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10年前卖肾买“苹果”,如今少年的内心是崩溃的

著名富土康流水线生产质检员张全蛋曾告诉我们:
苹果多烂都有人买。
这句话搁在十年前绝对有效。
只是如今……前两天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朋友问我要“苹果”吗?最新款的。
我轻蔑地扫了他一眼,说如今华为品牌店取号排队都来不及了……
虽然我不知道那时的“苹果”为什么那么火,但我知道但凡有点小追求的男女都是以手持一部APPLE机为荣的。
那时我公司前台一个小姑娘月薪3000都买了一部最新款,据说是找家里人借的钱。
我还问过她这玩意好用吗?她说她用惯安卓系统了,用这个得适应一下。

我又问她怎么想起来买这个?她说,大家都在用,你不用感觉聊天时没话题……
还好,自从“乔帮主”走了(这里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以后的这些年,坊间又纷纷流传说“苹果”越来越不行了,于是我就没有再看到人家店门口排起的长队,也没有再听闻有谁为了抢购大打出手的事情了。
今天上午我看到新闻报道,说十年前一咬牙为了买“苹果”的安徽小王发声了,才想起来当年“卖肾”的传说。
有网友跟我讲,都怪当年那些混蛋专家一直宣传什么一个肾不影响工作生活,不懂事的小孩才会去卖肾。
我倒觉得“专家”躺枪了。
一个肾还是两个肾跟买什么东西没有必然的关联,跟卖肾的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关联。
关于为什么当年买“苹果”的事情,无论怎么想都是一种不合适的自残行为,探究其中缘由的话题就过于深入了。只言简意赅地说:
虚荣心和群体认同感作祟。
头几年的时候某品牌店排起长龙打架的人争的还有猫爪杯和某某鞋,据说都是限量版,黑市上都能炒到比原价高几十倍都有人买。
我当时一直不解,买一个杯子和一双鞋子能得到什么?
这些拿回家能升值吗?
后来有个朋友跟我一语道破:
自身没有价值的人特别需要通过某件东西来获得某个群体的认同。
我对这个道理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因为我想象不到除了房车金银等硬通货以外还有什么能提升价值的?
原谅我,我是个俗人。
如果真的如我朋友所说的那样,那世上没有“苹果”,也还有“梨子”或“香蕉”之类的,这些能提升“个人价值”的东西足够刺激一个人为了追求认同感来卖肾,甚至卖身。
尽管我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不代表别人觉得没有意义。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裸贷或其它不太好的事情发生了。
虽然我能做的就是教导我身边的人,起码都是心智正常的人,告诉他们一个道理:
真正有自我认同感的人是不需要通过一件衣服或是一个手机来获得别人肯定的。
因为那些真的代表不了什么。
一部手机的好坏不代表你这个人没文化或是没素质,一件貂皮大衣也不代表你社会地位的高低,其他地方我不知道,起码在北京,逛菜市场的人里,挑一个穿着邋遢的人没准就是个拆迁户。同样,不太会出入王府井饭店的人也不代表这个人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拿上述事情来崇富,而是在思考,什么时候一个人需要通过穿着用度来体现价值的话,那说明大家的消费理念,至少是价值观出问题了。
我就认识一个喜欢旅游的女性朋友常年穿得干净清爽,手机用的也是一般品牌,至于为什么她能时常周游世界而不喜欢耽误在一些表象的用品上……因为她确实是个富二代,不需要通过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很有钱”。
就像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越重视穿金戴银,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注重人文建设一样。
至于卖肾,我保证以后这种事和这种人依然会有。
在虚荣心和盲目攀比之下……智商税永远收不完。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