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和武状元都考中的天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喜欢他们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新的一天新的气象,小编希望各位读者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情在古代,因为科举是步入人生的巅峰的唯一途径,只要能考取文状元或者武状元中的一个就实属不易了。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位当世奇才,不甘平庸,为了证明自己,摘了文状考上之后又不甘落后考取了武状元,中间只用了4年的时间,这是多大的荣耀,连老天爷都眷顾他。大家要知道,古代的科考可没那么容易,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一样以成绩分数论优劣,它关乎的因素实在太多。就拿最根本的录取率来说,现在只要达到高考分数线就可以上大学,而在古代,秀才的录取率大概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之间,中秀才之后再考取举人的概率却只有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四,如果还想继续高中状元,那概率可是百分之一都不到。

可想而知,一个人考取文状元就如此困难,那么同时兼有文武状元的身份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连千分之一的概率都不到,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个人接连摘下文状元和武状元的桂冠,这位奇人就是唐穆宗三年(公元823年)考取文状元的天才——郑冠。由此就不得不说一下科举制了。科举制的兴起早在我国南北朝的时候就燃起了星火点点。当时由于士大夫阶级衰落,庶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自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观念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了,于是科举制逐渐兴起。最初科举考试只是通过评判考生文采政论的优劣来达到国家为了招揽治国贤才的目的,称为“文举”。后来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又出现了武举,武举考试是由女皇武则天开创,为中华选贤任能的大好天地创造了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因如此,我国历史上共诞生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可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据说当时的考官是时在礼部任侍郎的王起,后来官至宰相,此人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待人真诚至善,遍读群书,当时被他所举荐的都是很出名的名士,而且这些人都擅长文辞,恪守公道,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于是大家送了他一个响亮称谓——“当代名士”。而这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是根据《丽龟赋》作答,据说考题就是他出的。《丽龟赋》出自《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由此可见王起博览群书的功底。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当时郑冠中榜夺魁大概与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古代考生的卷子一般由考官先行阅卷,最后把状元,傍眼,探花的名单及卷子送呈皇帝审阅,最后朱笔一挥定下具体人物。而在这个过程中皇帝会与考官共同阅卷,共同探讨卷子的文采优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王起是先看了考生郑冠的卷子,又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了他,而且前面说过,当时被大家称为“当代名士”的王起是个很擅长举荐名士的人,我想这个过程中王起肯定起了关键的作用。那么这个郑冠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在科举竞争相当激烈的古代封建社会中脱颖而出呢?

历史上关于郑冠的生平、生卒年、履历、人物评价等等的记载寥寥无几,我们从只言片语的记载中无法考量其人如何。但前面说过王起举荐的人都是当代擅长文辞且恪守公道的名士,所以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郑冠十有八九符合这几个条件:其一、擅长文辞,博览群书。这点不用说,能考取状元的人文字功底都不是吃素的,而且根据少量资料显示,其本人特别擅长书法,在当时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家;还有一部著作《济亭记》据说也是由郑冠所著。可不知为什么,《济亭记》却没有流传至今,或毁于战火,或由于其本人有什么不容于朝廷的罪过而被毁灭,真实的情况不得而知,但历史长河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也许将来某一天某个唐代墓室被发掘或者某些资料又被发现,我们才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故事。

其二、敢于尝试,不甘平庸。考取文举,又夺武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很多想要走这步路的人大多都是望尘莫及,仰天长叹。毕竟读书求功名是第一位的,而郑冠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己,勇于尝试,终得所愿。此处应有掌声,不管是主观臆想也好,还是猜测也罢,我觉得这点精神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学习实践,郑冠从文状元到武状元的跨越,中间用了4年的时间,可想而知这是个相当努力且勤劳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讲,你的付出和最后的收获是成正比的,毕竟老天不会辜负死磕自己且勤劳努力的人。

其三、为人恪守公道。王起荐人都是文采众长,恪守公道的,这点是有史实可据的。由此我推断郑冠身上也有这个特点,究竟史上郑冠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样的,任由世人遐想估量吧,也许某一天可以找到有据可依的史料为我们揭开这千古之谜。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主观臆想还是凭空猜测,郑冠的成就都是中华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一笔,关于他真实的一面,让我们期待更有力的史实依据来验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