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针法探微
“烧山火”始见于明代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金针赋》,为最具代表性的热补针法之一,因其临床疗效确切,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流传至今。但因其操作繁杂,加之古代文献文字简练,精微细节难免有未阐释清楚之处,令人难以掌握,致使目前临床中真正能运用“烧山火”针法的医家微乎其微,使该针法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使多种补泻及得气、守气手法与“烧山火”手法巧妙结合,摸索出了一套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的针法,用于诸多疑难杂证,亦屡见奇效。其思路如下。
1 针刺补法的源流及其演变
一种针刺手法,不论其形式多么复杂,总基于一定的理论思想,若能领悟到创制者的立法用意,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亦只有掌握了其精髓,才能进一步发扬和深化。“烧山火”为一种复式补泻手法,属补法的范畴,其创制也应当源于古代的针刺补法。
针刺补法始见于《内经》,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等篇的记载较为详细完整。《九针十二原》云:“徐而疾则实。”《官能》云:“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由此可见,《内经》针刺补法的操作特点可概括为:(1)进针动作缓慢轻微;(2)采用捻按手法,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3)重视治神和守神;(4)留针候气;(5)出针快,紧闭针孔。
《难经》对《内经》针刺补法的部分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其立意所在,即《七十六难》所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谓补法是针由浅入深而纳气。《七十八难》所论“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的操作方法,提出了插针为补的操作及其前提—得气。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扬了针刺补法。如:《标幽赋》云:补法为“推内进搓”;《针灸问对》亦曰:“按针为补”,指出“古人补泻心法,不出乎此。”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针刺“重则为补”,首次提出补当用重手法的原则。
至明代《金针赋》提出了“烧山火”针法,曰:“烧山火……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分析其针法操作特点有三:其一,纳入的行针过程,与《内经》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增加了分层施术;其二,快插针,在《难经》插针为补的基础上,借鉴了《千金翼方》“重则为补”的论述,规定以快速重插,强调了其动势强的快速插针过程;其三,阴阳理论的介入。因阳主进,补法的目的是充实正气,使低下的机能状态转为旺盛,故补法的机能状态取老阳之数“九”。
由此可见,“烧山火”针法源于《内经》等经典著作,在针刺补法的基础上创立,其核心在“紧按”二字。一则体现了纳入的行针过程,一则体现了重插与快速分层进针特点。但仔细推敲,与以往的针刺补法相比,《金针赋》中亦有未叙述周全之处,也许是古代文字简练之故吧。
2 《金针赋》“烧山火”针法之精髓
很多曾尝试过“烧山火”的医者也许都有同样的感觉,为何同样的按照《金针赋》中描述的“烧山火”的步骤去做了,却始终得不到所谓的热感,更谈不上达到补虚扶正之目的。笔者经过多年探索,终于悟出了“烧山火”针法之精髓。
2.1 得气是“烧山火”成败的前提
早在《内经》,古人就十分重视气至与否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梅花诗钞》曰:“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难经·七十八难》在论述针刺补法时亦称:“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充分说明,得气是施行针刺手法的前提条件,亦烧山火成败的前提。
2.2 守气是“烧山火”成败的关键
同得气一样,守气历来就受到古代医家的重视。《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灵枢·小针解》也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说明只有守住针下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的手法,使针刺对机体继续发挥作用。常用的守气手法有推弩法与搬垫法。然二者均为静留针守气法,“烧山火”为复式针法,要在行针过程中仍保持气守而不散并非易事。笔者在临床摸索中,体会到将推弩法灵活变通,亦可达到守气的效果(详见下文操作步骤),且只有保持整个施术过程中气至的强烈针感,“烧山火”才能成功。
