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解读上市公司回购信号
张歆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这一“肢体语言”,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148家上市公司新公布了149份回购计划(南极电商发布了年内的第二轮回购计划),其中,15份回购计划实施完成,129份正在实施中,5份通过了董事会预案。有21家公司的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歌尔股份回购金额居首,达20亿元;南极电商、美的集团分别以7.11亿元、6.56亿元的回购金额居第二、三位。
对此,投资者该如何解读?笔者认为,优质上市公司实施回购,一方面合规展示对于自身的业绩和估值的自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市场关注、交投等维度活跃度的提升。而回购的根基,则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流动性、投资理念有质量的发展。
首先,上市公司回购火热起步于监管部门的引导,活跃于资本市场生态优化以及对应的价值投资理念增强。
2018年11月份,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拓宽回购资金来源、适当简化实施程序、引导完善治理安排,鼓励上市公司配套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2019年1月份,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回购的可操作性。2020年3月1日起新证券法实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法治供给再进一步,更多的投资者选择遵循价值投资理念。
这些基础性生态环境向好,为上市公司回购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从而促进有能力、有意愿更好保护投资者、保护自身资本运作环境的上市公司主动发起回购。从数据看,2019年和2020年,上市公司回购总规模不断刷新,越来越多价值被低估的蓝筹公司认可通过回购的方式与市场互动。
其次,上市公司回购行为显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
回购作为上市公司的“肢体语言”,向投资者传达自身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价值低估等多重信息,且能够促使二级市场的股权供求关系发生改变,这些因素对于在市场中合理引导投资流量尤其是投资端的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活力是必要且大概率有效的。
同时,对于回购股份的处理,无论是注销还是纳入可为期三年的库存股以便激励员工,都使得上市公司股本规模更具韧性,预留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空间,也增加了对于人才要素的配置能力。
此外,从交易所互动平台的表达来看,投资者普遍对于上市公司回购有着明确诉求,其强烈度甚至阶段性超过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渴望。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二级市场投融资活力和韧性。
第三,回购虽好,但应属“小众产品”,上市公司事前应充分权衡公司发展特点,投资者则应冷静判断上市公司回购利弊。毕竟,回购行为并非适合所有上市公司,甚至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回购行为如果体量过小,容易被市场解读为噱头,并不能有效激发投资者的跟随热情,而一旦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未能充分履行承诺,还将产生信任度衰减的负效应;另一方面,如果实施规模较大,则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尤其是现金流提出要求,显然很多公司并不能达标。而且,对于处于产能扩张关键期或业绩快速上升期的公司而言,大笔资金用于回购其实有些大“财”小用,并不是解决价值低估的最佳方式。
当然,由于今年春节前后市场表现震荡,A股市场多数公司目前处于估值底部区域,部分优质公司的价值甚至被严重低估,上市公司回购发出积极信号有着相当的合理性——能够合规地向投资者传递价值信号,在部分情况下,还能辅助公司其他资本运作顺畅进行。对于投资者而言,选股时不妨参考招聘启事设定门槛——“上市公司应治理规范、质量过硬,适宜条件下有意回购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