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问题面面观(6.2)

另一个佐证食用菌菌种存在“非遗传性劣变”的证据,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的刘伟,他发现,羊肚菌菌种液氮冷藏,会导致出菇变化,同一菌株,经过液氮冷藏的和未经液氮冷藏的比较,在第一潮看不出差异,但随着气温上升,第二潮经过冷藏的菌种就会有更多的的“平头菇”出现。
羊肚菌出现“平头菇”,普遍认为是高温环境应激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在液氮保藏过程里,出现了抗高温品性的变差,当然这也属于一种劣变。
低温作为一种环境因子,能够影响到菌株品性的表达,那么有没有其他因子也有类似作用呢?毫无疑问,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因子和因果关系,这种影响必定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甚至不妨认为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即使是严格的群体的无性繁殖,也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那么,为了防止这种劣变发生,组织分离的方法似乎更为值得使用,甚至现实中大部分菌种生产者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维系菌种的品性。
然而,我们前面说过,由于单细胞起源的关系,实际上用于分离的子实体,本质上就是一个单细胞的产物,那么组织分离也就是将品性维系寄托于这个单细胞不发生劣变的基础上。不得不说,如果这个方法出现问题,那就不折不扣是属于“遗传性”的了。由于概率并不高,所以组织分离的方法在前些年会表现比较靠谱,但因为这种变化是遗传性的,而且会累积,所以,使用超过若干年份,组织分离就彻底废掉了原始菌株了,种性的偏移成为遗传性与部分非遗传性问题的叠加。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现象和表观遗传学的概念还有所不同,因为有些过程根本没有遗传发生。但很多变化,也可能属于表观遗传学的范畴,只是我们认为超越表观遗传概念的那些,暂时无法给出准确定义,所以不采用表观遗传学的说法。当然如果把所有菌物种性问题,也可以拓展纳入表观遗传学的话,那也证明是一种可恢复的性状变化,在某个程度上为复壮研究树立信心。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在这个方面着手,探索其变化的物质机理,那么对于菌种保持的工作,将会有巨大的应用参考价值。
如果不进行组织分离,而透过特别设计的继代培养操作,能够消除这种“非遗传性劣变”,那么种性恢复是符合逻辑的,这种操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菌种保持——复壮技术。从目前我个人掌握的大量的信息来看,这种复壮措施有些是具有一定效果的,当然这还是因为缺乏理论支撑和系统性研发的初期技术。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非遗传性劣变”是一种可以消除的影响,食用菌菌种保持的核心就在于此。
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并且有了足够好的技术方法,那么优良菌株的使用寿命就将大大延长。
中国菌业目前的菌种种源现状尤其堪忧,主要的保藏手段是冰箱保藏和液氮保藏,但目前尚未能够达到保护种性的目标。所以组织分离方法大行其道,因为它太简单。
所谓的简单其实不简单,只不过很多人偷懒而使得它简单化了。因为不论选择种菇如何经验老到,都只是表面的东西,这样一个单细胞来源的新菌株,到底是否产生了足够影响品性显著偏离的变化,只有通过栽培试验来检验,那一方面检验试验是否合理,以及重复试验的时间(香菇尤其严重),都将仍旧导致新菌株的使用期缩短。而偷懒的人,往往就是把后面这个检验过程省却了,每一次分离产生的变化程度并不会很高,而从概率上说这样分离导致直接不堪用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而之所以一方面专业人士反对组织分离,另一方面现实中它又称为最多使用的办法,反对无效,说穿了,就是至今没有公认的菌种销售机构可以做到保障种性这一关键点。之外,挑选种菇的事情,往往也远离那些条件优越的研究机构,却很贴近那些胆大的制种户,他们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和极大范围的选择机会。
我们无从责怪那些搞分离制种的,也无法制止他们的偷工减料,所以菌种问题不断,也屡禁不止,当然也就造成今天这样许多商业菌株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像出发菌株的状况,制种情况的本质是不断的组织分离累积变异,严格的说,不是群体的遗传学退化,而是人为导致的变化。

(待续)

(0)

相关推荐

  • 【视频素材】表观遗传学

    视频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学习使用!侵权删! 视频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学习使用!侵权删! 展开

  • 从NICS到ERT助孕,亿康基因用3个故事谱写中国千亿辅助生殖图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工作节奏日渐加快,生育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日益增高,攀升至15%,全国有近5000万人群存在不孕不育问题,持续推迟的婚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3)

    对于菌种用户,虽然很容易理解问题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却很不容易了解菌种企业的内情. 所以,虽然我们希望菌种企业合理宣传自己,但实际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可以说,菌种企业绝大部分没有正确的公关意识,而是会故意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2)

    菌种出问题的管理因素复杂,但技术所导致的问题往往更严重. 管理问题是多意外的,即因为管理程序的疏漏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但技术问题提倡是自始至终潜在的,爆发起来就非常可怕,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们知道,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1)

    十.出问题和出问题不一样 我们得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敢说自己100%不会出问题,也没有一家食用菌菌种生产机构绝对不出问题.只能说出问题是基于什么原因,才是决定问题频率和比例的关键 ...

  • 菌种问题面面观(9)

    九.无法细说的说明书 对食用菌菌株介绍的说明,是许多栽培者非常重视的东西,但事实上这个东西涉及的内容大体上都比较含糊,并不是具体栽培的指南,而只能是季节和模式选择的依据. 食用菌商业化菌株的种性描述, ...

  • 菌种问题面面观(8)

    八.无法推荐,但不得不说 我在各地讲课交流,大量的菇农,乃至部分底层菌种生产企业老板,经常性要我给他们推荐菌种企业和种源.老实说,很多菌种企业老板跟我关系是很不错的,但我却不敢随便推荐.原因很简单,我 ...

  • 菌种问题面面观(7)

    七.不是老化也不是退化 华中农业大学的刘伟,专攻羊肚菌,他研究发现,人工培养的羊肚菌菌丝体,菌丝生长到一定距离后就无法往前延伸了,他的看法这是种性退化,(<羊肚菌的退化>,点击可以直达文章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3)

    种性绝对的变化和相对的稳定. 即使是完全的无性繁殖,种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在基因复制的差错率方面本身就是预留的必然.但对于一个商业化菌株来说,相对的稳定期的长短,决定了菌株的商业化使用寿命.纯粹基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1)

    六,种性保持问题,太难了 稍懂食用菌育种常识的人都知道,培育一个好的食用菌品种可能存在运气成分,但保持一个好品种的种性,则是一个非常硬核的,无法投机取巧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关于种性保持,没有非常严格 ...

  • 菌种问题面面观(5)

    五.菌种生产管理问题 食用菌菌种生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所以存在管理的特殊性.许多企业老板对此缺乏认知,在技术本身不构成影响的情况下,出现大问题,类似的例子非常多.尤其是公营的菌种生产,受制于体制局 ...