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和设施化哪个更容易
目前主流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只有设施化和工厂化两种。设施化的程度差异很大,毫无疑问设施越好就更加容易做。工厂化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说来,都是比较靠谱的,这当然不包括错误设计的情况。
工厂化最基本的要素在于控制环境适应菇类的需要,而设施化是让菇类适应环境变化,人为的东西只是缓冲掉环境变化的极端成分。这是明显相对的两个套路,操作方向对象几乎是相反的,因此,所要求的知识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真正仅从实施生产角度说,工厂化比设施化要容易。
但现实的情况似乎相反,以设施化方式存在的食用菌生产还是主流,相对来说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绝对数也相当多。反观工厂化的状况,其实总体生产量并不超过设施化,但各地工厂化失败的例子却不胜枚举,表现在工厂化方面人才的缺额相当大。
难道说是工厂化技术难度更大?
其实问题要这样看:
从做好菌物生产的技术本体来看,设施化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范围更大,而工厂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范围明显小,所以工厂化方面,仅就生产过程和出菇管理来说,肯定没有设施化的难度高。
但是工厂化技术的核心是围绕生产参数实现环境控制的目标,这个严格来说其实不属于食用菌本体知识的范畴。高度成熟的工厂化的情况,以日本金针菇生产为最,基本上属于傻瓜式管理,太多人为干预都会弄巧成拙,一家工厂经营的好坏与设备运行保障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中国的杏鲍菇工厂模式,目前来说是不够成熟完善的,管理中的凭感觉凭经验成分比较多,因此技术员的水平如何差距会大很多。
不过从新建工厂的某些变化看,还是有许多人意识到了这种不成熟,变化的方向基本上趋向一致。
但不论工厂化还是设施化,目前都极难完全的摆脱气候环境的影响,至少从操控参数调整角度来说,全傻瓜模式没有实现,不是技术上不能够实现,而是实现的成本太高。
也就是说:工厂技术包括了设备使用调节维护和操控的知识,至少物理化学两方面的水平要求会高些。而设施化的对策都是简单明了的,可以不需要理化知识,只需要根据菇体发育的时段和表现判断操控节点及程度。
从真正的属于菌业本体知识和技术要求来看,设施化的难度在于,要依赖长期积累的对各种非正常状态原因的认识,这个东西基本上一部分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而另一部分只能成为经验难以传授。
正因为如此,设施化的许多所谓的“合格”技术人员的实际状态是,他们的技术缺乏变通性,经验不具备通用性,知识不支持对设备的理解。即使是换个地方,黄俄技术路线,都可能不能胜任。由于工厂化生产的部分操作机械与设施化一致,一些人从事过设施化的技术员便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工厂化技术。其实,工厂化技术与设施化技术之间增加的这一块,并非厂房与设施的差距,更不能把机械操作等同于工厂化实际。
我们把工厂化技术做一个总结,得叫做“环控”,也就是对于放置菌物的空间进行环境控制下的管理技术。说穿了,就是把食用菌生产的核心从农业领域跳跃到工业领域,而本来应该属于农业技术的那一部分,在稳定条件下固化为基本工艺程序——高度简单化了。
作为设施化高手的许多菇农,跨不过去的就是这道坎,他们把问题简单化的认为是操作几个控制器,而无法弄清楚各个控制之间的协调和关联原理。所以并不能够因为他们在设施化方面的能力轻易转变成为工厂化的技术人才。工厂化的另一个核心部分是净化车间,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很不普及的,如果再加上液体菌种,就更加容易成问题。
简单说这两者的差别,一个是考验经验,一个是考验知识。
事实上虽然同样作为菌业的部分,工厂化人才和设施化人才却是完全两个概念的类型,对于个人的技术养成来说,如果要做一个具有跨地域且有通用性的设施化技术人才,比做工厂化技术人才难得多,但如果是立足一法一地的生产技术人才,那又比做工厂化技术人才容易的多。
所以有些人认为越是简单的技术就越是好技术,其实不然,只有在更为复杂的环控之下,才能实现技术的简单化,这个简单化,根本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