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十一) 2024-07-29 05:59:49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我们一家三口那天夜里就在一家教会医院门前睡下了。月亮偏西时,几个月没吃过饱饭的壮儿可能吃得多了一点,半夜里肚子发胀鼓得高高的,先是叫着肚子痛,待到天亮时分,就开始上吐下泻,还有点发烧。我和你妈妈正在着急无奈时,偏偏是屋漏又逢连阴雨,就在这时,你妈妈突然肚子痛起来,她满头大汗的在地上打滚。我跪在这家教会医院门前求他们救救你和你妈妈。可是,那么多的过路人只有几个人丢下点零钱,很多人摇摇头就走开了。你妈妈脸色发白,一个劲地出虚汗,后来连叫的声音也渐渐微弱了,眼看你妈妈就要断气了。我摸了摸壮儿的头,好像比夜间还烫。那时啊,真是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正在我欲哭无泪时,一位高高的个子穿着一身洋服,带着礼帽和眼镜的人走过来,他翻翻你妈妈的眼皮说:“还有救,把她抬到手术室里。”他向身后的一位护士说。然后又看看壮儿,说了句孩子是急性肠胃炎就进到医院去了。一会儿,从医院里走过来两个穿白大褂的人将你妈妈用小推车推走了。还送来几小包药,壮儿吃过后就不再拉肚子烧也退了。我和壮儿在医院大门前焦急的等着你那不知死活的妈妈,可怜的壮儿和我一天都没吃东西,那天好像比一年还长呢。我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那个救我们全家生命的恩人是从国外回来的医学博士。第二天,我看到你妈妈时她正在喝牛奶,面前还有几个鸡蛋和面包。你妈妈为你们又生一个小弟弟。那孩子皮包骨又小又瘦,几个月里你妈妈没吃过一顿饱饭呐。看着这个像瘦猫一样的孩子,我心想,这生下来和死都是一样的,谁能抱养就好了。我只好再求那位恩人了,恩人犹豫一会说:“好吧,既然上帝给了他生命,他就有生的权利。”又说,“你们一家在外终非长久之计,我这里有点钱,你们还是回家吧。”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还有两块银元,那是我第一次拿着银元啊!交给我后,我给他磕头,他慌忙将我扶起。要知道那是救命钱啊,我们一家三口又是一路乞讨省吃俭用,一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到山西老家。后来又用恩人给我们的钱买了种子和一头小牛。灾后的第二年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就邀了一些乡亲帮助挖了三间窑洞。我和你妈妈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烧香都为恩人和你弟弟祷告,求老天保佑他们。儿子啊,你谁都能忘记,就是不能忘记这位救命恩人呐!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啊 !可是,他们在哪里呢?何书田瞪着一双昏花的老眼凝视着天花板陷入深深的追忆中。重病中的老人又是一阵猛咳……两天后,何壮的父亲把何壮和宋月叫到面前,从内衣袋里摸出半把木梳,递给何壮说道:“这是当年我和你妈妈离开上海时你妈妈将她随身带的木梳折成两半,我们留一半,另一半交给那恩人了,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你抽空去上海找找你那个可怜的弟弟吧,也好好的谢谢咱们的救命恩人。” 在何书田回光返照的当天,他又突然想起一件事,断断续续地说道:“那是文革时的事了,那年我被公社将贫协主席撸掉后,就在大队赶马车,那年冬天特别冷。有一天我到邻近公社拉救济粮,正赶上一场暴风雪。昏天黑地的前面几乎啥都看不到。顶着大风雪我艰难的赶着马车。忽然,马停了下来,任我怎么吆喝牠们也不动。我只好从车上跳下来,来到前面一看,我的天哪!路上躺着一个人,背着一个药箱子冻昏过去了。我想这人不是公社卫生院的就是附近五七大学的医生。我拼尽力气好不容易将那人抱到马车上,送到公社帮他熬一碗姜汤,慢慢的那人醒了过来。因为怕你妈妈挂念,我就急急忙忙地回家了。夜里醒来回忆那人就像在哪里见过似的。我对你妈妈说那人高高的个子,是个医生。你妈妈随便说,不会是那年救我们的医生吧?当时我想是不是你妈妈想报恩和想你弟弟的原因在说胡话吧。后来一想,那五七大学不是有很多大城市来的人吗?第二天我跑到公社,那人不见了,又到五七干校,一打听他们那里昨天没有医生出诊。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放不下,也是我挺后悔的事情。”就在何书田讲完这件事情的当天夜里他就撒手西去了。后来何壮曾去上海寻找过,可是,那家教会医院早已不复存在了。何壮也曾托人打听过那个县里下来的医生,但是都没有下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第六章(一)省立医院院长、江城医科大学教授李思宁两年前随着一批被造反派称作“牛鬼蛇神”的人来到西北一家农场,现在改名叫五七干校。这群人里有专家教授,司级领导,省文化艺术界知名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所谓干校就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改造。众多的“牛鬼蛇神”大都是年龄偏大,几百人的队伍里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占少数,心脑血管专家李思宁教授自然就派上用场了,成为干校医疗室的编外医生。李思宁在国外攻读的是血液学,回国后一度还从事外科手术。后来又专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还被江城医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当时,县军管会罗主任的儿子是干校校长,罗主任患有冠心病,经常出现心房疼痛。