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三)上
固新村传统民居的院落与空间布局
概论
固新村中院落和大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居住院落的布局和选址一向注意的。村民依然遵循和传承老一辈的风水选址观念, 是因为固新村的传统院落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着地势的东低西高建造在太行山脉东麓。整个建筑群和民居建筑物都偏向于以院落的形式来组织构建空间, 这便是固新村内传统民居的主要特点。固新村的这种传统院落模式不同于土地广阔但人员稀少的东北地区具有的大型院落, 也和土地稀少但人员密集的浙江省等地区具有的小型院落不同, 它的大小反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它主要房间的布置方法大多会处在一条呈纵向的线上, 房间的位置、 用房的体量都体现出了主次房间的区别, 一套较为完整的房间建筑系统就这样形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开阔性的场地突如其来地出现在这正在行进中的大街小巷内, 在过去, 这些空地应该是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虽然较多的现在化的建筑占用了许多这样的地方, 但是现在仍有一部分的地方汇聚了村里人们聊天,正如《周记》 中考工记篇所描述的那样“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 ①该句正好把固新村民居的传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从对固新村古镇的实地考察情况来看, “天有时, 地有气” 正好与民居的建筑风格相一致, 而且身处其中, 更能体会到个中的另一番风味。大自然与房屋相融合, 既能体现出房屋的“接地气” , 又能体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这是人们对大自然的适度使用所造就的。后两句“材有美, 工有巧” , 就要细化到个体房屋的建筑选材上, 不知是多少能工巧匠, 才能雕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优美画卷。甚至是平常人家, 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 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搬到家里来。
院落类型
固新村地处河北南部, 太行山脉脚下, 因此, 固新村的传统民居院落在体态特征上与河北南部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院落有着类似的特征。而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对固新村传统民居院落的研究。因此, 我们可以从河北民居的院落类型入手,用类比的方法对固新村的民居院落进行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固新村的民居院落所独有的特色, 深入了解固新村的院落类型。河北地区明清时代的传统民居的院落一般规划比较严谨, 从院落类型主要有独院式、 两组庭院式和多进多跨的院落群等几种形式。
独院式
类似于河北独院式的设计, 其在占地面积上并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这种特性决定了该民居只适合人数相对较少的家庭在此定居, 这是平民百姓的首选居住形式。一般而言, 独院式的院落的基本形式为“四合院” 式, 通俗讲就是该建筑以院落天井为中心, 再辅以正房、 东西卧房以及倒座围绕而建,在人们的认知中, 朝南进财, 所以建筑大门通常会朝南开, 而院落的大体构造还是相对简单且美观。固新村的传统民居院落大部分是独院式的,且院落形式基本为四合院式的, 如戎家大院、崔家大院(三阁楼) 、南、北当铺等都是独院式的典型。
组合式
这种院落形式包括两种, 上文中提到的是跨越南北纵向分布的前后两院式建筑, 该类建筑如同老北京的四合院, 区别只是在四合院的院里以南墙将东西厢房隔开, 然后再在南墙上开个小门, 作为连通, 再将倒座分离到外部院子, 以此形成改良版的两进式四合院;而另一种改良方法是隔开东西相连的两座四合院, 在东西厢房和倒座间相连通的幕墙上开门与另一个院子相通, 一般来说, 西院是主要的居住空间, 而东院则是辅助用房和堆放杂物用。两组院式的院落形式多见于华北平原地区的传统聚落, 对于地处山区, 坐落于斜坡地形上并且居住用地狭小的固新村而言, 是不利于村子发展的形式。因此, 在固新村只有极少量的两组院式的院落, 如崔宝莲、刘来全、邢玉花、贺家、刘家大院。
多进和多跨的院落群