2.3 对“慢提紧按”的理解
“慢提紧按”是“烧山火”手法操作的核心。对于“慢提紧按”的理解,争议颇多,多数医家认为应理解为“重插轻提”。但是,根据其力学特点,“重插”势必导致“疾进”,“轻提”势必导致“徐出”,明显与我们知道的“徐进疾出”为补的徐疾补泻法矛盾。仔细阅读《金针赋》,笔者发现作者在论述时,其后有“皆细细搓之”一句,与《灵枢·官能》之“微旋而徐推之”的补泻吻合。再结合《针灸大成》“补针左转大指努出”,笔者认为“慢提紧按”应理解为拇指向左捻针的同时用重插轻提,关键是始终保持针下沉紧。这样做是因为:一则左转时势必导致毫针下插之补的趋势;二则“微旋”强烈暗示着“紧”之意,即“针下紧”,《金针赋》之“紧按”的“紧”应该也有此意。此外,紧按势必增大了下插的阻力,使下插的速度不可能很快,亦解决了“重插”与“徐进”的力学矛盾。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在“烧山火”的施术过程中,提插捻转的同时,若能始终保持推弩之势,并配合押手的作用,紧按针孔,则“烧山火”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2.4 “神”应贯穿“烧山火”手法的始终
《灵枢·本神》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明确指出针刺必须以神为本,强调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经历代医家的体察、发挥,将“神”总结为“治神”与“守神”,也就是说进针时要注意治神,进针后要注意守神。关于治神和守神的具体论述,《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物。”《标幽赋》曰:“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素问·针解篇》说:“必正其神,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神的重视,且神应包括患者与医者之神。《金针赋》之所以没有特别论述治神与守神,可能因为神是施行所有针刺手法的必备条件,非“烧山火”所独有,但目前临床这一点往往被多数人所忽略。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施术时若能做到意志专注,凝神静思,心无杂念,目不外视,专心致志,则针刺效果迥然不同。
3 “烧山火”手法创新及其操作步骤
“烧山火”手法的操作,《金针赋》仅描述了短短数语,令多数医者很难得其要领,更谈不上临床疗效。笔者经过了近20年的不断摸索,才终于悟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该法的创新源于对古代针刺补法的研究及对“烧山火”针法精髓的理解。该法不仅能迅速使患者产生热感,而且有的患者热感可持续数日。对多种疾病属虚证、寒证者,有明显的补虚、扶正、强身的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运用该法多数患者只需1~3次治疗即能见到显著疗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针刺宜选择安静的环境,患者体位宜舒适自然,全身放松,并嘱患者心定神凝,用心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医者亦需意志专注,心定神凝。
进针时,左手按压在所取穴位之处,右手持针缓慢进针。进针后,采用缓慢提插、捻转,亦可配合搜气、循按及弹震等手法,促使气至,并寻找针感最强之处。得气后,感针下沉紧时,左手加大按压力度,右手拇指将针微向左捻转,中指抵住针身。此时需“目无外视,手如握虎”,拇、食二指随着意念捏紧针柄,保持推弩之势,将针身缓慢提至天部,在天部施行捻按手法,先捻后按,捻按交替,捻时拇指向前,按时需用力稳重,指力坚定。而后推针至人部,行重插轻提手法。再推至地部,行捻按手法,操作同天部。以上各部均施行手法3~5次。毕后,将针慢提至天部,施行下一度操作。一般施行Ⅲ~Ⅴ度即可,以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操作完毕,即可按常规操作起针,同时按压针孔。整个操作过程中,术者需全神贯注,体察针下的感应,做到针随意转,意随针往。
4 结 语
在众多的针刺手法中,“烧山火”能够经历数千年而被流传下来,运用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确有疗效。但由于古代医书描述过于简单,使该法不能在临床上得到应有的运用。该针法经过改进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成功率大大提高。根据“虚则补之”,“寒则热之”,凡是辨证属虚证、寒症的患者皆可使用。正如《金针赋》所说“烧山火,治顽麻冷痹”,“除寒之有准”。不仅如此,笔者将“烧山火”用于治疗亨特氏面瘫、卵巢早衰等疑难杂证亦获得了显著疗效。
下针的口诀叫烧山火,这个烧山火, 是我们大补手法。
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
烧山火怎么做?
