日本的画意摄影家的作品提供发表空间。摄影观:他认为 “人们对单色摄影所要求的不是以色彩的和谐创造形态,而是通过形态来表现光的和谐。因此,从科学上看会被认为不完善的摄影的单色特点,从艺术上看反而是它的最大特点。因为这个特点,摄影才第一次能以感觉色彩的人眼所感觉不到的光的和谐来表现自然,以它所具有的内在统一参加到新领域的艺术中。由此,(摄影家处于“摄影是单色的绘画'的境地,向人展示由于观点完全不同而看到的自然,使之与精神相统一,开辟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使人进入更大的实在之中”。作品风格:抒情色彩浓厚,又不乏现代感,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
福原信三Shinzo Fukuhara,巴黎塞纳河边,1913
福原信三Shinzo Fukuhara,西湖風景,1931地位:日本现代主义摄影的先驱者,他以杰出的摄影实践与出版组织活动,为日本现代摄影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野岛康三是一座联结日本画意摄影与现代摄影之间的桥梁。摄影活动:1932年,野岛康三与中山岩太(1895-1949)、木村伊兵卫(1901~1974)三人发起创办了《光画》摄影月刊,对于日本的新潮摄影的兴起起到了重大影响。野岛康三的人体摄影:是其摄影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他的摄影观与审美观而言,也以他的人体摄影最具代表性。野岛的人体摄影实践始于1914年左右,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野岛的这段长达25年左右的探索时期可以1931年为分水岭,划分为两个时期。在这幅作品中,模特儿壮硕粗短的身材被他以一种不避粗陋的直观手法大胆地加以表现,体现了日本文化传统对于女性美的审美趣味。作品风格:早期作品画意风格强烈。1931年,野岛康三受当时来日本巡回展出的《德国国际巡回摄影展》所传播的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思潮的影响,摄影风格为之一变,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而这种风格变化在他的人体摄影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野岛在他的人体摄影中大胆地采用近摄、摄影蒙太奇等新手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魄力接近人体,大胆泼辣地经营画面构成,使画面充满了一种生命充盈而出的视觉强度,同时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意识。
Yasuzo Nojima,A Young Girl, 1931
Yasuzo Nojima,Nude from rear (1930)
Yasuzo Nojima,Tulip (1940)
12、结语:从画意摄影到纯粹摄影
从作品的倾向看,科皮兹、德迪柯尔、恩福斯等人都已经属于介于画意摄影与纯粹摄影之间的代摄影家了。其实,就在画意摄影竭尽仝力模仿绘画的时候,在1889年,爱默生就已经出版了一本名为《自然主义摄影》的书,大声疾呼“摄影是摄影,不是浪漫主义艺术”。爱默生清楚地认识到摄影与绘画的本质区别,主张摄影应该遵循科学原则,并从这个方向上去寻找自己的新的艺术原理。他将自己所主张的摄影冠之以“自然主义摄影”之名,而这可以视为后来的主张排除模仿绘画的技巧、强调摄影本身所特有的纯粹描述的“纯粹摄影”的先声。1911年斯蒂格利茨的《船舱》(The Steerage)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一起,发表在《摄影作品》上。这是总结艺术意愿并将它用于摄影的新方式:用瞬间的美学能量和先锋的形式要素,来成就社会文献需要的遗产。新现代性的出现,对于摄影在艺术问题中的现代性不再局限于某种意图,而是对风格立场的承认。因为所有先锋接受摄影可以作为激进的美学实验的媒介,以至于20世纪的摄影变成了一个形式的实验室。带着严肃认真的目的和态度,画意摄影运动试图消除评论界和公众对纯手工图像(如:油画)和机器产生的图片在认可上的分歧,这些观念持续影响着后来很多摄影师和平面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