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孤独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绝唱

说起苏轼,没有人不认识这位大才子。他的诗词,我们总能脱口而出出一两句,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多么恢宏,豪情万丈。

还有被改变成歌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么一位才子,对家国也有自己的抱负,希望能通过入仕途,做一名好官,造福一方老百姓,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但事与愿违,他在仕途上,可以说非常曲折。当时的客观社会环境,并没能提供一个可以展现他才华的舞台。因与守旧派和革新派在理念上的不同,导致他在官场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不,苏轼在赴湖州担任太守的途中,写了《湖州谢表》这份公文,以表对皇恩浩荡的感谢之意。却没想到给有心人利用,最后被奸人陷害入狱。好在神宗皇帝并不是昏君,还有革新派王安石等人出来帮他讲话,才重新获得自由,但被贬为黄州团副使。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人生最孤寂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绝唱

而他在黄州任职期间,留下了很多千古名作。其中有一首叫《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就能将苏轼当时的孤独感巧妙的刻画下来,将他人生最为孤独的一刻给恰如其分的描述出来。我们今天就好好的来读这首词,来了解苏轼。

苏轼,字子瞻,另有一字叫和仲,世人称呼他为苏东坡,或是苏仙。他1037年1月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也是北宋文学家,他还有个弟弟叫苏澈,他们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占了“唐宋八大家”的三个席位。而苏轼本人,不仅在诗、词和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他在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贡献。可见他是一位全才。

但就是这样一位全才,在仕途上却非常坎坷。1056年,19岁的苏轼和弟弟,随父离开四川眉山,准备进京应试。

当时,他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因其文风清新洒脱,而得到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取得该次考试的第二名。在其27岁的时候,中科制考试,因此被派任大理的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一段时期的仕途是比较顺利的。

接下来的仕途就比较坎坷了。后因苏轼上书,指出新法的弊端,使革新派的王安石非常愤怒,被御史谢景在宋神宗面前参了一本。使得苏轼心灰意冷,自己请求出京任职,得到宋神宗的允许,赴杭州任通判。

之后苏轼在地方上有不错的政绩,朝廷调升他到湖州任知州。后面就发生开头所讲的未正式就任,就因感谢皇恩的公文而入狱。多重的打击,让苏轼有不如归去之意。

出狱后,被下放湖州任职,期间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既表孤独之感,也表达无人能理解他忧国忧民之情,更展现了自己的心志。我们接下来就读读这首词。

夜深人静,苏轼一人来到庭院外,举头望月,这时月未满,穿过梧桐叶远远的望过去,好像月亮就在疏桐上一般。这简短的十个字,就将苏轼当时内心的孤独展露无遗。他孤身一人在赏月,就像这轮明月挂在疏桐上一般的孤独。

将自己比如成幽人和孤鸿,在这样寂静的夜晚,有谁会像自己一样,独自徘徊在庭院里,望着天上的明月,此时的他就像一只飞过天空的鸿雁,多么的孤独啊。将孤独意象化,让读者仿佛身处当时的时空环境,倍感孤独,产生极大的共鸣。

因为孤单,苏轼总时不时往回看,好像在寻找同伴,但实际啥也没寻到,内心袭来的是绵绵不绝的孤独。人往往对孤独有种恐惧的心理,会条件反射的去寻找解方,担心越想抓住某些事物,越抓不住,最后就是人的孤独感会加倍反射回来。这也将苏轼当时内心无处可解的孤独,刻画得入木三分。

最后这十个字,是点睛之笔,将苏轼的心志完全的展露出来。当时他批评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后来对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也不认同,不人云亦云,始终坚持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具有独立的人格,所以才有最后这句话来展现他的决心。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达。

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

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六本书才48元,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真的是个不错的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