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推文,算是对昨天(《警惕“小人”》)的补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式各样花式占便宜的人,仅自己占便宜却不妨害他人,我们可以认为其耍小聪明,格局小,这样的人往往到头来不会有大成就,对社会的贡献显然不会太大。小人则不同。小人的危害小则误人前途,大到误国灭国,历史上这样的角色,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这样的小人,因为我们的大多数人,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庸人。庸人的特点是在决策时往往为了兼顾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而裹足不前,没有放弃的勇气,以至于纠结眼前的小事,很多同事之间的纷争,多是小利益的分配。概括来说说,庸人身上既有“小人”的渴望不劳而获或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不可思议的利益的特质,也有能辨别和鄙视小人的心态。其实,“小人”从来不是指的“一类人”,而是我们人性假恶丑的一面;“君子”也不是一种人,而是我们人性真善美的一面。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彻头彻尾十足的恶人和完美人格的君子,少之又少。在早前的电视剧中倒是能看到这种二分法的角色定位,但现在的影视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是人的复杂性。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人性的完善看成是“去小人化“的成长过程。如果把人性的修炼用图表来表示,我们不妨把小人作为地平线,把君子作为天花板,中间的上升通道就是我们的品性精进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概念草图,不能细究):大部分人,通过家庭的教养、学校的教育和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能抵达下方第一个梯形的平台。大部人中年人都停留在这个平台上,认为自己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固执己见,油盐不进。越往上走,通道越窄,是因为品性的修炼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复盘反思,尤其是对自我的深度剖析和客观评价,这需要调动身体大量的能量,大多数人很难做到长期坚持,因此,精进的速度也自然而然变缓甚至停滞了。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君子”,连曾子也需要一日三省。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剖析和躬身力行中,极少部分人走到了金字塔尖,他们就像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金子,在沙砾中闪闪发光,如我们中国的孔孟老庄,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他们还是没有触到君子的天花板,因为无论在中国人的心中还是西方人的眼里,只有“君子”和“上帝”才是完美的化身,我等凡夫俗子怎不会有人性的弱点?然而,也不要因为不可能成为完美而放弃自我的成长,我们可以慢,但坚决不能停,虽然目的不是为了win the race,但slow and steady确实可以作为我们修炼的方式,做任何事放弃一蹴而就的想法,可以说是去“小人”化最艰难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