这样一来,李思宁自然还兼顾着罗主任的私人医生。有一天,李思宁正在为干校医生上课,县军管会的吉普车咔地一声停到医疗室门前。一位连长下车跑到李思宁面前告诉他罗主任突然晕倒在会场上,请他立刻前去救治。李思宁匆忙赶到县军管会,紧急处理后人们将罗主任送进县医院,五天的精心治疗,罗主任恢复了健康。第二天,李思宁接到县军管会的通知又成了县医院的编外医生。报到的当天,这位罗主任为感谢李思宁的救命之恩破例的安排家宴招待。吃饭时,罗主任习惯性地问起了客人的过去。李思宁祖居福建,少年时随父母下南洋,青年时就读于美国。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当地几家大医院争相聘用他。可是,李思宁父母终日思念故乡,意欲让儿子回国。同时,李思宁也有一种试图用医术救国的报复,他谢绝了邀请,毅然回到祖国,在上海一家教会医院当了一名主治医师。李思宁的夫人是一名妇产科医生,自然也随他回国了。李思宁夫妇将女儿李燕留在美国跟随外祖母生活。由于工作出色,又是一名知名度极高的归国医生,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李思宁还受过中央领导的接见。不久,江城市向卫生部要求增派高级医疗人才,就这样李思宁便被调到江城,同时出任省立医院院长。罗主任听后不免说上几句鼓励的话,希望李思宁能扎根基层,安心工作。李思宁调任县医院的第二个月,医院送来一位头部砸伤的病人。那个将他送来的小伙子一身尘土,汗水顺着脸颊向下不住的流淌着,将脸上厚厚的灰土犁开几道沟痕。只见小伙子一边为伤者盖好被子,一边绘声绘色地向人们讲述着伤者的事迹。原来受伤的人是他们沟上生产队的队长,在开沟引水时为了救几位社员头部被落下的石块砸伤的。小伙子接过一杯开水一饮而进,接着又是一块手帕从身后递过来。这时他才发现李思宁站在他的身后。“爸爸!是你?”李望林惊喜地喊道。 中午,李思宁在县城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儿子李望林。吃饭中,李思宁才知道宋月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李思宁沉默片刻,安慰道:“我相信宋月是迫于无奈,她也是现实的牺牲品。天涯何处无芳草?好男儿志在四方,既以如此就不要因为儿女情长影响自己的前途和事业。”停了一下,李思宁继续说:“下个月有一个国际红十字会来大陆访问,上级已经通知我参加,因为要有两场学术交流。名单上我看到有你外公和你姐姐的名字。你外公是国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你姐姐可能是为照顾你外公才回国的。”李望林还是第一次听说外公和姐姐的事情,感到十分惊讶。“我想借这次他们来华的机会让你出国”,李思宁看着李望林的眼睛说。李望林抓了抓头发,喝了一口汤,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好,我去!”“我上个月被批准回家一次,你妈妈身体比原来好多了,但是我们搬了家。他们的理由是我不在院长的职位上,那个造反派上来的院长搬了进去。咳,屋宽不如心宽,你看你妈妈现在反而身体好些了,你说是吗?”李望林点点头,他知道爸爸既是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李望林上个月在县人事局召开大学生座谈会时收到一封揉得皱巴巴的宋月的短信,那信的内容是请人事局帮助查找李望林去向的,又说她曾经来这里找过自己。信很短,看一下落款日期整整迟到了半年。当时,李望林真是欲哭无泪,在这个非常时期他又能怪责谁呢?李望林立刻回了信,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没有得到宋月的消息。李望林决定最近回江城一次将不久可能要出国的消息告诉宋月。国际红十字会考察团如期来到西北,真的是李望林的外公和姐姐李燕。在他们的帮助下,当然还有军管会罗主任的相助,李望林顺利地拿到了签证和护照。他第一个决定就是赶快回江城和妈妈告别,和宋月再见一面。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8个月依旧竖头不稳,医生李树珍为发育迟缓宝宝带来康复之光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然而,波波(化名)的妈妈发现小波已经8个月大,抱起来的时候头还是晃晃悠悠的,坐着的时候也是"头点地",不会翻身 ... 【广东】杨佳欣《我的心愿》指导老师:艾莲 我的心愿 东城朝盛学校六年级 杨佳欣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我也不例外,我的心愿很平凡也很伟大--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外公就去世了.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外 ... 还让大宝照顾二宝?小心出事!已有二宝遭了罪 让大宝照顾二宝,虽然画面看着很有爱,但这很容易惹祸! 2岁姐姐给2个月弟弟喂"奶" 5月25日,连云港东海县一户普通的四口的家中,妈妈王女士像之前一样忙着打扫家务,让2岁的大宝和仅 ... 惟庄:有诗作伴(小说)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李晴长着一张春风洋溢的脸,有点古 ... 上海舅舅,我长大了,我想你了 CCTV1等着我2021-02-23 11:17:54 我叫岑佰锋,我想寻找我的恩人翁克云. 1968年我出生在浙江一个农村.我出生时患有唇腭裂,病情比较严重. 父母看到我的样子,非常难过.当时信息不 ... 