相对于前两种只能够允许为数不多的人数定居且占地面积较小的院落设计,接下来介绍的院落就宽敞许多。特别是针对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家族而言, 上文中提到的小院或两进式院落已经远远无法达到他们的定居基础了, 正因如此, 多进和多跨四合院就应运而生了。一个家族里每个小家庭分别居住一进院落, 这种居住形式既满足了各个家庭的隐私需求, 又方便了家族内各个家庭的联系, 既分隔又紧密结合。这种院落形式在纵横两个方向的规模都增大了许多,从而形成了一座大型宅邸, 其院落形式具体是这样的:纵向上由三到四个独院排列组合而成, 然后再沿横向平行扩展几个跨院, 数量依据家庭构成、 经济实力等因素而异。每个跨院的形式基本和独院式相同, 只是单独把正房改作了厅房, 作为前后院的联系通道。这种院落形式一般按照“前堂后寝, 内外有别” 的传统观念, 将前院和后院依不同功能分隔开来, 大型家族生活在其中很方便,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固新村作为一个杂姓聚居的传统聚落, 在传统聚落里不存在聚族而居的概念, 并且受制于家族的财力, 无力兴建多进和多跨的院落,因此固新村的村民采用了零散化的居住方式, 同一家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传统聚落里, 但各自有各自的住所。这样既满足了各个家庭的私密性要求,又不至于因为距离疏远了亲情。现有贺氏四进院,崔氏五进院已消失。
平面空间布局
固新村的单进式古式建筑的庭院设计给人一种很规矩的感觉, 大多都是坐北朝南, 庭院整齐分布, 延用中庭式布局。院内的住宅, 正房大多为一层, 也有一部分两层, 房顶则基本都是双坡屋顶, 室内房间方正, 室外空间舒展, 营造出一种舒适、 大方的感觉。固新村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依据宅基地面积的大小和所处的地形, 一般为四合院的形式。该形式的建筑民居大多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由一个个房屋围绕而建成。该建筑的特点是, 庭院的平面图是成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而且左右一定是对称分布的, 若仔细看的话, 还能发现中间有道明显的分界线,坐落于正中的是正房, 左右房各是东西厢房, 可以看出那时的建筑已经有明显的上下之分。通常大门是坐北朝南, 建筑民居呈对称性分布, 房屋与房屋之间挨靠紧凑, 没有缝隙, 很封闭, 大多是平房型。
固新村的四合院的形式多为“两甩袖” 式的院落。所谓“两甩袖”式庭院, 即从上往下看的平面设计图中正方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凹” 形, 且左右两边是对称分布的, 两边叫出“袖” 。“袖” 即坐落于正房两边, 靠近末尾的房间, 两边都分别向前方顶出一进或者半进的空间, 但其结构上仍旧保持一个整体性, 就好像是正房向前伸出了两口袖子。像出袖的房屋, 通常是在与院落相邻的一边打造一个窗户。中间线穿过的中央地带是堂屋, 既然称作“袖” , 可想而知地位是可有可无的。另外着重强调一点,无论是哪所建筑, 只要是北向房间的外部围墙东边, 都会被打造成供奉佛像的壁龛 。两甩袖式院落正是能够体现固新村传统聚落风貌的一种传统民居模式。当两甩袖式庭院设计规模化普遍建造时, 就会造成空间平行的现象:第一条是院落间的纵向连接, 通常应用跨越南北的贯通式排布方法, 即从第一进院落的北部进入第二进院落, 然后进入第三进院落, 以此类推, 形成了连续居住模式;第二条是院落的出口与街道的联系, 每一进院落都有独立的出口与街 道连通。街道连同院落, 造就了“街道” ——“院落” ——“住宅” 式的空间布局。
固新村的独院式民居院落的占地, 一般来说一处落南北长 15m——24m, 东西宽 12m——18m, 具体大小按照固新村街道规划的情况来看,通常是受限制于两条胡同之间的距离的。比如高彦平家大院, 整个院落南北长 16.5m, 东西长 12.5m。院落的上房(或叫堂屋) 是北屋, 正房面阔五间,每开间宽度约为 2m, 进深约为 3m ,两“袖” 的侧房进深约为 4.5m。正房中间为客厅, 客厅两侧的侧房是卧室, 一般是由户主居住。正房门前有“廊” , 进深 1.5m,门廊由四根柱子支撑, 正房门左右也有两根门柱, 方位正对着门前两根廊柱。正房建在月台之上, 台前有 4 级石台阶, 台阶宽约 1.5m, 踏步宽 0.3m。上房左右两侧的配房为厢房, 东厢房为二层, 西厢房则为一层, 二层的厢房为双坡屋顶, 一层的厢房为平屋顶。东西厢房都是三开间, 开间宽度为 2m, 进深约为 4.5m, 西厢房为卧室, 由户主女儿居住, 东厢房一层也是卧室, 由户主母亲居住, 东厢房二层则是仓库, 用于储备小麦、 玉米等农作物。大门位于院落的南侧, 院落正冲有一条胡同, 因此大门位于正南处。大门两侧是倒座, 倒座一般有两个房间, 东侧的房间是厨房, 另一侧的房间是杂物间。高彦平家院落的一大特色就是门口的屏风 , 屏风实际为两扇木门, 平时关闭, 当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时可以打开通行, 门宽 2.6m, 左右有两根门柱。屏风不仅有门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代替了影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人们认为鬼魂是存在的, 而影壁可以阻挡孤魂野鬼进入自家宅院, 这当然是迷信之说。影壁最实际的意义就是在大门敞开的时候阻挡外人的视线, 保证住户生活的私密性, 并且可以烘托气势。该院落的大门、 屏风、 正房都位于中轴线上, 整个院落完全对称, 是典型的河北民居四合院样式的院落。