你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你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
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
心想,底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针扎到这个点,这是一寸的距离,从这个一寸分 三段。
就是天、人、地。当你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数是九。
什么叫做补呢?补就是紧按慢提,这就是补。这就是医书上写的。
怎样叫紧按慢提?就是很快速的下去,然后慢慢、慢慢的起来。
你不要去记,假设脚踏车车胎没气了,我要把气打起来。打气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压下打气筒。若你很快又拔起来,气也就回头了。
所以,要紧按慢提,这就是补。不要让他回头,所以你要快按下去,慢慢的拉回来。
在天部这个部分, 要做九次,紧按慢提。
九次做完了以后,再把针扎到人部,在人部又是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
再到地部,在这个地部再做九次。
这是烧山火。顾名思义,烧山火真的是烧山火,那火很大。
比如说,胃家的寒症、胃痛、呕酸。你怎么知道是寒,脸色青,你一望就知道。问病人口渴 不口,回答:“不渴”。就算喝也要喝热水,因为里面是冷的。那你在中脘上可以做烧山火。
如果人很瘦,肚子是平的,中脘就不适当,你就在足三里,胃经的本穴做,你要找肉多的地 方做。
足阳明胃经是属土,按照井荣俞经合五俞穴的话,是金水木火土。所以足阳明的厉兑穴 是它的井穴,井穴也是母穴,对不对。那你如果在厉兑上做烧山火,那这是拷问犯人用的刑罚。要找肉多的地方做,知道我的意思吗。
我们有很多穴道可以做,哪有跑到厉兑上做的, 做完以后脚趾头肿很大,病人是被吓好的,不是真的好了。所以,要在足三里上做,其它以此类推。
若这个人脚是冰冷的,我们脚就有一票经,要在那个穴道呢,找三阴交!这是三条阴经 的交汇,三阴交肉又很多。
你不要在所有的井穴上做烧山火。你要灵活的运用!如果是肾家 的寒症,肾本来是黑的,看病人脸都黑的,然后手脚冰冷,这是肾的寒。
那我们在肾的母穴上,做烧山火。复溜那边,有人很瘦,我所谓的一寸,并不是真正的一寸,是指你针下去从 皮肤到骨头的距离。
所以,观想这段距离。 我们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你不要怕,针要扎进去。有的人很怕,要进又不敢进, 结果针下去一点点,反而更痛。
所以,神经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若这个人很怕,又不敢针,又不能不扎,结果就刚好扎在痛神经上。
所以下针时,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怕。这是烧山火,这是强补,没有比这更强了。烧山火完后,再给它灸,对身体很好。 烧山火如果在本穴上,例如是胃家的寒症,我们在足三里上做,整个胃都会热起来。
烧山火手法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最早在《素问·针解》篇中记载:“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在《灵枢·终始》篇中也记载:“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烧山火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皆细细搓之。祛病准绳。”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曰:“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法再施也。”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其后的历代医家虽根据各自的临床体会和经验手法各有侧重,但皆以《金针赋》、《针灸大成》中所载针刺手法为准绳。
当前,以国家规划教材为准的经典烧山火术式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九数,然后退回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再将针插至深层留针。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补法,出针时按压针孔。该术式操作手法主要是参考《金针赋》“烧山火”手法而定,但语言过于简练,对具体操作中的细节问题没有详细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使人存在诸多疑惑,所以深入研究“烧山火”手法的术式操作过程是必要的。
近两日,我对两例普通感冒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效果显著,进而有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感冒属于表证。中医对于表证的基本治法为汗法。意在通过使病人发汗,使病邪随汗外泄。正如《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针刺治疗感冒也是通过汗法。如何使病人发汗,是选穴和针刺手法所要考虑的重点。我最终选取合谷穴,应用烧山火针刺手法进行发汗。
首先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普通感冒多以鼻塞流涕、头目不爽为主要特征,此为阳明经受邪的表现。针刺合谷穴具有扶助卫气,发汗解表的作用。
其次烧山火是大补针法,可以散寒解表。有歌决言明:
烧山火,能除寒,
三进一退热涌涌,
鼻吸一口呵五口,
烧山之火能除寒,
一退三飞病自安,
始是五分终一寸,
三番出入慢提看。
合谷穴施用烧山火针法后,两例患者均浑身发热,汗出。鼻塞,流涕症状减轻,头目清爽。
我个人认为,烧山火针刺合谷穴发汗必须浅刺。人体在表之气分营气和卫气,而针刺取汗主要靠振奋卫气,卫气主要分布于腠理之间。如深刺,则很难振奋卫气而解表。
此外,两例患者都有咽痛的表现。《内经》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因此,此感冒少阴经亦受邪滞,选劳宫进行针刺,用透天凉针法,针后咽痛消失,效若桴鼓。
烧山火手法在治疗“顽麻冷痹”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认为烧山火的要点在于得气、加压。