我爱我家/作者: 李柏蓁;指导老师:郑向阳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慈祥的外公,霸气的妈妈和调皮的我. 我的外公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每天早晨他都 ... 外公的模样 | 此间清明,执笔怀念 清明快到了,妈妈早早就念叨着今年我在家可以一起为外公上坟了. 我的外公,没赶得上小女儿(我妈妈)长大嫁人就撒手人寰.因此,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外公长什么样子的. 小时候,妈妈说,外公是一个赤脚医生,总是半 ... 感恩的名字 感恩的名字 教过许许多多学生,有一个学生的名字却让我记忆颇深. 这是一个女生的名字,叫董孔医. 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我感到很奇怪,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字都表达一定意愿,或希望聪明智慧,或希望博学多才,或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三十)完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送刘思远何茜飞新加坡的第二天宋月接到何茜的电话,然后,她对李望林说:"望林,你知道刘思远是谁家的孩子吗?"李望林看了一眼宋月说道:"这些重要吗?我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九)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宋月听到这里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她吻了一下李望林的额头,轻柔地说:"谢谢你,亲爱的." 接着,一位年轻女士说:"新娘子的礼品也能给我们先睹为快吗?&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八)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宋月正打算再问点什么时,李望林好像回忆到什么了,他困难的抬抬手,向何茜打着手势,越着急越是表达不出来,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宋月拿出笔和纸来,李望林颤抖着手在纸上写道:&quo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七)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二) 李望林昏睡十多天后,医生交给宋月的诊断书上写着:"植物人"三个字.宋月只觉眼前一片金花,两眶热泪在眼中一直打转转.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问道:&q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六)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叮铃铃--"急速的电话铃声划破深夜的寂静,也将宋月从焦躁无奈的梦里唤醒.宋月抓起床头上的电话,还没等她发出问话时,只听对方急急地说:"妈妈,你快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五)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想起李望林信中提到风雨无阻时,宋月又想起四清时那天夜里大雨中的约会.她和李望林在山梁分手后,宋月便小心翼翼地向山下走去,这时大雨好像比刚才下的还要大,闪电将一株生长在悬崖上的百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四)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事后才了解到这是他们串通好的.我只好按供货方的售价进了一部分原料,只生产一个月就出现原料脱供情况.我心急如焚,走投无路求告无门,真是欲哭无泪啊!如果不能按时交货我当时的公司卖掉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三)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一九六五年流火的七月,江城大学几乎是全校师生参加了一期四清运动.运动刚开始叫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还是运动进入中期时不知是哪位权威人士将运动改称&qu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二)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小月:你好! 今天应该是绒花怒放的日子吧,距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已整整二十八年了,二十八年前的那个夜晚就像是昨天.可今天的我已是两鬓如霜了,我多想回到昨天啊,哪怕是一个瞬间,一个回 ... 王耀斌作品丨不凋的绒花(连载之二十一) 王耀斌先生 授权发布 瓦罐的水烧开时,玉米和山芋的香味已经在夜空里飘散开来.黄灿灿鲜嫩可口的玉米,香甜绵软的山芋就着滚烫的白开水,他们吃了一顿最原始最绿色的野餐.喷香的五块山芋和三个玉米棒让李望林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