固新村的传统民居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方民居的特点, 就是院落中没有厕所,所有的厕所都建在院落之外, 一般在大门外, 也有的建在大门的对面。据村中的老人们回忆, 这样建造的方式是由于固新村的传统民居院落普遍较小, 如果将厕所建在院落中, 排泄物的气味会严重干扰到住户的正常生活, 因此才不得不将厕所建在院落之外。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日常生活受到排泄物的气味干扰, 但是也有不少缺陷, 譬如气味仍然会扩散, 并且会影响到到整条街道;又譬如冬天上厕所会十分麻烦等等。由于种种原因, 这样的建造方式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损人而不利己的行为, 但它毕竟是历史的产物, 考虑到这样建造方式的时代背景, 也许可以理解它的无奈。
崔家大院(又称三阁楼院子) 则又有所不同, 崔家大院的正房有七开间之多, 每个开间宽 2.6m, 正房进深2m, 两袖的侧房进深为 3m。正房前门廊有 6 根廊柱, 同样也有 6 根门柱, 门柱与廊柱间距 1m。正房为双坡屋顶。院落的大门位于东南角, 这是由于这个院落位于固新村的西半部分, 开门要朝近处的胡同开, 以方便出入。院落大门的门洞宽 1.5m, 进深为 5.2m。门洞里有两个小房间, 一个为杂物间, 一个为牲口棚。大门西侧的倒座有 5 个开间, 每个开间 1.8m,房顶为平屋顶。西厢房因年久失修, 上世纪九十年代业已倒塌重建, 因此现在的西厢房早已面目全非。崔家大院最特别的地方在于院子的东厢房, 即三阁楼 。三阁楼面阔三间, 宽为 7m, 进深为 4.7m, 高三层, 房顶为双坡屋顶。关于三阁楼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据传清朝乾隆年间, 当时的崔家人靠经商致富,家财万贯。当时的崔家家主颇有胆识, 独自携带货物进京贩卖。商人见多识广,人脉广大, 崔家家主经他人介绍, 结实了乾隆皇帝的小叔子。这小叔子平日里最爱下棋, 恰好崔家家主也对棋艺颇有钻研, 两人便摆开棋盘杀将起来。崔家家主棋高一着, 赢了皇帝的小叔子, 兴奋之余, 逢人便吹嘘自己棋艺高超。他朋友听得他吹嘘, 便好心提醒他:你赢了皇帝的小叔子又到处吹嘘, 万一得罪与他, 怕有杀身之祸。崔家家主听得此言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连行李都顾不得收拾赶忙连夜逃回固新家中。闭门不出。这事传到了皇帝小叔子的耳中, 他便追到了固新, 一路打听来到崔家门上。他对崔家家主说自己并非心胸狭隘之辈, 让他大可放心, 并决定赏赐他一座三层小楼, 以示两人的友好交情。此故事虽然现在听来有些漏洞百出, 可信度不高, 但不免为三阁楼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的面纱使得这个三阁楼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古迹。
固新村另外一种院落形式是采用了两组庭院式院落布局的。固新村的两组庭院式院落不仅数量比较少, 而且规模也不大。例如崔宝莲家——刘来全家大院就是一个典型了两进式院落。崔宝莲家——刘来全家大院(以下简称崔——刘大院, 左边院落为崔家, 右边院落为刘家) 并不采用常见的纵向排列组合的方式, 而是采用了在崔家院落的侧面开小门进入刘家院落, 刘家院落位于崔家院落东侧的位置上的方式, 这样布置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建筑用地, 避免过于狭长的院落受到地形的限制 。两进院落在尺度上都接近独院式的院落, 其中崔家院落的南北向长 12.5m, 东西向长 12m。崔家院落的正房面阔 5 间, 每个开间宽 2.4m, 进深为 3m, 两袖的侧房进深为 4.5m。正房有 4 跟廊柱, 房门则有两根门柱。西厢房高 2 层, 面宽为 7m, 进深为 3.5 米, 房顶同样为双坡屋顶。东厢房则被一道围墙所替代了, 墙上开一小门, 通向刘家院落。刘家院落的正房相比较崔家院落的正房向后退了 1.7m, 且尺度小得多。刘家院落南北向长为 20m, 东西向长为 8.2m,院落从形式上看仿佛被崔家院落挤掉了一部分, 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院落称为缩减式院落。刘家院落的正房只有三个开间, 每个开间宽为 2m, 进深为 3.5 米,两袖的侧房进深为 5 米。与隔壁的崔家院落的正房相比, 刘家院落的正房更精巧、方正一些。刘家院落没有西厢房, 东厢房和南面的倒座也由于历史的原因, 被推倒重建了。两个院落除却正房大小不一以外, 基本上是沿着两个院相交的墙为中轴线镜像布置的。崔——刘大院由于地处固新村西侧半边, 建造时间较早, 因此在用地上比较自由。这个两组庭院式院落依然是将北屋作为上房, 左右两侧东西厢房分立, 除了没有院落大门两侧的倒座以外, 其他布置都与独院式的院落布置相似, 厨房则从厢房中分离出一间来代替倒座的缺失。此院近年已翻新。
固新村“两甩袖” 院落式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多采用中庭式, 即全包围结构。主建筑物有序排列在中间的纵轴上, 而次要建筑物则对称分布在与主轴相垂直的横轴上, 主次建筑物围起来的空地就是天井, 又名庭院, 包围结构就呈现出来了。天井中间的通道是由青石板制而成, 天井两侧是东西厢房, 对称而建。整个院落由正堂、 东西厢房、 前中后院、 多个门、 影壁、 游廊、 耳房、 倒座、 围墙等建造,按照纵轴横轴有序对称排列, 就形成了这种“两甩袖” 式的传统院落。
文本和图片来源:高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