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医者榜样】王忠诚:无影灯下如其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原院长王忠诚(1925—2012年),以孜孜以求的一生,诠释着“忠诚”二字的底色与分量。

1949年,王忠诚从北平医学院毕业,成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一名外科医生。两年后,他随抗美援朝医疗队来到鸭绿江边,在一片荒林雪野里,夜以继日地为“最可爱的人”治疗脑外伤。战地救治,手术设备极为简陋,只有一台X线机可拍颅片,完成一台开颅手术通常耗时良久,王忠诚几乎24小时都在病房或手术室里度过。

26岁的他,曾目睹一名比自己小9岁的志愿军战士因脑外伤永远闭上了双眼,心如刀割。可彼时,全国神经外科研究仍是空白,主修普通外科的他矢志向这一领域进军。

1960年,王忠诚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认为,忠诚于事业才能忘我,忠诚于国家才能尽责,忠诚于人民才能献身。

王忠诚(左)在指导学生研究显微解剖。

为破解脑血管造影技术困境,王忠诚将自己完全暴露于放射线下,他的白血球一度降至不足正常人的一半,进而患上严重肺炎甚至危及生命。他以透支自己的健康为代价,获得2500份珍贵的脑血管造影资料,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解决了一系列世界公认的难题。

王忠诚勇闯医学禁区的步履永不停歇。他曾创造持续27小时的手术纪录。那是一次巨大颅后窝血管网织细胞瘤切除术。打开患者颅骨,他和助手惊出一身冷汗——从未见过如此的肿瘤,血管密如蛛网,长满大半个小脑。从何处下手呢?王忠诚闯进禁区,仿佛在万丈深渊上穿越铁索桥,凭借非凡毅力和精湛技术将细胞瘤取出。

后来,他又成功切除一例罕见的9厘米脑动脉瘤,创造出令世界同仁赞叹的奇迹。麻醉过程中,患者呼吸骤停,血压也监测不到,王忠诚以多年临床经验断定是动脉瘤破裂。在场医护皆认为希望渺茫,但王忠诚决意急速开颅,势将百分之一的可能变成百分之百的现实。谙熟解剖的王忠诚用两指果断探进血脑模糊的出血点压堵,旋即抽吸、冲洗、分离、缝合,两个鸡蛋大的动脉瘤成功切除,患者转危为安。

2009年,他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高光时刻,他依然不忘自己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初心:“把'中国’镌刻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把祖国和人民给予的手术刀传下去”。从医一甲子,王忠诚是完成逾万例开颅手术的医生;治愈巨大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数次成功实施脊髓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等类似“国内首例”“世界首创”的疑难手术;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荣获66项科研成果奖。

2012年9月30日,王忠诚在京逝世,享年87岁。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编号第1859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忠诚星”。

王忠诚(1925—2012)

致读者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赓续前行,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用智慧、汗水、心血乃至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健康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百年风华 医者榜样”专栏,与您一起感悟楷模先锋的崇高品格,从他们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编辑:杨明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