要素一:进针得气
要素二:守气加压,如果气守不住可以用滞针法加压。
要素三:配合呼吸引导,让患者鼻吸气口吐气。
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从外治内的医疗方法,做为一名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理、法、方、穴、术5种基本要领,而其中之“术”尤为奥妙精深,临床上采用何种针刺手法是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常强调:“针刺手法,十分重要,没有辨证配穴,抓不住病机;没有熟练手法,也不能针到病除”。“难不在穴,在手法耳”。
只有正确地操作针法,才能有好的疗效。有时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还起决定性作用。尤其对一些急性病症,合适的针刺方法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之则会无效,或者微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兹就郑老的针刺手法模式作一初探。
1
揣 穴
《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之处。”郑老在临证时注重进针前以左手揣、按、循、摸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常用方法有:指切法、分拨法、按压法、旋转法、滚摇法、升降法等。其目的是:揣摸肌肉的厚薄、孔隙之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拨穴位结构层的肌腱、血管;确定进针方向和深浅;辅助刺手进针;令气血宣散,下针不伤营卫。
2
顺 序
临床上郑老非常重视针刺穴位的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若处方中有头部、胸腹部、四肢部穴位时,则先针头部,次上肢,中胸腹,后下肢的顺序进行操作。若为同经穴位,则采用通经接气法,即从上至下,使气感按节传递。
而特殊情况又特殊对待。如治疗崩漏,则先取脾经隐白穴益气统血,配肝经行间穴理气和血,再针人中穴提气摄血。若病原在下,则先针下后针上,病原在上则先针上后针下。四肢取穴,有时也用担截法。
3
进 针
主要采取右手快速进针法,左手辅助,如指切速刺法,刺入捻进法,但有时也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穴位采用缓慢捻进法、指压切入法、压针缓进法等。进针后,即根据辨证需要或采取徐缓推进毫针,或采取分段分部进针。但进针关键是针向病所。
4
候气行针
郑老常告诫学生,每次进针后,必先候气至。气至感应医患两者均可察知,然后根据气至再使用手法。
若针已至所定部位仍无气至,就应采用催气方法以使气至,常用方法是:退针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反复搜寻针感,以得气为止,或采用循按穴位附近,或弹振针柄,如法仍无气至,则可重新移动针刺部位或调整针刺方向,一般即可得气。
行针时,左手在针穴上下、左右配合,一者可候气催气,另外还可关闭以使气至病所,刺手一侧指、腕、肩、腰协同用力于针,同时根据病位表里深浅来决定针刺和行气之部位,如病在浅表,就在天部产生感应;病在肌肉半表半里,就在人部产生针惑传导;病在脏腑等深层部位,就应在地部候到感应使之传导。
另外,根据病情之虚实,而决定针法之补泻。郑老常采用复式补泻方法,虚证及针下空虚者,采用捻、按、推等补法促使针下稍涩,产生热感传导以补其虚;实证及针下紧涩者,采用摇、搓、飞等泻法,使针下松滑,产生凉感以泻其实。
他常强调,针刺操作的关键在于力达针尖,而不在针柄。补法常在得气后“推而内之”,针尖顶住感觉,使针下有沉紧感;泻法常在得气后“动而伸之”,针尖拉住感觉,使针下由沉紧变松滑。
烧山火补法是郑老常用的一种针刺补法,通过三进一退的运针过程融合提插、捻转、九六、呼吸、迎随、开合等手法中的补法于一体,以产生热感为目的;而透天凉手法则是在一进三退运针过程中各种泻法的综合运用,以产生凉感为目的。
在运针过程中,郑老强调要主辅有序,有的放矢,对于处方中的主穴,常施以较重的手法,力求气至病所的效果,对辅穴则不追求过强的刺激,只求得气为度。
同时郑老非常重视守气,认为守气是补泻手法的关键,补法守气即在施行补法后,左手配合,右手握针,使针尖持续顶着感觉向前向下用力捻1~3分钟,使针尖沉紧感加强,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能忍受),即可产生热补的效应;泻法守气即在施行泻法后,右手握针使针尖拉着感觉向外向后捻转,手不松开,持续拉着感觉守气1~3分钟,使针下空虚感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产生凉泻效应。
5
时 间
每穴行针1分钟左右,但主穴一般要守气1~3分钟,以保持针感感觉时间延长,加强针法的持续作用,使针感存在于整个留针过程中,所以郑老在留针期间很少再行针,而留针时间长短则依病情、穴位而定。一般情况下,手法得气后即出针,如风池穴、背俞穴;初病、年老体弱患者或可留针10~15分钟;而一些顽症、痛症、痉孪、寒症等,须留针时间较长,一般在30分钟左右,甚者可达1小时以上;面部痉挛及长期胃痛等顽症还可采取局部埋针1~3天不止。留针完毕即可捻转出针。
郑老强调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必全神贯注,心手合一,左右协调,并要求病人情绪稳定,若病人匆匆赶来,则让其休息片刻以缓解紧张。在行针时,设法引导病人注意力,使其意念与针感同时作用,并不断询问病人感觉如何,不忽视病人痛苦。
郑老针刺手法功深精妙,不论紧提慢按,紧按慢提,左右捻转等都包含着多个变化形式,捻转中融合了提插,提插中也包含了捻转。尤其在针体用力方法上,更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看似操作针柄,但真正用力却在针尖,无论青龙摆尾,还是白虎摇头,都是在针尖产生补泻作用,并能随机调节针尖的力度、速度、幅度及针感的强度和传导,且随着每一操作环节的进行,病人都有特定的感觉表现。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郑老在充分继承家传手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历代诸家针刺术式的精华,创立了自成一体之针刺手法,其特点是:术式灵活丰富,临床应用得气快、感应强、传导快、刺激量可灵活调节,疗效显著,是一般针刺手法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